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為我國迄今最長一次太空載人飛行畫上圓滿句號。事實上,在“航天”事業迅猛發展的同時,我國的“入海”成績也屢獲突破。
16日晚19:30,“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總體與集成項目負責人、第一副總設計師,國家“載人深潛英雄”榮譽稱號獲得者,“彩虹魚挑戰深淵極限項目”發起人崔維成教授走進中企視訊直播間,作為彩虹魚-深淵極客“海洋科普教育公益論壇”第一期的嘉賓,帶來“以科學探索促進海洋科普”的主題分享,講述精彩的海洋故事,帶領觀眾探索深海奧秘。
當前抗擊疫情進入攻堅時期,許多線下活動被迫靜止,然而四月的美好時光卻不能辜負,社會各界齊心守“滬”、共克時艱。為了讓抗疫生活更加充實與精彩,《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促進會航運與海洋文化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上海叔同深淵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彩虹魚兒童美術中心、潛行學院/聯勸兩萬里專項公益基金、耀華國際教育學校(上海臨港校區)、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上海傅利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彩虹魚-深淵極客承辦了本次“抗疫不停工,溫暖前行”--海洋科普教育公益論壇直播節目,希望通過打開“海洋,這一扇科學之門”,引領大眾走進神秘的深海世界,提升青少年以及公眾的科學素養。
好奇心驅動人類探索深海寶藏 崔維成教授在直播中分享了科學探索的起源,為什么要探索深海等內容,以及他回國后先后于“蛟龍”號、彩虹魚的探索經歷,同時也分享了科學探索帶給他的人生思考,對科學探索如何從青少年做起也給出了誠摯建議。
在梳理科學探索的起源時,崔維成教授指出,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是科研探索的第一驅動力,好奇心的驅動,讓人們去探索山川、天空與海洋深處的奧秘。好奇心在青少年成長與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建議家長要鼓勵和培養兒童的好奇心,支持他們與眾不同的新奇想法。
除了好奇心,人類希望擁有更美好生活的愿望則進一步推動探索深海!談到探索深海的意義時,崔維成教授分析,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人口、資源和環境三大難題,挖掘海洋空間與資源是解決這三大難題的最直接、最現實的方法。
崔維成教授介紹,海洋蘊藏豐盛的寶藏,包括食物資源、戰略金屬資源、油氣資源、基因資源、可再生能源等等。作為巨大的蛋白質倉庫,海洋有能力每年向人類提供30億噸高蛋白的水產品,至少可供300億人食用。至于鈷、錳、鎳、鈾、熱液硫化物等重金屬礦藏,海洋是陸地的幾十倍甚至數千倍。
作為豐富的資源和能源供給基地,海洋對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此外,海洋也是安全經濟的運輸通道、疏散人口的生存空間。種種因素表明,探索海洋促進人類進步,更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競爭的重要領域。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科學探索永無止境,該如何去面對挑戰?崔維成犀利指出,一個人取得多大成就或具備何種視野,源于他的理想抱負,“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一個深海外行如何成長為國際上認可的一名深潛領域專家?崔維成教授當天的講述,是一名科學家克服困難追逐夢想的故事。原來,走進深海與蛟龍號結緣最初竟是一個意外,原本從事基礎研究的崔維成,面臨專業不對口、預算不足、人手短缺等困境,迅速成長,逐步解決問題,挑起了搞工程研制項目大梁。
蛟龍號一次次挑戰著海底深度,1000米,3000米、5000米,直至設計極限7000米。崔維成回憶,團隊第一次出海就遇到了臺風,劇烈的顛簸導致嘔吐,更讓大家產生了恐懼。為了消除恐懼心理,崔維成自己帶頭申請下水,從而帶領研究人員克服困難,成功潛進了海底。隨著7000米級海試的成功,表明我國的載人深潛技術已經邁入了國際領先行列。
當前,崔維成教授的團隊已經完成了兩條科考船“張謇號”、“沈括號”,以及5代萬米級著陸器完成萬米級海試,1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樣機“彩虹魚ARVI號”和兩臺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逐夢I號”和“逐夢II號”基本完成馬溝試驗。6000米載人潛水器的載人艙即將完成制造。
崔維成總結經驗,指出“技術困難不難,人才也不是瓶頸”,只要科研人員個人能夠“專心致志”,團隊能夠“齊心協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才能“心想事成”。
科學探索還引導崔維成思考人生意義:科學研究能為人類的幸福帶來什么影響?秉持這個宗旨,他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崔維成教授指出,科學探索應該從青少年抓起,對宇宙人生的思考也許就是科學家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