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方面一直處于全國第一梯隊,具體表現為“三個領先”。一是數據產業規模全國領先,全市數據核心企業突破1000家,核心產業規模達2300億,復合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二是數據流通活躍度全國領先,累計向社會開放政務數據近6000項,普惠金融等應用成果顯著;流通交易規模全國領先,交易規則和機制持續探索創新。三是數據價值轉化能力全國領先,自2021年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以來,數據要素全方位賦能經濟、生活、治理三大領域,以數據為主要驅動力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2021年1月1日起, 《上海市數據條例》正式實施。1月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介紹了《上海市數據條例》配套政策措施相關情況,他表示,上海制定出臺《上海市數據條例》,就是要為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方面,將為上海全面激發數據要素活力按下“加速鍵”。另一方面,將為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系好“安全帶”。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英介紹,圍繞數據條例的貫徹落實,重點在四個方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一是繁榮市場主體,加大全社會數據供給。培育一批標桿企業,鼓勵開展數據的實質性加工和創造性勞動,打造高質量、創新型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加大全社會有效數據供給;細化完善公共數據開放規則體系,組織實施一批公共數據開放的示范性項目;大力發展“數商”新業態,涵蓋數據合規評估、數據資產評估、數據經紀、數據交付等流通全過程。
二是促進市場規范發展,實施國際數據港和數據交易所兩項重點工程。研究起草促進本市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指導性意見,發揮市場在數據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構建數據創造、流動、交易、消費的市場體系,推動數據更好賦能數字經濟發展;進一步完善國際數據港規劃,實施2+3+1重點任務(2是指推動建設臨港國際數據港先導區、虹橋全球數字貿易港;3是指打造數據流通交易體系、數據資源開發應用標桿載體、生態支撐“三駕馬車”;1是指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數據合作示范);推動上海數據交易所能級提升,持續優化“全時全域全程”的數據交易系統,深化“不合規不掛牌、無場景不交易”的“上海交易模式”,后續還將完善數據交易服務的一系列配套規則。
三是加快標準建設,布局前瞻研究,重點圍繞數據流通交易的各個環節,統籌制定相關數據標準,開展試點示范;聚焦統計核算制度、數據價格機制、數字信任體系等前瞻性方向,開展研究探索。四是推動數據資源深度開發和應用,聚焦5個中心建設打造金融、貿易、航運、科創、制造等行業數據樞紐節點,增強對全球數據資源的鏈接、配置能力;鼓勵各區因地制宜布局數據要素創新實踐區、數商經濟集聚區、數字信任試驗區。出臺資金支持、試點示范等政策,推動數據更好賦能經濟、生活、治理的數字化轉型。
針對記者提出數據交易所在前段時間揭牌成立后,圍繞后續數據交易所運營的相關政策考慮,張英指出:上海數據交易所是上海貫徹落實中央13號文,支持浦東建設社會主義引領區的重要舉措。其設立是為了將上海打造成為全球數據要素配置的重要樞紐節點,核心是構建“1+4+4”體系(即緊扣建設國家級數據交易所“一個定位”,突出準公共服務、全數字化交易、全鏈生態構建、制度規則創新“四個功能”,體現規范確權、統一登記、集中清算、靈活交付“四個特征”),數據交易所掛牌以來,同步上線了全數字化交易系統,當日掛牌數據產品20個,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領域,首批簽約數商達30家,涵蓋具有市場影響力的交易主體,相關的合規評估、資產評估、數據交付等專業服務機構。后續我們將著力做好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監督指導框架,發揮好數據交易指導委員會的機制作用,優化對數據交易所進行聯合指導和監管,推動相關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同時,依托數據交易專家委員會,聚焦數據流通交易的關鍵共性問題加強攻關,推動理論與實踐并舉。
二是開展平臺和交易規則試運行,集中開展“全數字化交易平臺”的建設和壓力測試,驗證和優化交易所運行規則體系,同時加快完善集中清算機制。
三是做好數據掛牌和數商培育,在工業、社會信用、金融等八個領域加強數據高質量供給,推動包括國資國企、民企、外企等多元主體更多參與數據掛牌;積極對接全國范圍內數商機構,創新數商沙龍等在內的工作機制。
四是開展政策配套和前瞻研究,加大對數據流通交易領域的技術、資金、人才等政策支持,鼓勵通過數據交易所進行數據流通交易,同時開展數據資產化等相關前瞻研究,推動數據交易所有序、合規、高效地運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