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明:尊敬的王忠禹會長,春城書記,李成云副省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首先我感謝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和四川省、成都市政府的安排,有機會參加這個會議,能夠與各位辛勞朋友歡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大企業發展前景,本次會議突出與引領大企業發展的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發揮了重要作用。大企業發展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這次中國五百強當中,我所在的公司中國中信集團是第21位。
在世界五百強,也是衡量全國大企業最著名的名單,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中國的企業入圍增長很快,從2010年到2011年,中國內地企業有58家,這是一個特點,增長了15家。另外一個特點,還是跟歐美大公司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像美國,現在2011年入圍世界五百強132家,雖然比2010年減少8家,但是他們在整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有減少,歐洲仍然有133家,日本有68家,中國內地有58家,所以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種趨勢,世界五百強入圍這種趨勢,能否持續,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取決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另外,還有我們這個企業要做好內功。抓內功,主要就是剛才忠禹會長給我們企業提出的要求,還有如何做好這六篇文章。今天圍繞這個主題,介紹一下中國中信集團的情況。
從一個企業的發展看中信集團,在1979年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創建的一個公司,當時創建的目的主要是三個,引進資金、引進先進技術,還有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那么他的作用,希望能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計劃經濟試點。當時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試點。當時按照國際規律、國際管理和市場規律來運作,所以中信集團在1979年成立以后,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創新,并有很多首創和第一。
鄧小平同志給中信集團題詞是勇于創新、多做貢獻。胡錦濤同志最近視察中信重型機械廠時也講到,企業生命等于創新。只有各方面創新了,才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中信集團的發展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指導下創新發展的實踐,也是一個國有企業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的實踐。
中信集團在30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若干個特點,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所在的領域基本上都是競爭型的領域,始終在競爭中發展,截止到去年年底,中信集團的總資產是兩萬五千多億,凈資產一千七百多億,凈利潤326億。從業人員是13萬,加上投資和控股公司的投資,有26萬人。它的特點主要是一個綜合性的企業集團,這樣一個綜合性企業集團,管理上各方面也是很難的。這個行業涵蓋了金融和非金融、制造業等等各個行業。展望今后未來,我們想在未來發展中,希望能夠繼續發揮對外開放的窗口作用。
另外一個改革的試點作用。但是我們從三個引進到走出去這方面,從中國經濟這些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外匯儲備已經三萬多億,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整個收入占40、50%,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能源、資源。所以我們希望,我們能夠轉變我們的經營方式,從引進來,變成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特別是利用綜合優勢,公司的特點,可以從金融服務到投資、到工程承包,為所在國提供一攬子的服務,在走出去過程中的實踐,也和在座很多中國大企業進行合作,在各個方面進行合作。我們也希望今后我們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和企業轉型過程當中,能夠和中國的企業能夠進行全面的合作,特別是在我們中企聯的支持下,能夠全面的合作,為中國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戰略作出貢獻。謝謝。
主持人:下面請海爾集團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同志發言,大家歡迎。(文稿來自速錄,未經審校)? ??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