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傳統能源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傳統火電企業將走向何方?近日,國家首個利用既有火電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補項目——蒙西托克托200萬千瓦新能源外送項目,首批機組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作為世界在役最大火電廠的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下稱“大唐托電”),實現由傳統的火力發電向風、光、火多能互補轉型。
火電廠轉型“綠電廠”,火電角色從基荷電源向調峰電源轉變,火電企業積極轉向綜合能源服務商……眼下,大唐托電正交出自己的低碳轉型答卷。
綠色轉型勢在必行
電力是最主要的減碳行業,而火電又是我國目前能源結構中占比最大的能源形式。作為火電行業的“龍頭”企業,大唐托電總裝機672萬千瓦,年供電量達300多億千瓦時,是世界在役最大火力發電廠,供應著京津唐電網約四分之一的電力。
“雙碳背景下,綠色低碳轉型是火電企業的主題。”大唐托克托新能源事業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王長庚表示,一方面火電作為基礎電源支撐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國家電力安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火電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逐步從基荷電源向調峰電源轉變、從規模化向集約化轉變、從經濟型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要適應新能源接入、支撐電網平穩升級,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是前提基礎。對此,內蒙古專門出臺煤電靈活性改造行動計劃,力爭“十四五”期間完成3000萬千瓦燃煤機組靈活性改造,新增系統調節能力300萬千瓦左右。不過靈活性改造成本高昂,火電深度調峰運行還會帶來發電量減少、經濟效益下滑。
為解決上述問題,內蒙古的首創之舉是鼓勵火電廠自建新能源發電項目,實現火電和綠電的耦合發展,改變煤電和新能源零和博弈的對立關系,電廠的主體積極性被大大激發出來。大唐托電就是實踐先行者,率先于2021年建設蒙西托克托外送200萬千瓦風光項目,加快從傳統煤電廠轉型為既有煤電也有綠電的新型綠色電廠。
展開來說,該項目包含170萬千瓦風力發電和30萬千瓦光伏發電,是國內首個利用既有火電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的多能互補項目,即把風光項目所發“綠電”,匯集到大唐托電現有的電力外送通道,送至京津唐電網,實現新能源項目送出線路投資零新增,并提高原有輸電通道利用率。同時,依托大唐托電原有的火電機組龐大容量進行深度調峰,實現火電與新能源多能互補發電,確保打捆外送電力的平穩送出。
“綠電”進京成為現實
寒冬臘月,內蒙古高原北風冷冽。蒙西托克托外送200萬千瓦風光項目和林格爾項目部施工現場依然在緊張施工中,一臺臺風力發電機拔地而起,一排排光伏板鋪設整齊。
王長庚介紹,項目所在地氣候多風干旱、日照充足,據測算4個風電場年均利用小時數均超過2100小時,光伏年均利用小時數在1500小時以上。隨著近期該項目首批機組的并網發電,數百公里外的京津唐電網將進一步提升“綠電”比例,保障京津唐地區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踏勘選址、催盯供貨、基礎澆筑、風機吊裝、靜態調試,各環節有序銜接、齊頭并進……17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采用大功率風機、總裝機重量超520噸,吊裝難度巨大,為確保項目進度,項目建設者們不斷優化工序工藝,大大縮短了整機吊裝時間。
“風機輪轂中心高107米,葉片長91米,掃風面積相當于3個足球場大,每旋轉一周可以發出綠電10.4度。”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一臺風機每小時發電量接近1萬度,夠一個家庭用三四年。
在30萬千瓦光伏項目中,大唐托電創新性采用“固定支架+柔性支架”建設,保證陣列滿容鋪設的同時提高土地利用率,并結合項目需求打破組件傳統固定方式,實現了“上可發電、下可養殖”。據測算光伏板下可集中放牧10萬余只羊,促進當地畜牧業規模化發展和鄉村振興。
該項目全容量投產后,每年可生產綠電41億千瓦時以上,托電外送通道中綠電比例將達到15%。同時節約標煤超過14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350萬噸,將有力推動首都北京及內蒙古自治區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實現“風光火”打捆外送
蒙西托克托200萬千瓦新能源外送項目創新利用煤電通道裕量開發新能源,開辟了一條新能源大規模開發的新路徑。“為配合新能源項目建設,我們同步開展了10臺機組靈活性改造,改造后1-8號機組最小技術出力能夠達到20%額定容量,9、10號超超臨界機組最小技術出力能夠達到30%額定容量。為新能源外送釋放了充足的調峰空間。”大唐托電總工程師郭洪義說。
500kV升壓站工程是200萬千瓦新能源外送項目的重要部分,承擔著新能源項目整體接入送出的重大任務,是新能源打捆外送的核心樞紐。技術人員通過大量專題計算,解決了“風光火”聯合送出的次同步諧振問題,順利迎來設備聯調聯試,全面推動配套線路工程隨主體工程同步投運。
“風光火”打捆外送作為一個新型的電力系統,在世界上也是規模最大、最復雜的輸電系統,復雜性不言而喻。當前容量下的次同步諧振難題已被攻克,下一步大唐托電還需繼續開展混合電力系統聯合運行、電網安全穩定性研究、新型電力系統對新能源入網要求等科技創新與技術攻關,打造一套“本質安全型、電網友好型”風光火打捆外送項目示范。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將內蒙古的綠色電力與火電打捆輸送至京津唐電網負荷中心,區內清潔能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并為存量火電送出通道利用率提升以及新能源規模化、集中化、基地化開發模式探索了寶貴經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