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白米蕩旁,有一座白米蕩小院。記者近日來到這里,沿著石板路前行,走過小橋,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掛滿蔬果的菜地,旁邊汩汩清流噴涌而出。看這田疇染綠、生機勃勃的景象,很難想像這是白米蕩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點。據了解,這個站點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50噸,滿足周邊區域7個自然村的村民生活污水處理需求。
像白米蕩這樣的污水處理站點已在錫山區遍地開花,目前覆蓋了300多個村莊。
白米蕩小院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民生工程。2020年,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啟動新一輪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質增效行動,對原有農村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全面翻新改造,并由此創建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錫山模式”,還入選了江蘇省2022年度十佳生態環境治理改革創新案例。
那么,“錫山模式”到底是如何運行的?有什么創新之處?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1年+8年,實現分布建設滾動投資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是公益特性明顯的民生工程,項目建設需要資金,后期運營也需長期投入,但經濟效益不明顯,僅靠地方財政難以持續。
2009年,錫山區作為無錫先行先試試點區域,開始探索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但早期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照搬城市污水處理的工藝路線和方法,與農村污水特性不太相符。在這一輪提質增效中,如果重新改造,資金需求巨大。政府主導,誰來建設?又該如何探索多元化融資機制,讓資金投入可持續?
錫山區政府大膽探索,共建運營主體、創新投融資模式。
錫山區政府和江蘇省環保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江蘇省率先開啟了省級和地方國企合作成立項目公司,由區政府授予項目公司投資建設運營權。讓省市國有資本聯動,推進全域農村污水治理工作。
項目建設采取(1+8)年模式,按照1年建設期和8年運營期,滾動實施項目投資、建設和管理,當9年期滿開啟新一輪周期投資建設運營。每年的投資可根據地方財力和治理需求進行調整,實現分布建設滾動投資。
“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公益性特點明顯,其可經營性資產權重低、資金投入大、運營成本高,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要保持長期投資都很困難。”江蘇省環保集團控股公司啟德水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松林告訴記者,“我們把(1+8)年模式命名為‘錫山模式’,非常適合農村污水處理類型的項目。”
“‘錫山模式’優勢明顯,可融資、利率低、有扶持,相當于是政府購買服務。企業主動讓利,一方面設置較低投資收益率與合理的回款周期,另一方面延長政府的付費周期。政府資金可以分8年進行投入,既減輕政府的地方財政壓力,又滿足地方高質量考核的要求。” 周松林介紹,這一模式的總體費用,相較其他模式也低不少。
“‘錫山模式’下的農污治理項目不需要村民自籌任何費用,像白米蕩站點周邊有大片菜地、果園,村民澆地還可以直接用處理過的水,經濟便捷。”周松林說道。
分戶施策,緊盯群眾訴求
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復雜而多元,除了需要整體系統規劃,因地制宜也是關鍵。“錫山模式”通過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實現管網與設施之間、管網與管網之間、設施與設施之間的系統性銜接,達到規劃建設的整體性、互補性、協同性和前瞻性。
錫山區有755個村莊,每個村莊的自然稟賦及規劃定位都不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通盤考慮鄉村的整體規劃及周邊水體綜合治理情況,升級景觀,實現村容村貌整體化提升。
農村地區居住分散、地形地貌復雜、管網鋪設難度大、農民生活習俗不同、對生活污水處置的要求不同,實施過程中必須堅持分類施策、一戶一策。
