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家津企納入小米汽車理想汽車供應體系
本報訊(記者 吳巧君)記者從日前在我市召開的京津冀產業協同專題工作組會議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車將投產上市,目前我市共有40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納入小米和理想汽車供應體系,全市為北京整車企業配套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120家。與會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津冀三地后續將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區域內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積極對接,聯手打通“堵點”,共促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做大做強。
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是京津冀三地聯手謀劃產業協同的6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有1198家,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圖譜共梳理出鏈主企業29家、頭雁企業139家、配套企業668家。2023年,三地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9837.8億元,同比增長10.0%;汽車整車產量273.9萬輛,同比增長15.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26.6萬輛。
“京津冀28家整車企業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轉型,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48.6%,2024年新能源整車產量將實現倍增。”出席會議的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該負責人介紹,京津冀地區汽車產業創新活力強勁,擁有完整的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設計、研發、驗證體系。整車方面,京津冀地區乘用車、商用車品類齊全;零部件方面,車身系統、底盤系統、電氣設備等產業鏈配套齊全、完整度較高。“在新能源及智能網聯產業鏈條上,擁有國軒電池、沃爾沃發動機、緯湃電子、百度、毫末智行、森思泰克、美泰電子等重點企業。上游配套支撐有力,河鋼是全國第二大汽車用鋼供應商,首鋼(遷安)率先開發新一代超細晶高強車身外板UF鋼;秦皇島是國內最大的車用鋁制品生產加工基地。”該負責人稱。
自聯手繪制、梳理產業圖譜以來,三地找出汽車芯片、線控底盤等22個“卡點”,電控系統、智能座艙等23個“堵點”。“圍繞這些‘卡點’與‘堵點’,三地將強化創新研發協同、強化區域招商協同,搭建汽車領域專業化、高水平的產學研合作與創新服務平臺,推動一批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孵化轉化;要依托鏈博會、世界智能大會等平臺,吸引更多的長三角、珠三角配套企業入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裝備工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