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5次提到汽車。結合新質生產力、未來產業等熱詞,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深入探討中國汽車行業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全國人大代表朱華榮。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新質生產力在汽車行業 已生動實踐+轉化
“這一輪技術突破為整個產業帶來了巨大變化,在汽車產業中,這種變革尤為顯著。”朱華榮代表對記者說,產品層面,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電動車領域三電技術的持續突破,都為汽車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汽車產業原本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制造業領域。然而,在技術的推動下,正逐漸轉型為智能化、低碳化的科技產業。
他舉例,渝北數智工廠作為轉型升級的典范,總投資100億人民幣,僅用11個月便完成建設,專注生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預計將為當地GDP帶來顯著貢獻。
在工廠的建設中,長安汽車應用了16個新質生產力相關技術場景和40余項技術,實現了減少20%火電電能消耗、提高生產效率及降低成本各20%的優異成果,工廠關鍵部位實現100%無人化操作,未來有望打造成為“黑燈工廠”。長安還與華為、寧德時代等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共同打造CHN平臺,推出阿維塔等領先產品,無人駕駛技術和智能座艙等級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可以看到,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汽車產業不僅保留了傳統制造業的優勢,還通過大數據和智能化技術為其賦能,從而產生了新質生產力。”朱華榮說。
在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 已走在世界前列
朱華榮代表表示,目前,中國汽車產業的研發能力和水平已經與世界一流基本相當。盡管在某些傳統領域,國際品牌仍保持著一定的優勢,但在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中國已實現了對國際水平的超越。
“特別是在造型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智能化技術這三大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介紹,造型技術方面,中國的汽車產業引領著世界潮流,展現出獨特的審美和創意。新能源技術方面,中國不僅在技術研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大規模應用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智能化技術方面,中國在大批量應用上取得了重要進展,為全球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他認為,這些充分展示了中國汽車產業在改革開放中的巨大成就和潛力,也預示著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化競爭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未來產業并不遙遠 已悄然而至
在談及大熱的未來產業的話題時,朱華榮代表解釋:“未來產業機會的核心在于一系列技術群的重大突破。包括芯片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等技術的持續深入發展。”他認為,這些技術的革新不僅推動了產品、產業層面的變革,也深刻影響著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
近年來,人工智能、駕駛系統以及先進生產制造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在此過程中,新興技術不斷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他直言:“這預示著,未來早已悄然而至。”
在他看來,未來產業將迅速在產品制造和管理上發揮重要作用。這些先進的技術將迅速應用并為產業創造巨大的價值。在技術的引領下,汽車產業將實現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續化的發展,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更加智能、高效、低碳的新時代,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朱華榮代表表示,對未來產業的發展,他充滿了信心。
品牌已“出海” 期待一路長虹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持續高增長,中國汽車品牌如何在“出海”之路上,更加穩健,一路長虹?朱華榮代表對此表示,進軍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并不是簡單地追求出口量的增長,而要更注重深入了解當地用戶需求,堅持長期主義,致力于在當地打造品牌并發展產業。
他舉例,長安汽車就是堅持本地化主義,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人才和市場優勢,實現真正的本地化運營。此外,還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通過稅收貢獻、招收員工以及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方式,為當地社會做出貢獻。
為了實現海外市場的拓展,長安制定“無基地不海外,無海外不長安”的策略,推出“海納百川”全球化戰略計劃。2023年,長安汽車海外銷量35.8萬輛,同比增長43.9%。他表示,長安汽車將繼續加大在海外市場的投入,力爭在2030年實現海外銷量占長安品牌總銷量的30%的目標。
“具體而言,2030年我們要實現海外投資100億美金,新增海外從業人員1萬人,海外銷量達到120萬輛以上。”
他表示,目前最關注東南亞地區,從去年開始已在泰國建廠,今年年底開始投產。去年長安汽車的海外銷售量同比增長43.9%,今年和明年,預計還會有更好的增長趨勢。
(中國經濟網 記者 宋雅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