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長期以來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民族文化+”育人模式,服務區域地方經濟,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一是創新發展理念。面對職業教育發展新形勢,學校立足地方經濟建設,深化“12345”發展理念,即圍繞“立足世界苗鄉,創辦職教名?!钡霓k學目標,抓好“就業與高考”兩類教育;實施“規模發展、內涵發展、品牌發展”三大戰略;夯實“管理、質量、產業、特色”四大支撐;做亮“美麗校園、德育名校、高考名片、民族特色、智慧校園”五張名片。學校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先后被評為全國美育特色學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先進集體。
二是提升育人質量。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生態教育觀,堅持“人人成才、人人是才、人盡其才”的多元人才觀,聚焦學生良好行為塑造和職業素養培育,通過“喚醒—規范—激勵—重塑”的德育路徑,深化準軍事化管理和準企業化管理,狠抓學生養成教育,以“標準化”管理模式落實“五育”并舉,逐步提升育人質量。近幾年學校學生實現規?;⒏咂焚|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專業對口率達85%以上。學校每年為社會培訓3萬余人次,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學生參加市級、縣級職業技能大賽共獲獎140余項,參加國家級、市級文明風采大賽共獲獎150余項。
三是強化辦學特色。學校從穩規模、強內涵、促轉型著手,以“品牌興?!睘榘l展戰略,依托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獨有的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將民族民間文化技藝傳承作為特色項目引入校園,建構了“民族特色+”“四元融合”建設體系,即育人目標與民族文化傳承融合,培養文化同振的復合型人才;育人載體與民族文化傳承融合,構建“一三五”融通育人格局;育人方式與民族文化傳承融合,探索多元育人行動模式;育人平臺與民族文化傳承融合。構建“五元協同”文化育人陣地,學校開發了13本民族文化教材、14門民族類課程、59個民族文化精品微課;聘請民間大師、非遺傳承人6名,建立大師工作室6個,牽頭成立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產教聯盟,共建非遺產品電商平臺,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職教發展之路。
學校的民族文化建設成果豐碩,有13名學生成為非遺傳承人,17名學生赴日本研修,11名學生實現民族文化創業;201件學生作品參加國內外展覽會,20余件原創作品獲相關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民族舞蹈《繡》在中國教育電視臺2020年春晚播出,民族文化專題片《職教新景 技繪苗鄉》在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頻道播出;民族文化成果獲重慶市教學成果獎3項,形成典型案例5項,在全國多所學校推廣應用,學校的民族文化建設被樹為全市標桿。
未來,學校將繼續貫徹“以升學與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方針,努力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全力推進教師能力建設,加快內涵發展,打造辦學品牌,提升學校競爭力、影響力,實現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德育管理示范校、教學改革示范校、信息技術示范校、民族文化活動示范校。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