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業航天行業引發資本市場關注,A股相關概念股走高。Wind數據顯示,7月18日至今,Wind商業航天指數區間漲幅高達9.96%,7個交易日內有6日錄得上漲。7月29日,新研股份漲19.91%,騰達科技、立航科技、航天晨光漲停,騰達科技實現6連板。移為通信、宗申動力漲超7%,金盾股份、安達維爾等漲超6%。
分析人士認為,商業航天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正從導入期轉向成長期,政策支持有望推動其快速發展。參考SpaceX估值2100億美元,國內市場規模有望達萬億級。衛星通信是現階段最成熟的商業應用,海外的成功證明了通過發射更多衛星組網以降低成本是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星鏈”啟動布局
G60星座首批組網18顆衛星發射預計8月5日在太原舉行。據悉,G60星座采用全頻段、多層多軌道星座設計,計劃今年發射108顆星,到2027年前,完成一期的1296顆衛星部署。
據國際電信聯盟官網消息,今年5月24日,上海藍箭鴻擎科技提交了一份“提前公布資料”(API)文件,其中提到了一項名為“HONGHU-3”(中文為“鴻鵠三號”)的衛星星座組網計劃,將在160個軌道平面上共發射10000顆衛星。
“今年上半年火箭發射熱度不減,預計下半年隨著G60星鏈進入招投標和發射密集期,產業催化將持續不斷。”華西證券國防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陸洲認為,“商業航天呈現出發展潛力大、市場規模廣、增長速度快的特點,且在政策端、發射端等均具備堅實基礎,具有良好廣闊的發展機遇。”
談及SpaceX星鏈對我國商業航天行業的啟示,國泰君安中小盤首席分析師周天樂表示,衛星通信和互聯網服務是目前最成熟的商業航天商業應用,星鏈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復盤星鏈的發展歷程,我們認為通過發射更多衛星組網從而以較低成本提供更好的網絡服務是未來衛星互聯網運營商的主要發展方向。
周天樂分析,目前國內單顆低軌通信衛星的總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而美國星鏈的成本僅為75萬美元左右,仍存在較大差距,需要持續推動降本以實現快速發射組網。
政策利好不斷催化
7月26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聚焦商業航天等領域精準發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彰顯了國家對這一領域的高度重視。北京、上海、海南等地也相繼發布了促進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規劃,包括《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湖北省突破性發展商業航天行動計劃(2024-2028年)》等。
中航證券航空航天首席分析師王宏濤認為,今年,我國已進入“十四五”后期,伴隨“航天強國”已經進入到建設落地階段,我國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產業發展的政策,向航天產業傾斜相對更多的資源。
王宏濤稱,伴隨民營企業火箭發射頻率加速、航天發射企業向下游衛星產業拓展、傳統通信運營商深化衛星通信產業布局、時空信息集團成立等,商業航天相關產業鏈關注度或持續抬升。
投資機會凸顯
近年來,伴隨國家和地方政府頻繁出臺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政策,商業航天行業持續受到市場關注。
東方證券國防軍工行業分析師羅楠表示,按照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順序,首先是上游空間段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環節率先受益,其次是地面段網絡建設設備和應用終端,建議關注產業鏈各環節的核心供應商。
“隨著衛星發射需求的空前增加,‘液體+可復用’火箭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航天發射的市場焦點。”王宏濤建議,“后續應關注已實現規模化發射、參與核心環節配套以及測運控領域中的企業。”
周天樂認為,應重點關注在準入和融資方面均具有優勢的國資運營商以及在細分領域具有比較優勢的民資制造商。在現行準入規則下,國資企業在商業航天運營端有優勢,而在制造端,民營企業有望通過專門化經營獲取細分領域的成本優勢。(本報記者 劉英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