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而車輛的網聯程度以及與道路的協同發展,則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競爭高地。近年來,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競爭賽道上,涌現了越來越多的參賽選手,既包括傳統車企,也包括新勢力企業,它們彼此競爭,又共同建設著產業生態,讓百年汽車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然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跨行業、跨學科的產品,一直缺乏一套標準的、完整的、成體系的評價標準,這也讓消費者對于市場中的智能網聯汽車缺乏體系化的認知和了解。
10月21日-23日,由汽車評價研究院舉辦的“地平線杯”第五屆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實車測試及評審會在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亦莊基地舉辦。經過重重選拔,18款智能網聯汽車從114款入圍車型中突出重圍,進入到最終的實車測試及評審會。
據悉,參與此次評審的專家包括:評委會顧問——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評委會主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管欣,評委會主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黨委書記王建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向陽,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上海交通大學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導、汽車研究所所長龔建偉,長安大學汽車學院院長郭應時,中國汽車工業經濟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博士朱孔源,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馬楠,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宗巍,吉林大學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詹軍,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賈鑫,汽車專業愛好者艾華,汽車評價研究院副院長李強,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委會秘書長孫浩然。
“地平線杯”第五屆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活動創新性的組建了“智能汽車生態觀察團”,數十個智能化優秀科技型企業加入,發揮自身領域知識優勢,以多元角度同評委會及參評企業交流探討,共同見證行業發展。活動現場,地平線生態部成立、航盛集團技術營銷高級經理戴定鋒等代表分享了對于智能汽車發展的一些思考。
中國汽車市場正引領著全球智能汽車消費
作為“中國首創、世界唯一”的活動,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活動已經走過了五個春秋歲月。五年來,全球汽車市場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與以往大不相同。
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表示,五年來,汽車評價研究院的活動側面推動,讓產業界人士更加清晰地認識智能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競爭格局的地位,也讓消費者更加了解、認識智能汽車產品。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40%,足以反映出智能網聯汽車賽道發展之快、演變之劇烈。
李慶文表示,汽車評價研究院正是看到了產業發展的變化以及中國車企在智能汽車賽道上的成就,在前年將“中國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選活動”更名為“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選活動”,這也側面反映出,中國汽車市場正引領著全球的智能汽車消費。
李慶文表示,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活動對于產業界、科技界,特別是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層面,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交流、學習的平臺作用,這既是一個競爭的平臺,也是一個相互學習借鑒的平臺。
據他透露,五年前,當汽車評價研究院首次推出該活動時,不少企業的響應度、參與度是不足的,心態上抱有遲疑和疑惑,但時隔五年后,越來越多的車企認可這個活動,并派出工程技術人員深度參與活動。
“此外,這五年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即中國車企入圍車型越來越多,以往以合資品牌、外資品牌主導的市場格局逐漸被打破,五年前入圍的車型中有80%的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但五年后,中國車企在汽車智能化領域已實現了大幅領先。”李慶文表示,這大大說明了,中國車企,特別是中國高端汽車品牌,已實現了在智能汽車賽道上的領跑。
不過,他也鄭重提醒道,如果說汽車產業競爭的上半場競爭是“電動化”,那么下半場競爭則是“智能化”。從目前來看,誰能在下半場競爭中成為“大贏家”還沒有定論,中國車企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特別是在技術的深度上、獨創性上還有很多文章可以作。
李慶文認為,顛覆創新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智能時代的到來,而新汽車時代最主要的特征則是汽車實現了真正的智能化。相信在諸多車企的不懈努力下,全新的汽車時代已來。
評價體系全面煥新升級
最近五年,恰好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最為迅猛的五年。因此,汽車評價研究院也組織評審委員會對既有的評價體系及指標進行了全方位、多維度的升級。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評委會主席管欣透露道,在今年的測試過程中,評委會對評價方法特別進行了優化,重點改進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主辦方根據近三年中國市場上出現的汽車品牌的功能增加,特別是NOA導航駕駛的功能,增設了“年度智能NOA車型”榮譽,以重點評價企業在NOA導航駕駛領域的實力和能力;第二方面,今年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了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系統的感知。主要從智能駕駛的性能、智能駕駛的快捷性、智能駕駛系統讓駕乘人員的舒適程度和放心程度,來系統評價自動駕駛功能的優缺點。
