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全表示,“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氫能源的開發、利用將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他還總結,“氫能對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階段,如何攻克基礎研究難題、解決工程建設問題,真正發揮氫能的作用是關鍵。最終,新技術、新能源形式實現爆發式發展,都是多重效應積累的結果,如產品實現大幅度進步、基礎設施大跨越完善、消費者更有經驗、乃至媒體宣傳更專業理性等。”
我國已明確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戰略目標,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抓手和路徑,氫能發展正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參與。
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趙福全,在第六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期間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氫能源的潛力雖很早就被承認,但對于一種全新能源形式來說,前期投入產出比并不‘劃算’,因此發展較慢;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氫能源的開發、利用將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雙碳”目標引領“氫時代”到來
趙福全具體分析,“在氫能領域,中國相比歐美、日韓等起步較晚,但近10年來,也取得了一定技術積累,加之我國經濟水平持續提高,未來有很大潛力實現趕超。”
他還著重講述,頂層設計是我國氫能發展、利用的最大優勢,“首先,‘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將徹底釋放氫能的發展熱情。同時,作為處于發展初期的能源形式,氫能的開發利用更依賴基礎設施建設和法規制度引導等,而這都需要國家層面統一決策,中國的決心毋庸置疑;而相比之下,歐美等的氫能開發利用此前多來自于企業行為,影響終究有限。”
但趙福全也表示,“在氫能開發利用上,政府與企業間也存在相輔相成、互相拉動的關系。基礎設施完善能提升產品使用環境,進而推動企業發展積極性;反過來,企業積極投入研發、產品快速落地,也會拉動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跟進。”
氫能源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趙福全繼續分析,作為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抓手,氫能在某些領域還具有不可替代性。
他舉例,“電能的利用雖然已比較成熟,但在一些領域使用中還面臨很多瓶頸。比如在交通領域,作為電能載體的電池,還要克服能量密度無法突破、安全性如何保障等難關;由此,能量密度更高的氫能無疑更具發展潛力。”
“再比如,電動車雖蓬勃發展,但目前整體體量依舊偏小,隨著未來規模持續擴大,其用電量的陡增將對國家電網提出更嚴峻的考驗;此時,氫能源或將成為重要的補充能源形式,從而迎來擴大發展的機遇,”趙福全繼續說。
趙福全還認為,能源是人類發展的保障,簡單地孤注一擲于一種能源形式是不切實際的,而電力與氫能應該是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關系。
“因地制宜”率先投入商用車領域
更具體來看,中國已經為氫能發展做出了比較明確的規劃。趙福全介紹,“氫能發展不能一蹴而就,而應系統分工、清晰規劃、分步實施,并在發展初期做好主次、先后之分,”他繼而介紹,“我國已確立了清晰的乘用車電動化發展路徑,而氫燃料電池則將著重在商用車領域‘扎根’。”
“首先,商用車體積、重量更為龐大,因此對電池能量密度等要求更高,燃料電池無疑能更好的滿足其使用需求;同時,商用車也正處于尋找柴油替代能源的時期;再有,我國商用車每年500萬輛+的規模,也足以支撐氫能的初期發展,”趙福全繼續分析商用車氫能化的需求與前景。
最后,趙福全總結,“氫能對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階段,如何攻克基礎研究難題、解決工程建設問題,真正發揮氫能的作用是關鍵。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