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國兩會還在繼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提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發展切實可行的技術路徑,他建議在煤化工和碳排放重災區大力發展液態陽光甲醇(即:綠色甲醇)合成,特別是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具備上網的地區發展分布式電網,將不穩定的光伏風電消納或轉化為可儲存的化學燃料(比如,液態陽光甲醇),助力實現規模化減碳。
李燦介紹,為爭取2030年前碳達峰,國內已經計劃光伏、風電裝機量達到12億千瓦,這將是一個有力的保障。但面臨的大問題是,如何實現巨量光伏風電的有效上網和消納問題。他說,現行的平衡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的主要途徑仍是靠火電,而我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短期變化不大,火電規模仍然很大,從業隊伍龐大,減少火電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帶來的問題,一方面是,如何消納快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另一方面,在我國電力已經基本滿足需求,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同時,解決我國石油短缺,及液體燃料能源短缺的能源安全問題。
李燦建議,利用間歇的光伏和風電,規模化轉化由煤化工等基礎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制取液態陽光甲醇,這樣能“一箭三雕”的將可快速發展的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轉化為可儲存運輸的甲醇;同時,能緩減我國液體燃料短缺的能源安全問題,最終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將可再生能源發電與二氧化碳資源化轉化為綠色甲醇,既實現碳中和目標又產生經濟效益,符合中央提出的先立后破,穩定經濟發展的戰略”。李燦向《中國企業報》記者介紹,每噸液態陽光甲醇可消納6000多度電,可規模化儲電(100萬噸甲醇相當于儲存60億度電),而甲醇是優良的綠色燃料,可代替汽油,甲醇又是性能優異的儲氫材料,可作為氫能的載體,緩減氫能的制儲運的安全和成本問題,更重要的是甲醇是重要的化學中間體,可廣泛應用在化學、材料等基礎工業中,實現工業綠色制造。是可兼顧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發展的切實可行的路徑。
由于液態陽光甲醇的成本主要取決于可再生能源電價,李燦提出三點建議:對于特殊地區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國家在電價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傾斜支持;對于由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液態陽光甲醇(或綠色甲醇)作為燃料的企業,給予政策上的特殊支持(包括相關稅和費的免除),允許和鼓勵綠色甲醇汽車等的發展;對于工業剛性排放二氧化碳的領域,獎勵可再生能源發電指標,鼓勵和要求企業通過液態陽光甲醇路徑實現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