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成立‘新市民住房保障基金’,解決新市民的住房難題”;“應為新市民創業就業、職教培訓、子女教育和養老等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可為新市民推出專屬消費信貸產品,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如何通過金融服務助力逾3億新市民在城市更好“安居樂業”,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焦點話題之一。
事實上,過去1年來,在政策推動下,各路金融機構一直在積極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務。
強化金融惠民 助力新市民安居樂業
2018年,在多個城市輾轉漂泊的湖南姑娘黨苗決定回到老家開花店,做起了綠植批發生意。
“當時為了開店,全家人所有的積蓄都投入進去了,生活開銷成了問題。”黨苗告訴記者,后來她想起當年媽媽生病的時候,家人在安逸花(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產品安逸花)上成功借得一筆錢,流程簡單便捷,幫助他們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時隔幾年,黨苗再次打開了安逸花的頁面,希望以此來解決資金難題。果然,她沒有失望:在線上提出貸款申請后,安逸花經過評估,很快測算出可貸額度,最終給她提供了一筆資金。依靠這筆資金,他們堅持了下來,花店也成功拓展了客源,生意很快好了起來,為一家人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黨苗一家
充分發揮金融普惠價值,更好地助力新市民群體安居樂業成為當下金融機構的聚焦點,黨苗一家就是在金融機構的幫扶下實現城市扎根、安居樂業。
個性化幫扶 滿足新市民多樣化需求
在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務的過程中,消費金融機構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調查,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諸多領域都有金融需求,并且,相關需求有著鮮明的特點。其中在信貸方面,新市民對小額、短期的周轉性資金需求極為普遍,相比額度和利率,他們更在意貸款的便捷性、靈活性,更需要普惠金融服務。而消費金融與新市民工作生活涉及的消費場景緊密關聯,是一種近距離觸達新市民的新金融業態,非常契合新市民的信貸需求。
“更確切地說,消費金融具有小額分散優勢,貸款金額往往只有幾千上萬元,最高不超過20萬元,且借款人可在線上隨借隨還,非常方便、靈活。同時,消費金融貸款也不需要擔保與抵押。”?馬上消費業務負責人說,消費金融機構本身作為銀行體系消費信貸覆蓋面的重要補充,服務的客群更加下沉、覆蓋面更廣,對新市民來說更具普惠金融的優勢。
在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同時,馬上消費圍繞不同場景提供“定制化”產品,解決新市民的金融需求痛點,對他們進行“個性化”幫扶。
據介紹,2022年,馬上消費旗下安逸花產品積極走近和了解新市民需求,洞察和啟迪他們的生活,啟動了系列新市民專項幫扶計劃。該計劃通過開展“新市民-55奮斗日”、“新市民-星火力量點亮未來”、“新市民人物故事”等品牌傳播活動,深入挖掘新市民人群真實需求,結合公司實際業務,為新市民推出了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
數據顯示,目前,馬上消費已累計為新市民用戶發放超16.8億元消費貸款,上萬新市民因此受益。
技術賦能 解決新市民需求痛點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能夠如此大膽地面向新市民提供信貸服務,其實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很多新市民沒有穩定的工作,很難提供穩定流水,缺少房產甚至是足夠多的消費記錄。從金融特征來看,他們相當于有金融需求的征信白戶,面臨著信貸痛點。”馬上消費業務負責人說道,要想做好新市民的金融服務,技術上必須過關。
據悉,為推動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人民銀行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新市民創業形態、收入特點、資金需求等因素的分析,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多維度科學審慎評估新市民信用水平。
從實踐情況來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在數字化能力和風控、授信決策方面具有優勢,在這方面的探索已取得積極成效。
譬如,馬上消費自成立以來建立了超1900人的研發團隊,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區塊鏈等領域不斷創新,構建了領先的個性化需求精準服務能力。在取得用戶授權的前提下,馬上消費通過數字技術刻畫出了較為全面的用戶“信用畫像”,為超過700萬征信白戶建立了信用記錄,并憑借自身的大數據風控技術推出了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從源頭上解決了很多新市民的信貸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馬上消費目前已自主研發出1000余套核心技術系統。這些研發成果涵蓋了智能風控、智能獲客、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消費金融業務全流程,得益于此,馬上消費通過零物理網點和線上自動化服務,增加了新市民金融服務的觸達性和便利性,將金融數字化行動轉化為產品,實現了城鄉全覆蓋并直接落實到新市民工作與生活消費中。截至2022年12月末,馬上消費已累計服務縣域用戶超3400萬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