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設施是民生工程,還要緊盯群眾訴求,讓群眾滿意。
“項目實施前,我們就先進村調研踏勘,為每一戶都分別建檔,和村民溝通布點和管路走向,方案制定后再進村溝通對接,達成一致后設計施工圖,完成后再次和每戶確認,確保方案無爭議、可操作。”周松林說。
周松林向記者介紹:“對可納管的農戶污水應接盡接,通過污水管網就近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無法納管的農戶或者離污水處理廠較遠,納管經濟成本較高的農戶,聚集到統一的污水處理站點,通過管網收集周邊農戶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偏遠分散戶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凈化生活污水,實現所有農村污水的分類集約精準處理。”
白米蕩離污水處理廠較遠,周邊農戶較分散,所以選擇了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就地處理的方式,統一建立污水處理站點。
在站點,周松林手指著一個圓形花壇說道,“看,這里是復合濾池,地下有多種介質的復合填料,地上有親水性的水生植物,通過植物的根系和填料的吸附作用,使水質達到更高的標準。”
垂直流濾池
“我們澆地的水可是再生水,污水就地處理,達標后可以直接澆灌。”一位正在采摘蔬菜的村民說道。
周松林介紹,凈化水除了用于灌溉,多余的就會排入農田旁的水渠,經由生態溝渠流入小河壩,匯入白米蕩。
白米蕩小院的主人范飛從小生活在白米蕩畔。“以前村里有個養殖場,雞鴨糞便臭氣熏天。周邊村民洗衣洗澡水做飯用水直接傾倒,污水橫流。現在,村里重新規劃,騰退了養殖場,污水處理站點進行了異地擴建。白米蕩水干凈了,環境好了,我也在這邊建了這個休閑小院。”她向記者欣喜地介紹著家鄉的改變。
截至目前,錫山區已分類完成300個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工程,預計今年再完成250個。
以智謀治,全面實行精細化管理
俗話說,“三分建、七分管”。農村污水治理工程龐雜、涉及人員眾多,如果缺乏建運管控手段,項目建成后極易停運擺爛,成為“曬太陽”工程。
裝上“智慧大腦”,實現精準建設、精細化管理是“錫山模式”的運營法寶。在建設階段一改以往農污治理建設粗放、運管低效的傳統模式,引入GIS管理系統。
“在設計階段對管道終端、管線、站點進行定位,將設計圖紙拆解為攜帶工程信息的部件碼。工程建設階段對相關管線、站點的施工建設及簽證變更進行掃碼驗收,形成可追溯、透明、規范的施工管理,實現了工程設計和施工建設的一致性。”周松林說。
“有了GIS管理系統,我們給每個站點都配備了專業的運營團隊全力做好農污設施運維管理。將精細建設GIS管理系統和智慧水務運管系統互聯,實現設計、建設、運營數據互通。”周松林向記者介紹,“運營人員通過移動終端即可了解每個站點運行狀態。二維碼一掃,項目設計圖紙、所用材質、使用壽命等信息就全部顯示出來。”
在精細化管理方面,打造智慧農污站管一體化管理平臺,繪制全域農污治理管線布局“一張網”、全區農污治理設施運營狀態“一張圖”、全區農污治理成效“一張表”。
“可以說,平臺實現了農村污水從產生、預處理、遠程輸送、泵站提升、窨井監測、管網監測、污水處理、尾水排放、排污口監測、河道斷面監測等全生命周期相關設施、設備的自動監測與智能控制。”周松林說。
“如果發生設備故障、數據異常等情況時,平臺會啟動報警機制,運維人員接到派單后立刻到現場巡查,進行校準、維修、耗材更換等工作。這樣節省了人力成本,縮短了故障排除時間,以保障污水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周松林補充道。
在智慧農污站管一體化管理平臺上,所有數據都公開透明,有據可查,源頭追溯,形成閉環,這也為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常態化監管提供了便利。
“平臺接入區政府和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控系統中,全區所有具體站點的運行數據、外觀、現場實時圖像、水量電量等數據全部公開可查,便于日常進行監管。” 周松林向記者介紹。
“未來兩年內,‘錫山模式’將會實現錫山區755個村莊全覆蓋。當然這只是起點,我們希望這個模式能繼續向更廣范圍推廣,來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生態環境的改變,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樹立樣板。”周松林說。
眼下,污水治理了,環境改善了,白米蕩的水變清了。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范飛的白米蕩小院成了網紅打卡地,一幅鄉村美、農民富的美好圖景正在繪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