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字節跳動以數十億元收購元宇宙(Metaverse)公司“小鳥看看”(Pico),為這個帶有科幻色彩的概念添上一把火,引發了科技圈和資本圈不小的震動。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投資它到底“香不香”?本期圓桌談,我們邀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系主任張誠教授、上海市多媒體行業協會擴展現實專業委員會主任端木海嬰、三七互娛投資副總裁林均全、亮風臺市場生態副總裁張春艷,4位專家從各自專業角度為我們解讀這一焦點話題
■本報記者 張懿
元宇宙是“新瓶裝舊酒”嗎?
問:什么是元宇宙?它是不是互聯網更高級的形態?
張誠:元宇宙的發源可以往前追溯到上一輪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的火爆。以2012年谷歌眼鏡、2014年臉書收購VR頭顯創業公司Oculus、2016年掌上游戲《口袋妖怪GO》等風靡一時的事件為標志,互聯網公司一直都在這個領域開拓。隨著技術的進步,VR/AR越來越有可能成為入口,帶領人類進入更逼真的虛擬世界。現在,我們正處于元宇宙相關技術不斷演進的時代。未來,技術的量變有可能引發質變,比如在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假如出現真正突破性的改變,那么虛擬世界的確有可能以更深入的形式、與真實的物理世界重疊、交融。如果虛實能在未來完美融合,那就是元宇宙的世界。
林均全:簡單來說,元宇宙可以理解為鏡射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像現實世界一樣,任何人都能參與其中,扮演不同角色。在元宇宙中創造,形成龐大的經濟和社會體系,構建各種現實世界所能體驗的場景。而且,元宇宙中所發生的一切都能持續。
元宇宙的發展,得益于人工智能(AI)、5G、邊緣計算、云計算以及云游戲、VR/AR、NFT及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的逐漸成熟。這些技術的成熟并組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形成完整的元宇宙。我們認為,元宇宙,也就是全真互聯網,會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代升級。
問:賽博空間的概念已經存在很久了,有人因此認為元宇宙是“新瓶裝舊酒”。如何看待這一爭議?
張誠:元宇宙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寫入文檔,是今年3月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羅布樂思(Roblox)首次公開發行上市。Roblox面向玩家推出了一個虛擬世界。與其他網游讓玩家在事先設計好的時空中游戲不同,元宇宙允許玩家更多地去創造世界。這個模式此前在著名游戲“我的世界(Minecraft)”和“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都曾嘗試過。從這個意義上說,元宇宙是“舊瓶子”。但比起“我的世界”和“第二人生”,Roblox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允許玩家在虛擬世界中創造產品、更深地互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元宇宙有些類似于給舊瓶子貼上新標簽,或者,這個瓶子本身有一些變化,但是在技術還沒有出現革命性變化之前,酒還是原來的那瓶酒。
張春艷: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上世紀90年代的電影中就已經提出過。它可以被理解為一個完整的現實世界的數字孿生體,一些相關技術其實很多年前就出現了,只不過現在元宇宙又成為這些技術的一個綜合運用。
突然爆火的背后是炒作?
問:元宇宙是怎么突然火爆起來的?資本和巨頭的介入,話題熱度的快速躥升,背后原因是什么?
林均全:臉書很早以前就看到了元宇宙的潛力,也知道能在社交領域擊敗它的只有下一代社交形態,也就是虛擬世界的社交。因此,他們不惜投巨資收購Oculus,目的就是想提前掌控元宇宙的入口。可惜由于各種關鍵技術以及基礎建設不到位,用戶體驗不佳,想象中的VR風口遲遲未能爆發。
然而在2020年,隨著劃時代的VR頭顯Quest的問世,用戶的體驗大幅提升,加上疫情的催化,Quest的1代銷量突破百萬,2代產品今年預計能達千萬級。根據過往經驗來看,一款新產品或服務,當用戶呈指數級增長、量級達千萬時,就可能成長為一個有價值的生態體系。另外隨著5G的普及以及各種關鍵技術的快速發展,加上羅布樂思的成功,大家發現,未來也許不僅屬于VR,更是以VR為入口所展現的元宇宙世界。因此,國內外大廠都陸續投入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們不想錯過如此巨大的市場。
張誠:元宇宙的火爆與技術和商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給資本市場和產業界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而且,人類對于虛擬形象和虛擬世界一直懷有興趣。經典電影《黑客帝國》《阿凡達》《頭號玩家》的火爆就是例證。很多人不僅用虛擬形象來代表自己,更熱衷于與真正的虛擬形象進行情感互動。比如,十多年前,日本就創造了虛擬偶像“初音未來”,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在線下為她辦了真實的巡回演唱會,而且是一票難求。在上海,初音未來也有很多粉絲。如果說過去這種虛實結合的創意情境是由導演等少數人所推動的,那么,現在它已越來越多進入普通人的想象和體驗,從而成為一種亞文化。這種潮流也是元宇宙火爆的重要原因。
應該看到,當下的元宇宙還未真正出現顛覆性產品和商業模式,相關技術仍處于常規的發展軌道。VR眼鏡和頭盔的體驗并不完美,游戲所創造的虛擬世界也遠遠達不到能和現實高度融合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對元宇宙話題的關注和熱烈討論,就顯得有一些突如其來。
我們還注意到,近階段海外對于元宇宙的包裝和關注,其熱度似乎遠不及國內。這種“外冷內熱”的背后,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分析元宇宙話題時,需要更多考慮國內因素?
