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航天新業態呈現新質生產力特征
商業航天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哪些突出特點?
郭劍鋒(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智庫建設研究部執行主任、研究員):商業航天是指利用商業模式運營的航天活動,包括衛星制造、運營及應用、地面設備制造與服務、太空旅游、太空資源開發等。
近年來,全球商業航天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1.1萬億美元。全球主要經濟體將商業航天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賽道加以支持,紛紛出臺政策進行布局引導,逐漸在不同細分領域構筑起各自優勢。目前,美國商業航天發展走在全球前列,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開發等方面積極探索。歐洲在商業衛星制造和發射市場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在地球觀測和通信衛星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力。日本、印度等國也加強對商業航天產業的支持力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商業航天從無到有,相關支持政策不斷出臺,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初步形成。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編制《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支持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多元化投資和產業化應用。此后,社會資本涌入商業航天賽道,涌現了一批民營商業航天企業,一些國企和航天院所也開始提供航天服務,推出針對市場需求的產品并成立相關企業。
2019年印發的《關于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鼓勵商業運載火箭健康有序發展,以進一步降低進入空間成本,補充和豐富進入太空的途徑。2024年,“商業航天”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推動商業航天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北京、上海、海南、安徽等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形成商業航天產業集群。
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斗,我國逐漸形成較為完備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探月工程、載人空間站、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順利實施,在重點航天技術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商業航天作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補充,已從初創期邁入快速發展期,具有廣闊發展空間。2023年,我國商業航天領域完成融資約170起,披露融資金額超185億元。
根據產業鏈劃分,商業航天上游是火箭制造、衛星制造及相關配套設備;中游為衛星發射、地面設備制造;下游為終端應用及服務市場。傳統應用場景包括通信、導航、遙感,新興應用場景包括衛星互聯網、太空旅行、太空采礦、深空探索。
商業航天的創新動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火箭回收技術推動降低商業航天進入門檻,火箭的可重復使用技術大幅降低發射成本;二是低軌衛星網絡推動全球通信技術革新,世界主要國家通過發射大量低軌衛星,籌建各自或全球的衛星網絡;三是衛星小型化推動航天技術普及和應用,微小衛星和立方星技術的普及,使衛星制造和發射成本大幅下降。
商業航天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技術輻射面廣、產業帶動力強、關聯產業多、產品附加值高,能夠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技術產業發展,呈現出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征。
第一,推動技術創新。商業航天運載火箭產業、衛星及應用產業、空天飛行及動力產業快速發展,促進了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的全面提升。目前我國已完成可重復使用火箭垂直起降懸停試驗,突破了可復用火箭的關鍵技術。
第二,推動商業模式創新。隨著互聯網、通信、導航、遙感領域對衛星的需求不斷增長,商業航天市場快速發展。聚焦商業和航天活動的深度融合空間,挖掘由市場主導、可持續的發展路徑。通過市場化配置,為各行業提供定制化的衛星互聯網服務、地球觀測數據服務。
第三,推動跨界融合。商業航天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在衛星信息與空間技術領域,衛星大數據作為數據底座,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有效賦能社會數字化轉型。
第四,推動拓寬產業鏈。商業航天作為技術迭代快、經濟效益好、產業協同強的航天新業態,是推動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支撐。我國航天產業在多個領域已步入商業化進程,未來還將形成從火箭、衛星、地面站到終端的全覆蓋產業鏈。
商業航天產業鏈初步形成
在完善商業航天產業鏈方面,各地取得了哪些積極進展?
趙睿斌(國家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中國數字政府建設研究課題組組長):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駛入規模化發展快車道,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注入新動能。
隨著航天技術日臻成熟與應用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我國陸續發布《關于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關于促進微小衛星有序發展和加強安全管理的通知》,涉及民營航天企業準入制度、投資范圍、管理規范,進一步明確民營企業從事商業航天活動的具體業務領域與相關要求,大力支持商業航天發展。
商業航天作為航天領域的新生力量,已成為推動國家航天及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我國已初步形成覆蓋衛星設計制造、火箭設計制造與發射、地面終端設備制造、系統運行維護、航天應用服務的商業航天產業鏈。涌現一批新興商業航天企業,諸如從事運載火箭設計與制造的藍箭航天、星河動力、星際榮耀;從事商業衛星設計制造的長光衛星、微納星空、銀河航天等。總體來看,我國商業航天創新步伐加快,市場活力激發,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一是技術創新成果顯著。特別是以商業運載火箭和低軌商業衛星星座為代表的商業航天領域取得較大突破。商業航天企業通過技術革新,統籌考慮衛星與運載火箭設計制造的成本、可靠性和設計制造周期,以及批量化生產、產品成本低、快速投放市場的行業需求,逐步構建起全新的商業航天衛星產業化發展體系。
