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口額屢創新高,汽車產業正在加速國際化。“中國汽車的國際化,將會改變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說。
如何把握綠色化、數字化等技術機遇,協同共建高度國際化的開放合作體系,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舉辦2023年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大會,圍繞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發展的重大機遇、風險挑戰和科學路徑,進行深入研討。
高質量帶來新變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國汽車出口392.2萬輛,同比增長59.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99.5萬輛,同比增長99.1%。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的背后是我國整車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得到了海外中高端市場的認可。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前三位的地區為比利時、英國和菲律賓。“僅比利時一個國家,我們年銷售量就超過10萬輛,這是汽車產業在新能源階段國際化的一大亮點。”張永偉說。我國汽車出口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增長非常快,體現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會長周衛東介紹,汽車出口海外地域不斷擴大,頭部企業開始進入歐美發達市場。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出口海外市場主要以歐美國家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入歐洲的車型中,大部分是中高端車型。
為什么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發展如此之快?這主要得益于中國汽車在綠色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先發優勢。“正是因為有了過去10年汽車的換道發展,我們在全球汽車產業轉型中才能贏得先機。”張永偉說。
基于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汽車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特別是動力電池,全球十大動力電池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六席。張永偉指出,2017年到2022年,國產動力電池的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升40%,中國電池產業處在全球領先位置。
電動化之后,汽車智能化產業鏈也初具規模。在“汽車+互聯網”的融合模式下,車內語音交互、高清中控大屏、手機APP等智能配置成為國產汽車的標配,在海外市場上有著獨特優勢。“預計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成熟,我國的智能汽車可能具備新的核心競爭力。”周衛東說。
本地化運營是關鍵
張永偉表示,很多企業已經從單一出口轉為部署本地化生產,切入了高質量的國際化發展模式。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孫曉紅指出,參考日本汽車產業,主要通過對外投資的方式來實施全球化策略。1998年日本汽車海外產量約500萬輛,到2017年海外產能將近2000萬輛。
“回顧全球汽車強國的國際化歷程,大致都經歷了從整車出口到海外建廠的過程,我國汽車產業國際化也進入了縱深發展階段。”周衛東表示。蔚來、小鵬等企業出海時間相對較短,以整車出口為主,但摒棄了傳統商貿方式,綜合使用直營、授權、租賃等方式進入海外市場。另一些企業國際化業務起步較早,已著手構建海外生產基地,例如奇瑞汽車在俄羅斯、巴西等國家建有10個海外工廠。
對于我國汽車企業,本地化模式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力、市場影響力和供應鏈控制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分析:“消費市場日益細分化、個性化,不能再靠一款車型打天下。需要通過整合資源來占領長尾市場,這對企業創新能力和運營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長安汽車目標在海外投資超100億美元,構建全球一體化運營的跨國企業。長安汽車國際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爽介紹,未來長安汽車同一個產品序列將有中國版、歐洲版、中東版等不同版本。同時,計劃在海外整體達到3000個銷售服務網點,探索客戶體驗更好的直通直聯新營銷模式。
“與當地供應鏈形成合作關系非常重要。”孫曉紅指出,布局海外汽車產業鏈,上游包括研發、檢測、零部件,下游包括售后、金融、物流等服務企業。如果做不到本地化,不僅成本居高不下,當地政府和消費者也不答應。對中國企業而言,與當地商業、社會形成共生關系,能更好地防范風險,合作共贏。
當前,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電動化基礎設施較為薄弱。奧動新能源正是以本地化模式開展換電方案的海外布局。2022年,奧動德國合資公司與道達爾能源簽署戰略協議,道達爾能源一期準備在德國投建7個換電站;同期,德國柏林出租車協會發布換電出租車5年4000輛更新計劃。奧動新能源海外業務總經理楊新光的體會是:“做好每個國家的本地化,連起來就是國際化。”
優化布局提升國際競爭力
“預計到2030年,我國汽車產品出口疊加海外生產將超過10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達50%。”張永偉說,“這是全行業認為可以期待的國際化發展目標。”但任何一種成長都會有兩面性,汽車業國際化發展仍存隱憂。
從自身布局看,存在“扎堆”現象。比如,東南亞市場比較好,很多車企都去投資。孫曉紅建議,汽車企業和行業組織乃至有關部門應通過有序布局來精準定位海外市場。
從外部環境看,需要應對國際市場的不同規則。當前,《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已經生效。王青指出:“我們在廢舊電池循環體系、電池再生料的使用等方面還有短板。”孫曉紅則認為,我國車企要注重核算汽車生產與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等。
除了碳規則,還有數據規則。賽力斯集團海外事業部總裁張興燕談到新能源汽車在海外使用過程中面臨的考驗:受到數據保護限制,一些國家無法實現車輛數據的傳輸,削弱了汽車的智能網聯功能。如要實現,需要在本地搭建服務器及運營團隊,投入巨大。
重大機遇面前,我國汽車業要如何走通國際化發展道路?張永偉認為,要堅持底線思維,即高度關注海外環境帶來的影響,包括政策、環境、人工等各方面問題;堅持長期思維,即尊重國際化發展規律,做好長期戰略設計和長期品牌維護。
同時,堅持高度開放的理念。“在國內市場加強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增強自身活力;在國外市場充分整合當地發展資源,提升包容性。如此才有利于扎根。”王青說。
張永偉建議,“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應從全鏈條角度出發,建立涵蓋研發、生產、營銷等多環節的國際化經營體系,重視培養企業全方位的國際化經營能力”。(經濟日報記者 吉亞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