或許我們可以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看看元宇宙行業會不會在近期拿出真正有突破性的技術和商業創新,從而更好地了解背后的動因。無論如何,這個領域值得長期看好,但是在短期內要保持理性。互聯網和整個世界邁向數字化、虛擬化的進程也會不斷前進,哪怕只是緩慢前進,這種趨勢是客觀存在的。
端木海嬰:元宇宙火爆的背后因素是天時地利。VR/AR、AI、物聯網、區塊鏈、5G等技術都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同時又或多或少也遭遇到產業化瓶頸。技術上,這些行業都形成了一定的關鍵技術積累,但也都有欠缺,無法形成規模化商業效應,元宇宙可能是目前唯一能把這些技術融合在一起的概念。此外,因為疫情忍受著長期全球性物理隔絕,作為社交動物,人類只能轉向虛擬世界,而要想獲得與真實世界相似的體驗,元宇宙正是答案所在。元宇宙概念很新,前景遠大,受限于基礎技術的限制,可能還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發展才有可能實現規模化。領軍企業現在的深度介入,體現了他們的戰略布局。為謀求下一個30年的發展,大公司現在行動,也是正當其時。
問:元宇宙的產業鏈價值鏈結構是怎樣的?為推動這一概念真正落地,還需要邁過幾道坎?
端木海嬰:元宇宙的產業鏈主要包括基礎技術、硬件、平臺和內容。基礎技術和硬件的發展必須遵循自身規律,不可能一蹴而成;軟件和內容則要根據基礎技術和硬件能力進行開發。因此,基礎技術和硬件是元宇宙的決定性力量。蘋果、臉書、騰訊、字節跳動是目前相對有規模,且已深度布局元宇宙的ICT龍頭企業。
元宇宙要成熟,還需邁過VR/AR硬件普及,海量VR模式帶寬支持、跨國虛擬監管、隱私保護立法等技術和非技術關卡。比如,VR會議目前僅支持最高70到100人同時在線,且在當前網絡環境下,十多人同時使用VR模式就很容易出現卡頓。要實現海量連接,圖形圖像算法、分布式計算、基礎網絡帶寬都需要配套發展。另外,如何建立統一標準,讓每一個虛擬小世界不再成為新一代孤島,也值得思考。
非技術因素可能更復雜。元宇宙的一大特性是去中心化的閉環經濟系統,由于區塊鏈可匿名擁有,會給跨國監管帶來難題。此外還有隱私保護、文化滲透等錯綜復雜的因素。相比純技術問題,這些更需要全球各國各界提前探討和協同,相關立法也要快速跟上。
張誠:許多人對元宇宙的關注,可能更多地還是代表了一種想象和期盼。某種程度上,這就像對月球的開發——此時此刻,技術距離成熟還有很長一段路,因此,我們可能并不需要保持時刻的關注;而在關鍵性突破尚未出現時,在短期內保持一定程度的謹慎可能是更理性的。從長期來看,比如拉長到10到15年這個區間,我們有理由充分看好元宇宙,特別是那些真正在這個領域從事創新開拓的企業。
從監管的角度來說,在一個新的時空里重構世界,而且這個世界還有脫離物理世界的傾向,一旦監督不到位,就有可能帶來經濟和社會方面的負面影響,所以監管層對元宇宙要謹慎。但另一方面,技術總是滾滾向前,我們不能開歷史的倒車。在沒有摸清規律和趨勢之前,還是應該寬容,允許它先在一定程度上發展。簡單粗暴地封殺或者放縱,亦或是視而不見,都是不正確的,最合理的態度是“客觀、審慎、參與”。只有參與,才有機會進行正面引導。
張春艷:元宇宙涉及的領域非常多,產業鏈非常長,目前很難預測哪家企業能成為產業鏈的主導型決定性力量。在目前這個很早期的階段,技術、內容、平臺這幾個層面都有障礙和壁壘,包括場景識別、跟蹤定位、數據積累、終端載體等,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人們對于相關技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以及場景探索也面臨挑戰。
商業化會有多少想象空間?
問:元宇宙有什么合適的應用場景?在商業化方面,我們能對它抱有什么期待?它和傳統行業,會產生多少的耦合?