商業運載火箭需具備強大運載能力和較低發射成本,藍箭航天的“朱雀二號”作為一款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其技術成熟度和穩定性得到進一步驗證,可靠性達到商業化發射交付要求。2023年年底,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二號”驗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進行垂直回收試驗。
依據全新的商業衛星設計制造理念,我國民營航天企業加快部署商業低軌衛星星座。銀河航天的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具備單次約30分鐘不間斷、低時延寬帶通信服務能力。“吉林一號”光學遙感衛星星座已廣泛應用于地質勘探、土地測繪、農業估產、林業資源普查、生態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治等領域。“天啟星座”不僅解決了傳感層數據接入問題,而且廣泛應用于航空、海事、氣象、海洋等領域,也可為有定位信息回傳需求的個人用戶提供服務。
二是市場活力有效激發。據《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3年)》數據,2023年我國實施67次航天發射,其中包括26次商業發射,共研制發射120顆商業衛星。全國新增商業航天相關企業呈逐年上升態勢,2023年新增注冊企業22769家,是2019年的5倍多,預計2024年商業航天規模將突破2.3萬億元。
北京、上海、海南、湖北等地相繼制定商業航天發展規劃,根據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優化產業布局,驅動商業航天技術與不同行業應用深度融合,有效發揮對地區經濟的拉動效應。為滿足未來商業航天需求,除傳統航天發射基地承擔了商業航天發射任務外,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正在海南文昌開工建設,實現常態化發射后將進一步提升民商運載火箭發射能力。
三是產業集聚效應突出。北京是我國航天事業的發源地,也是商業航天產業的策源地。經過近10年發展,北京已成為全國商業航天產業鏈布局最為全面、產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城市。發布《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等專項政策文件,在星箭研制、關鍵技術攻關、產業空間布局、政策先行先試、產品示范應用等方面明確了商業航天未來發展方向。北京亦莊集聚了一批從事商業運載火箭設計制造的民營企業,通過建設“火箭大街”共性科研生產基地,吸引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優質項目,形成產業協作互補格局。
山東海陽、海南文昌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積極布局稀缺的發射資源,探索形成集設計、制造、發射、應用、文旅等于一體的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目前,海陽東方航天港已招引21個產業項目,總投資約271億元,成功保障海上發射10次,累計發射衛星57顆。
商業航天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目前,我國商業航天主要應用于哪些領域?發展前景如何?
邵搏(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北斗星基增強系統民用服務平臺副總設計師):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民用遙感衛星數據政策,加強政府采購服務,鼓勵民間資本研制、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建設。
2015年,《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出臺,以藍箭、零壹為代表的第一批民營商業火箭公司創立。
2019年,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民營運載火箭零的突破,不僅證明了民營商業航天已擁有切實可行的在軌交付能力,更打消了此前外界對民營商業火箭的質疑。
近年來,伴隨國家大力推動軍民融合以及“互聯網+航天”產業變革,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進入商業航天領域,覆蓋火箭、衛星、測控、地面終端、供應鏈配套產業,為我國商業航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隨著衛星、火箭、發射場進入商業化進程,我國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已初步形成,各行業、各領域對商業衛星服務的需求持續擴大,商業航天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通過發射通信衛星,提供電視廣播、移動通信、互聯網接入服務。今年,上海藍箭鴻擎科技向國際電聯提交10000顆衛星組網計劃,銀河航天與合作伙伴泰國馬漢科理工大學首次在泰國實現低軌衛星互聯網寬帶通信網絡試驗驗證。
通過發射遙感衛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球觀測數據。目前,我國在軌的商業遙感衛星已超350顆,在農業、林業、水利、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災害監測、資源勘探多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建設低軌衛星星座,提供全球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例如,時空道宇將建設全球首個商用通信導航遙感一體的吉利未來出行星座,預計在2025年完成第一階段72顆衛星的部署。
提供科研衛星發射服務,支持科學研究和技術實驗。目前,天儀研究院已經發射了20余顆科研衛星,助力包括航天科技集團、清華大學等在內的數十家科研院所、大學和商業企業完成了重大空間科研突破。
提供小型衛星發射、拼車發射(搭載多顆衛星)、定制發射等多樣化的發射服務。去年我國民營火箭共發射13次,比2022年增長160%。
如上所述,我國在商業航天應用領域已取得一定的技術突破和成果,但還有很多領域亟待拓展。
比如說,在空間站建設和載人航天方面,以貨運飛船為例,其開發和發射為空間站提供物資和設備運輸服務。2023年,國外載人航天領域共開展13次發射任務,其中包括5次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和8次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在太空旅游方面,國外商業航天公司已開始探索和開發太空旅游市場,計劃通過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等方式提供太空旅游服務。例如,SpaceX利用“獵鷹9號”火箭完成了第一個全私人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國際空間站第一次迎來由“非現役太空人”宇航員組成的太空旅行團。
在數字城市建設方面,基于快速更新的衛星數據,在衛星遙感的數字城市里,可以每分鐘建設1平方公里的速度建模,相比傳統方式,可實現低成本、快速、大規模建設數字城市。
未來的商業航天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作為一種新質生產力的體現,商業航天領域的顛覆性技術和科技創新不斷涌現,傳統的衛星應用與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相結合,商業航天應用場景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