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快遞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業務量增速逐月向好。其中,5月份更是捷報頻傳,快遞業務量先是在5月4日突破400億件,時隔28天,5月31日又突破500億件,比2019年達到500億件提前了155天,比2022年提前了27天。
快遞業務量的不斷攀升,折射出我國經濟持續向好。這背后離不開供給端持續穩定供應,需求端消費旺盛,以及運輸端有力支撐保障。
快遞量的激增,給供需兩端帶來新挑戰。為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一線人員,了解他們是如何緩解快遞業務量增加所帶來的壓力。
供需兩端
對速度提出高要求
“今年以來,明顯感到快遞件持續不斷,往年3月份、4月份還有幾天空閑時間,但今年幾乎每天都處于滿倉狀態。”河北省承德市某快遞驛站經營人李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618”電商節的到來,各大平臺快遞件陸續送達,按照以往經驗,一直到6月底都閑不下來。
在被問及快遞業務量明顯增長所帶來的問題時,李先生表示,作為快遞件的“中轉站”,快遞驛站的主要盈利方式是盡可能提高快遞件的周轉速度,現在由于每天快遞數量較多,很多快遞件無法第一時間投遞進快遞柜,降低了投件及客戶取件效率,自身收益受損的同時,顧客滿意度也有所下降,近期關于投遞慢的投訴明顯增長。
事實上,除了快遞業務經營者面臨較大工作壓力,身為一線員工的快遞員也承受著較為沉重的任務負擔。北京市豐臺區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彭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由于每天任務量較大,員工正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為了緩解工作壓力,公司正通過雇傭臨時工的方式來分擔任務。由于臨時工存在業務水平不熟練、地區路線不熟悉等問題,近期客訴率也所增加。
一方面,快遞業務供給端工作壓力持續增大;另一方面,需求端對快遞運輸業務服務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今年以來,為了進一步加速文旅市場復蘇,全國多地提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措施,其中在旅游行業嵌入快遞服務成為亮點之一。
一家位于云南大理古城內的手鼓商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云南手鼓是游客到大理游玩必帶的旅行紀念品之一,但由于不宜攜帶,很多游客都選擇購買后直接郵寄到家,在為顧客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動了手鼓銷量的增加。但由于商品易損,對承運人的選擇更為謹慎,多數游客都會選擇保價服務。
物流企業
多維度優化服務
1月份,商務部將今年確立為“2023消費提振年”,而“618”作為年中電商平臺一場至關重要的大促,業界預計6月份的快遞業務量將面臨持續增長,對物流服務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5月16日在第三屆生態大會上透露,抖音電商近一年發出超300億個包裹。這意味著電商平臺對快遞單量的貢獻越來越大。
為助推消費潛力更好釋放,多家物流企業已從時效、派送范圍等多維度優化服務,實現消費者、平臺和商家的三方共贏。
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備戰“618”,公司依托倉配一體的供應鏈服務優勢,以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為代表的上千個倉庫進行徹夜生產,保障訂單高效流轉。同時,為提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時效,亦在全國多地增配人力,在超過300個城市進行預售前置,夜間派送范圍進一步擴大。
順豐航空在陸續開通全貨機航班的基礎上,額外增加30余條全貨機航線、3300輛生鮮冷運專屬車次,以保障產品及時發運;申通快遞依托安徽蕪湖、浙江嘉興、廣東廣州和佛山四大倉群的15個菜鳥倉,為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圈內的主要城市提供次日達服務等等。
此外,6月份除了“618”電商節,還是荔枝、鮮花、櫻桃、楊梅等生鮮水果的豐收季,再疊加畢業季和端午節,年中物流快遞的小高峰亦對物流行業速度與服務提出多重考驗。
“一方面,消費者對快遞準時送達、可靠性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供應商需加強運營和倉儲能力,提高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同時要保持合理的價格水平,避免過度依賴低價競爭導致服務質量下降。”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建議,“對于快遞企業來說,需要不斷創新運營模式,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構建更加高效、便利、安全的快遞網絡;對于配送員來說,需要加強職業培訓和安全保障,提高職業素質和服務意識。”
安光勇建議,快遞企業應加強與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和合作,優化物流節點,減少中轉環節和時間成本,提高整體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可靠的物流支持。同時,快遞企業可以致力于降低碳排放,推行綠色物流,采用環保包裝材料,提倡節能減排和循環利用,為經濟發展提供可持續的物流解決方案。
本報記者 田 鵬 見習記者 毛藝融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