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熱點區域,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然而,這里的鳥類生態系統正在遭受氣候變暖加速帶來的威脅。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北高原所)動物進化適應與瀕危物種保護學科組在《生態指標》發布了相關研究成果。研究發現,青藏高原過去50年的變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這一趨勢不僅會給高原鳥類的生存和繁衍帶來影響,還會打破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
受脅鳥類空間分布情況
西北高原所研究員張同作團隊通過長時間野外調查監測及衛星遙感追蹤定位,與中國觀鳥記錄中心網站的相關數據整合,再結合當前及未來環境變量,采用最大熵模型和重心遷移分析方法,對青藏高原22種受脅鳥類(極危、瀕危和易危)當前和未來的空間分布情況進行了模擬分析。
研究發現,目前,受脅鳥類的高、中度適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東部、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這些地區人類活動較為頻繁,而低適宜和不適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西南部及中部剩余地區。
研究指出,2030年至2050年,81.82%的受脅鳥類的高、中度適宜生境將會持續減少。同時,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約86.36%的受脅鳥類可能向高緯度地區遷移,68.18%的受脅鳥類會選擇向高海拔區域遷移。
“隨著青藏高原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人類活動對鳥類棲息地的破壞和干擾也會增加,這將影響鳥類的分布和數量。”張同作告訴《中國科學報》,人類農業活動在較低海拔處的擴張已經造成黑頸鶴的適宜棲息地減少。未來,青藏高原鳥類分布格局仍將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氣候變化、植被分布和人類活動等,需要進行長期的監測和研究才能更好了解和應對這些變化。
國際同行評價認為,最新發表的論文以氣候變化為變量數據,模擬了青藏高原不同鳥類棲息地的變化,模型的應用使生態保護工作有了數據支持,有很強的生態學意義。
受脅鳥類面臨更大滅絕風險
“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影響鳥類的遷徙、繁殖和食物來源,從而導致其分布范圍發生變化。”張同作表示,青藏高原是中國鳥類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共有鳥類700多種,約占中國鳥類總種數的一半。該區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促進了高原鳥類特有種的形成,大大提高了高原鳥類的物種豐富度。相較于其他區域,青藏高原鳥類多樣化程度更高,受脅鳥類物種比例更大,而且受脅物種更易滅絕。
“例如黑頸鶴,它主要棲息于青藏高原地區的湖泊、草原和農田等開闊濕地。最新研究發現,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黑頸鶴的適宜棲息地向高海拔不斷遷移。”張同作解釋,黑頸鶴只是青藏高原上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代表性鳥類之一,還有很多鳥類的分布和數量受到了影響。
研究表明,過去40年的氣候變化,導致青藏高原上大多數鳥類的潛在棲息地范圍縮小,鳥類活動范圍向西轉移。青藏高原東部降水量的減少導致高原濕地面積不斷減少,以獵隼、藏雪雞、血雉、綠尾虹雉等為代表的部分珍稀瀕危鳥類失去了避難所和越冬地。
此外,該團隊還發現,雞形目受脅物種比其他受脅鳥類面臨更大的滅絕風險。因此,在保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過程中應更加關注雞形目物種的生存和保護。
應制訂長期保護計劃
如何保護青藏高原鳥類的生態和棲息環境?張同作指出,這需要政府和社會采取一系列綜合性措施。政府應制訂長期保護計劃,包括保護地建設、生態恢復、干擾因素管理、公眾教育等。還需進一步擴大保護地覆蓋范圍,特別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地區,從而保護鳥類棲息地。同時應進一步加大對非法捕獵和貿易的打擊力度。
張同作還建議,應加強對青藏高原鳥類生態和保護科學研究的支持和參與力度,依靠科研團隊深入了解鳥類分布、生態習性、適應性等方面的信息,為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他還希望借此進一步推動公眾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參與度,增強公眾對青藏高原鳥類保護的重視程度。
張同作告訴記者,保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不僅要重點關注當前受脅鳥類的適宜生境情況,還要考慮未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障青藏高原的生態平衡,為全球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應對事業作出貢獻。
據介紹,該研究成果已經引起全球生態學專家和學者的廣泛關注,將成為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科學依據。
本報見習記者 葉滿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