林均全:短期來看,元宇宙最合適的場景還是游戲及社交。以“堡壘之夜”以及“羅布樂思”的例子看來,社交化游戲的元宇宙世界已展現出相當大的商業潛力。從其他公司推出的元宇宙產品,也能看出更多的應用空間,包括強調虛擬協同辦公功能的“Workroom”以及“XRspace”,主打虛擬遠程教育的“Engage”,還有虛擬現實演唱會體驗的“Wave”,基于以太坊的虛擬世界“Sandbox”等,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用戶增長以及收入。未來,如果元宇宙進一步發展壯大成型,可以預見,這些小世界可能會互聯互通,成為一個龐大虛擬世界中的應用板塊。
對傳統產業來說,元宇宙應該會更像賦能者。傳統產業并不會因為元宇宙的興盛而消失,反而因為能突破空間以及物理的限制,可以大幅提高效益。比如,大型會展能有效促進跨境貿易,但在疫情期間,這類活動受到巨大沖擊。而在元宇宙的世界里,如果商品都能通過高畫質渲染呈現出本來面貌,每個人都能使用虛擬形象遠程進行自由交流并且完成交易,就能突破限制,從而帶來巨大價值。
張誠:教育、文娛、影視、車載環境等都是元宇宙下一步很有前景的落地場景。很多人對元宇宙的關注集中在娛樂或消費領域,這的確是國內互聯網巨頭比較擅長的。但元宇宙完全有潛力幫助整個社會提升生產效率,帶來更多價值增值。我非常看好將虛擬現實或者元宇宙與工業模擬仿真的對接。比如,借助VR/AR技術,可以在產品設計、操作培訓時,讓工程師或專業人士能進入一個高度仿真的虛擬環境,開展協同設計或實戰演練,從而大幅提高培訓、工作和創新效率。正如AI與制造業的結合是一個極有前景的方向,元宇宙也是如此,這比它能為游戲和文娛行業所帶來的賦能更加讓人激動。
端木海嬰:元宇宙的落地場景非常多,教育、醫療、游戲、娛樂、展覽、工業、安防等等,幾乎所有現實場景都可以移植到元宇宙中。目前游戲是其中重要場景,但在B端,也有VR會議、遠程協同等應用包含了元宇宙的概念。商業化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證明元宇宙的價值,比如在B端降本增效,在C端提供沉浸體驗,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傳統產業和消費者嘗試。此外,元宇宙中的虛擬資產交易、虛擬社交、虛擬會議、虛擬化身跨應用協同,都是很有意思的商業模式。總體上,元宇宙和傳統產業會產生無可估量的商業耦合,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正在嘗試元宇宙的關鍵技術,一旦時機成熟,他們有能力成為新興產業的中堅力量。
問:在元宇宙方面,和世界相比,我國包括上海處于什么地位?該如何有所作為?
端木海嬰:在元宇宙的發展上,中國處于第二陣營。我們人口眾多,是未來最大的元宇宙市場。在當前的元宇宙產業探索中,中國的元宇宙產業生態也相對來說更初級一些。目前,國內龍頭企業擁有的主要是平臺和內容,在基礎技術和硬件環節,國內研究機構和從業企業還需要多鉆研,力爭要在世界ICT巨頭定義好規則前,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發力點,并占據一定市場規模。
在元宇宙方面,上海目前在國內擁有明顯優勢。基礎技術、硬件、平臺和內容方面,上海都有代表性廠商,眾多創業創新企業正為元宇宙的實現而努力,如此完整的產業鏈在全國并不多見。坐擁這樣的產業優勢,希望上海相關部門能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切實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對相關戰略新興產業予以支持。
張春艷:在元宇宙基礎性技術環節,中國和發達國家還存在一點差距,但差距不大。我們不僅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還有海量的應用數據,這是一個明顯優勢。
問:結合您的工作,您會如何參與到元宇宙生態,如何投身這一風口?
林均全:我在一家上市游戲公司負責產業投資,我們非常看好元宇宙,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這一輪投資會重演當年VR/AR的泡沫。所以,這次需要等待的時間可能會比想象中更久。如果這樣的話,其實更可凸顯我們的投資優勢:由于我們投的都是自有資金,因此是以長期為主;加上我們可以投海外項目,會在全世界篩選優秀團隊,給予足夠資源和耐心。我們長期的戰略是通過投資世界級團隊,協助國內產業進行快速學習升級。同時,我們會將過往投資的諸多優質內容引入元宇宙世界,打造一個全新而優質的文創生態圈。
端木海嬰:我的工作與元宇宙息息相關。擴展現實(XR)作為目前公認的元宇宙或平行世界的入口,雖然目前尚未進入產業化快車道。但我對其前景非常樂觀。作為行業組織,我們將努力以上海為支點,持續推動長三角乃至全國XR產業的發展。
張春艷:元宇宙是一個機會,同時也需要保持冷靜。亮風臺會堅持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沿著既定路線前行,未來幾年繼續基于AR平臺HiAR Space打造“超實境智慧空間”。在通向元宇宙的道路上,我們要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步工作,最后的爆發終究只是長期積累的順勢而為。題圖 視覺中國 頭像素描 張旭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