管欣透露道,除此以外,在自動駕駛系統測試方面,評審會還進行了多重改進,通過不同的、典型的駕駛場景,來全過程觀察自動駕駛的性能、便捷性、舒適性、安全性等。
據悉,在評分體系設計上,今年的評分也由原本的10分制打分法升級為A(優秀)、B(良好)、C(合格)的三級記分法評價,以保障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和公正性。
“我們為什么沒有設置不合格的選項,主要是因為這些產品都是經過國家認證體系進入市場的,不存在不合格的可能性,只是在自動駕駛的性能上,彼此之間存在差距,但總體來說,能進入到最終評審環節的車型,都是優秀的產品。”管欣解釋道,此次活動是卓越評審,而不是合格性審查。
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賈鑫表示,從評審的角度來看,結合過去四年的經驗,今年評審委員會將整體的評審方法和流程都進行了進一步精簡,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能更直觀地對比出不同車輛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馬楠則表示,與以往評價不同的是,今年對智能車型的測評中,還涵蓋了良好的交互功能,如車輛對駕駛員的人臉識別、疲勞駕駛檢測、分神檢測、手勢識別等。在她看來,未來,智能汽車在與人們的交互過程之中,還可以更深層次的實現基于人-機-環境的行為智能。比如結合環境信息對人的行為意圖進行理解,使其具有良好的具身交互智能,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百姓大眾。
NOA已成為車型智能化競爭的焦點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為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即車輛在部分高速公路或高架等封閉路段行駛時,結合車載導航路線讓車輛進行自動變道、自動進入和駛出匝道口的技術功能,可實現一定道路場景范圍內的點到點智能駕駛。根據場景的不同,NOA可進一步分為高速NOA和城市NOA。
今年以來,以城市NOA為代表的高階輔助駕駛逐漸迎來量產上車潮。小鵬、理想、智已等多家車企相公布了城市NOA落地計劃,毫末智行、百度、華為、輕舟智航等也發布了相關智能輔助駕駛產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NOA功能已成為車企競爭的另一塊高地。
為此,汽車評價研究院也緊密結合產業變化的新形勢,在評價過程中特別新增了針對NOA導航駕駛輔助系統的評價。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宗巍表示,從產業發展的現狀來看,當前智能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競爭白熱化的階段,而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則是全世界最卷的。在他看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必須要合理控制成本壓力,在卷的同時進行差異化競爭。
劉宗巍,基于以上行業背景,汽車評價研究院在今年的活動中新增了不少項目,特別是強調了對NOA的評價,也是差異化的一種體現。由此可以更加全面的測評產品,也能幫助消費者進一步了解智能產品的特點。對于企業而言,企業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也能進一步標定自身的開發產品策略,找到與同行的差異競爭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向陽表示,從總體來看,國內在智能化方面,特別是NOA的功能上,已經實現了快速普及。這側面反映出,國內車輛的智能化水平在過去一年里技術有了非常快的進步。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導、汽車研究所所長龔建偉則認為,能夠感受到,進入實車測試的車型,它們的NOA功能是讓人放心的,而且其駕駛的策略和風格也與人類越來越相近,這一點令人振奮。盡管在個別的細節上還有提升空間,但總體上來看,目前的NOA功能已讓人非常有安全感。
汽車專業愛好者艾華也對評價過程中對NOA道路測試的環節印象深刻。在他看來,雖然在高速路NOA功能評價時,碰到了一些復雜的路況和交通情況,但整體來說參評車輛的表現都很優異,相信經過系統的評價,企業也能對產品的功能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和完善,而這也是汽車評價研究院堅持進行智能汽車評價的重要意義所在。
10月24日,“地平線杯”第五屆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審會在京舉行,采用對比、排序的方法對參評車型智能化系統按指標體系逐項打分,根據所有專家對指標的打分結果,經過多輪投票與討論后達成一致意見。結果將于2023年12月正式公布,其中包括包括1個最高榮譽:年度智能汽車,4個車型榮譽:年度智能轎車、年度智能SUV、年度智能電動車、年度智能MPV,6個單項榮譽:年度智能泊車車型、年度智能座艙車型、年度智能導航車型、年度智能巡航車型、年度智能領航車型、年度智能NOA車型。
附:晉級車型名單
蔚來ES6
小鵬G9
阿維塔11
星途攬月
東風皓瀚
哈弗梟龍MAX
魏牌藍山
吉利銀河L7
理想L7
嵐圖FREE
特斯拉ModelS
哪吒S
廣汽埃安昊鉑GT
深藍SL03
比亞迪海豹
廣汽本田雅閣
長安啟源A07
別克世紀CENTURY
附: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委會名單
顧問:
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
主席: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管欣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黨委書記王建強
評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徐向陽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博導、汽車研究所所長龔建偉
長安大學汽車學院教授郭應時
中國汽車工業經濟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博士朱孔源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智能感知與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馬楠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宗巍
吉林大學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詹軍
吉林大學汽車仿真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賈鑫
汽車評價總編輯李強
汽車評價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王冀
專業汽車愛好者艾華
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委會秘書長孫浩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