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社會企業研究成果座談會暨《社會企業的政策創新與擴散》與《外國社會企業立法譯匯》報告發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代表、社會企業家、基金會、金融機構代表等100余人參與會議。會議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聯合主辦。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深刻理解社會企業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對促進共同富裕社會建設的潛在價值,2022年,聯合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開展了社會企業領域的系列課題研究,首期形成了《社會企業的政策創新與擴散》與《外國社會企業立法譯匯》兩項重要研究成果。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劉文奎、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副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基金會成思危基金理事長成卓等人出席會議。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張強教授主持會議。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作為鄉村發展的實踐者和探索者,在過去的15年里,先后創辦了中和農信、善品公社兩家社會企業,以創新的方式對推動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有益嘗試。未來將在鄉村產業發展、人才培育、鄉村建設、社會事業和社會動員方面,不斷推動實踐創新,與多方力量同心同力同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應有貢獻。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社會企業的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有益力量,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和平臺,在推動鄉村產業升級、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等方面非常有價值。《社會企業的政策創新與擴散》與《外國社會企業立法譯匯》的出版對推動社會企業的創新和發展,促進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應該得到行業重視和推廣。
主旨演講環節,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劉文奎作“社會企業的價值與意義”主旨發言,他認為社會企業直接為弱勢群體服務,解決社會問題,同時還能積累公益資產,創造社會(公益)資本,通過企業的方式為公益資本實現增值。社會企業制度作為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慈善機制(基金會)的結合與創新,是人類社會重大的制度創新。融合了現代企業制度與現代慈善機制的長處,使得公益慈善更有力量,更加可持續,使得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更重視社會利益。而且,社會企業還能緩解貧富差距,促進公平分配與共同富裕。
中國科學院大學基金會成思危基金理事長成卓在“為愛發電-成思危基金推動中國社會企業事業發展的實踐”的主旨發言中表示,社會企業是一種“共有、共治、共享”的新型組織形式,它是“社會的企業”“靠社會的企業”和“為社會的企業”。自2020年起,中國科學院大學基金會成思危基金每年舉行“成思危社會企業創新發展青年論壇”,同時設立“成思危社會企業獎”,成為見證并推動中國社會企業的發展的一股力量。
報告發布環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鄧國勝介紹了《社會企業的政策創新與擴散》有關情況。他認為該書的價值在于,對社會企業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提出了社會企業可以采取分領域、分地區分步試點和推廣的策略,從政策創新與擴散的角度,對我國社會企業的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還首次提出了社會企業營商環境的概念,并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金融環境、法治環境、創新環境、慈善環境幾個維度對社會企業進行營商環境測度和估算。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助理李霞對《社會企業的政策創新與擴散》進行出版推薦,她認為,本書從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解讀中國社會企業的實踐,構建了社會企業發展的中國理論,具有“寬廣的視角”。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陶傳進對該書進行點評,本書記錄了所有地方政府的創新成果,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但目前社會企業從觀念到專業能力,都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通過公共政策來統合與引領。
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介紹,《外國社會企業立法譯匯》選取了八個國家的相關立法進行系統翻譯,目前是在厘清不同國家在社會企業立法方面的基本立場、思路和具體規范,以期對于我國立法提供相關決策參考。同時也基本上掌握了世界范圍內社會企業立法的幾種模式以及優劣,還厘清了關于社會企業法律規范的主要內容,和不同規范背后的原因與社會效果。她指出,社會企業立法的本質并非要約束其發展,而是廓清邊界,厘定誤區,促進社會創新、自由和機會平等。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王茵《外國社會企業立法譯匯》進行出版推薦,她認為,本書涉及國家之眾、法律之多,是以往社會企業法律譯著中少見的,是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了解域外社會企業立法不可錯過的工具。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徐家良對該書進行點評,他指出,本書的出版貢獻是基礎性的,也是引領性的,填補了空白。但這是第一步,還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應用于實踐中,促進社會企業的發展。
會議還舉行了兩個圓桌論壇。在共同富裕與社會企業圓桌論壇上,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徐家良,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陶傳進,四川省雅安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張平,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月,北京社會企業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周步科等嘉賓圍繞“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社企發展機遇”主題展開討論。圓桌論壇由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城市治理研究所所長于曉靜主持。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委常委、副縣長李月認為,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應針對社會企業區別于一般企業的特殊性,結合其經濟和社會兩方面屬性出臺相應政策。
四川省雅安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張平認為,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共同富裕的關鍵,而社會企業為增加老百姓收入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
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表示,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社會企業將以組織創新的形式存在,因為社會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社會創新,即用現有的社會資源持續不斷地解決社會問題,可以優化社會財富分配、縮小貧富差距。
北京社會企業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周步科表示,北京社會企業發展促進會自成立以來,從9個方面構建完善社會企業培訓扶持體系,為促進北京社會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徐家良認為,發展社會企業對企業、政府、社會治理共同體,以及區域經濟發展都大有好處,中國社會企業大有發展前途。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陶傳進表示,在相對貧困的地區,社會企業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最好載體,但發展社會企業需要打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城市治理研究所所長于曉靜認為,社會企業在推動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是將第三次分配和第一分配結合在了一起,從一開始就既注重發展的效率又關注分配的公平。
在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王建英主持的鄉村振興與社會企業圓桌論壇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鄧國勝,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張強,北大荒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馬躍剛,北京六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媛,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社會價值創新總監陳鵬,雅安市漢源縣源祖皇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王福超等嘉賓圍繞“社會企業如何助力鄉村發展”主題進行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王建英表示,社會企業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很大程度是一種關系問題,鄉村振興中的社會問題是各種關系的失衡,需要社會企業提供一種創新型的解決方案。這其中,需要考慮跳出現有工業化思維對鄉村作為產品生產基地和生產資料提供方的傳統定位和發展思路,找尋鄉村在社會生態中的全新定位和發展路徑。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鵬認為,鄉村發展的根本是農民的發展,農民的發展的根本是收入增加,社會企業助力鄉村發展,必須要讓利給鄉村,讓利給農民,讓鄉村和老百姓真正獲益。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鄧國勝認為,鄉村振興的痛點難點在于缺人缺組織,我們需要培養更多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的人。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張強認為,既能提高個體生計水平和集體產業規模又能夯實社會民生保障底線,在鄉村發展社會企業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北大荒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馬躍剛認為,資本可以助力鄉村振興,但資本進入鄉村振興領域要靜下心來,要“小步慢走”,不要“快馬加鞭”。
北京六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媛認為,社會企業是助力鄉村發展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希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引導金融向善。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社會價值創新總監陳鵬探討了通過鏈接廣泛的合作伙伴來推動以商業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核心的命題。通過支持多元的、不同類型的企業家和創業者參與鄉村振興,引導和支持更多的企業兼顧社會使命,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雅安市漢源縣源祖皇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王福超表示,鄉村廣闊,大有可為,鄉村必然振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