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部公布2022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單,江西省贛州市一縣一園入選:寧都縣被認定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贛縣區金鉤形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被認定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
由于特殊的地質條件及歷史原因,贛州市曾經是我國南方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被中外專家稱為“紅色沙漠”。面對嚴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態環境,贛州市持之以恒開展綜合治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贛州市緊抓建設“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契機,以綜合防治水土流失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精準施策,多措并舉,走出了符合當地實際又富有贛州特色的水土保持之路。
曾經的“紅色沙漠”,水土流失面積由1980年的11187平方公里下降到如今的6865.55平方公里,全市水庫、山塘蓄水量增加2.8億立方米,水土保持率達到82.57%,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6%以上,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100%,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創新機制
“這里時常能看見無人機在上空盤旋,它時刻在監督工程哩!”上猶縣大棚山鎢礦項目建設現場,該縣水土保持中心負責人劉烈濃介紹,該縣采取“準實時+精細化”監管模式,通過第三方工作人員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等先進水土保持監管技術,對10余個重點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實時監督,一旦發現存在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不完善的現象,立即督促項目建設單位整改到位。
這是贛州市創新“共享共治”監管機制,在全市范圍內廣泛推廣的信息化強監管舉措之一。贛州市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依托江西省水科院技術力量優勢,打造水土保持生產建設項目信息共享平臺,掌握生產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
贛州市構建了黨政齊抓共管的格局,市政府成立了水土保持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召開聯席工作會議,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市縣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
贛州市水土保持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黃菊蘭介紹,贛州市還委托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對水土保持工作開展編制設計,兼顧當前又考慮長遠,將水土保持高質量先行區建設細化為5個方面24項具體任務,并落實到各個職能部門,確保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短期在“點”上有關鍵突破、中期在“線”上有顯著成效、長期在“面”上有重大成果。
站在石城縣珠坑鄉坳背村麒麟山上,放眼望去,只見道路干凈整潔、樹木郁郁蔥蔥、種植園鱗次櫛比……
通過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昔日植被稀疏、土壤貧瘠、水土流失嚴重的荒山,如今成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產業興旺的“綠寶盆”。這一切離不開返鄉創業的“80后”黃小勇,他憑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如今他自籌資金回家鄉投身水保事業的先進事跡已廣為流傳,激勵著更多的人踐行“兩山”理論。
長效管護
在全南縣十里桃江河面上,數十只白鷺于水面上悠然嬉戲、蹁躚翱翔。村級“河長”譚輝林每天上午都要到河堤進行日常巡查,實現巡河軌跡實時上傳APP,水質情況及時呈現。贛州市水土保持融合“林長制”“河長制”實行網格化聯動管理,聘請了3200余名山林管護員、河道清潔員等參與水土保持監管,打通水土保持管護“最后一公里”。
除了管好林和河之外,水土保持工作還要管好土。贛南有廣袤的果園,粗暴種植既影響果實品質,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為最大限度控制果園水土流失,引導果農生態開發,贛州市建立實施聯審聯批把關制度,科學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堅持先批后建、不批不建,凡不符合開發條件的區域一律不予審批。近一年來,全市聯審聯批50畝以上林果開發項目80個,面積達2.8萬畝。
贛州市堅持把水土保持預防保護放在首位,用最嚴格制度、嚴密法治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系列預防保護體系為水土保持工作保駕護航:出臺實施《贛州市水土保持條例》,強化市直有關單位水土保持主體責任,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慢作為、不作為和亂作為進行追責問效;突出重點區域管控,明確要求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建設等項目建設,應當分析論證項目對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的影響,分類落實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的對策與措施;狠抓源頭生態保護,加大贛江、東江、北江“三江”源頭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開展“百里濱江生態綠廊”建設、鄉鎮跨界斷面監測考核和水污染防治管家溯源排查,推動贛粵兩省簽訂第三輪東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
低碳發展
“春采虔茶蝶飛舞,夏品獼桃綠遮眼,秋賞茶園黃金甲,冬摘沃柑紅滿園。”去過龍南市臨塘鄉虔心小鎮的游客,大多都記住了這首小詩。龍南市水土保持中心劉毅介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里種有茶葉、油茶、獼猴桃等作物7000多畝,建成的生態農業綜合體驗區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富民利民效應在贛州市日益凸顯。眼下,定南縣龍塘鎮白駒村的胡壽榮就忙著添置農具、選購肥料,組織工人清理水溝、撒春肥,爭取今年合作社臍橙園獲得更大豐收。“去年果園1000多畝臍橙迎來豐收,昔日小山包種上臍橙,山綠了,日子也紅火了。”胡壽榮說。
近年來,贛州市以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將水土保持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贛南大地處處涌現生態利民、興果富民的鮮活場景。會昌縣文武壩鎮古坊村將山上水土治理和山下古坊村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獲評江西省最具鄉愁村莊、江西省3A級鄉村旅游點,吸引八方來客;尋烏縣探索“生態+農業”之路,利用礦區整治土地種植贛南臍橙、油茶、百香果、獼猴桃等經濟作物5600多畝,實現了“變沙為果”;寧都縣打造了美麗鄉村+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模式、山水林田湖系統治理+茶園經濟、鄉村振興+茶園經濟發展模式等一批具有水土保持生態屬性的低碳發展模式。
連日來,贛縣區金鉤形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崩崗科普館迎來了一群研學的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崩崗嗎?”正在給孩子們做講解的是科普館的負責人謝小路。說起他,周邊村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既是回鄉創業的游子又是帶頭致富的能人,讓昔日的崩崗沙洲變成如今的綠洲良田。
“以前我們村里有2000多座崩崗,一下雨,土層流失后形成泥石流,引發洪澇災害,導致村民們苦不堪言。”如今的白鷺鄉上塘村,以山水林田湖崩崗治理為切入點,圍繞崩崗侵蝕治理,建成上塘村山水林田湖產業發展園區,充分發揮“水保+教育+產業”的綜合效益,將水土保持工作與科普教育、休閑旅游、果園產業相結合,成為崩崗治理示范園、水保知識科普園、農業觀光休閑園、產業扶貧致富園、綜合效益樣板園。
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水保意識,越來越多的力量投身水保事業。黃菊蘭表示,贛州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鍥而不舍推進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努力實現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融相促、共生共長,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為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中國貢獻水保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