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及管理學黃旭教授 多年來,全球化一直是塑造世界經濟的核心推動力,而中國一直處于這一變化中心。隨著中國崛起成為全球經濟強國,人們對中國管理實踐的興趣和研究數量也有所增加。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報道,盡管中國多年來以其工業和創新而聞名,但同時也在相關實踐中重新定位管理角色。
6月14日至18日在香港舉行的2023年第十屆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會議,圍繞著中國背景下的管理研究而展開討論。該會議由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主辦,在“動蕩中的全球化:中國與世界”大主題下,約15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學者及專家匯聚在一起分享與交流,并發布對中國商業和研究實踐策略的見解。
該會議由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分別擔任主持人,為參會者帶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與洞見。如下為出本次會議中關于管理研究和實踐的核心內容:
1. 員工在受到不公對待的情況下,并不總是會受到負面影響,對情緒和績效也不一定產生負面影響。 長期以來,研究一直假設當員工受到客戶不公平對待后,會陷入負面的情緒反應并影響其狀態與表現。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教授們針對這個議題進行了一個新研究,并進一步對這一假設提出了質疑,聲稱員工不一定會以破壞性的方式對待客戶的不公平對待,反而可能進行建設性的反思,并有益于他們的工作表現與績效。
該研究結合了認知理論和行為狀態導向框架,指出日常遭受客戶不公平對待后會引發兩種不同的反思行為:
一種是狀態導向的反思,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負面感受和情緒上。
一種是行動導向的反思,是把注意力聚焦在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通過三個星期連續觀察105位在中國電話客戶服務中心的員工后,研究發現客戶日常的不公正對待引發了狀態導向的反思和加劇員工第二天的負面情緒。但客戶日常的不公正對待同時也促進了行動導向的反思,這其實提升了員工第二天的正面情緒和工作表現。進一步觀察也發現,自我效能感高以及專注于長期目標的員工,更容易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并投入積極的行動中。
2. 高級管理人員融入管理教育中的隱藏好處 如果沒有商業實踐經驗,管理教育工作者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中國許多工商管理學院開始聘請杰出的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實踐教授,并讓他們參與課程開發與教學,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根據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專業應用教授何承曉博士的觀察,商業高管們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嶄新視角,他們能夠從實戰中提取見解,激發學生跳脫傳統思維的框架,并親自指導學生的課程作業。學生可以從這些實踐教授的獨特視角中獲益,在管理教育上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通過聘請高級管理人員授課,讓學校打破了學術與行業之間的隔閡,同時為學生和其他教師創造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機會。這種更加綜合性的商業教育方案,為學生帶來寶貴的指導及培訓的機會,也使他們更加具備就業能力。
3. 關于性別差異的嶄新洞察:已婚職業女性的雙重困境 盡管社會在邁向性別平等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但職業女性的職場晉升之路仍面臨重重困難。這一現象在諸如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之間更為突出。以中國為例,對性別角色期待根深蒂固于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儒家思想中認為女性從屬于男性的「三從四德」),這一思想體現在女性薪資較低、高級別職位女性代表發言權不足、對女性婚姻、生育和母親身份的明顯或隱性的歧視中。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許寒華博士指出,由于職業社交會占用原本屬于家庭的時間,因此已婚女性在構建職業社交網絡時會面臨雙重困境。忙于人脈建設的已婚女性,通常會被視為違反了承擔家庭勞動和照顧角色的性別角色期望。因此,她們不僅面臨阻礙其職業晉升的壓力,同時還要承擔來自家庭的壓力。
總而言之,IACMR會議涵蓋了眾多學術研究和商業實踐相關的重要議題。本次會議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減少不同文化與觀念間的差距,創造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思想交流,從而創新行業領域的見解和實踐方法。
關于作者: 黃旭教授是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管理學系講座教授及工商管理博士課程主任。自2019年起擔任西安交通大學的客座教授,并擔任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nd Human Relations編輯委員會成員。現擔任喬丹諾國際有限公司(Giodano International Limited)董事會獨立董事。其研究興趣包括:領導力、權力、員工主動行為和異常工作行為、員工福利、跨文化組織心理學,以及中國組織當中的管理問題等。在《管理世界》,《應用心理學》,《國際商業研究期刊》,《人事心理學》,《組織管理研究》,《組織行為學雜志》,《職業與組織心理學雜志》, 《人際關系》,《領導力季刊》等國際知名管理刊物已發布超過70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