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顏值越來越高,氣質越來越美!”盛夏時節,我們在河北各地一路前行。這樣的評價既來自記者的實地感受,更是廣大干部群眾的心聲。
“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習近平總書記來河北考察時,多次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為美麗河北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燕趙大地正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讓老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產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的河北實踐正熠熠生輝。
夏日的白洋淀生意盎然,碧波蕩漾。在距離白洋淀木棧道不遠處的燒車淀水域,鳥兒在蘆葦間跳躍歡唱,麻雀、喜鵲聚集其中,須浮鷗、白骨頂雞等保護動物也是這里的常客。
泛舟,賞荷,觀鳥……置身這方水土,吹溫潤的風,看醉人的景,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作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143個淀泊星羅棋布,3700條溝壕縱橫交錯,具有蓄洪滯瀝、生態涵養、生產生活和休閑游憩等多元功能,對維護華北地區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素有“華北明珠”之稱。
38歲的當地居民劉建新正與家人在棧道上休憩。對白洋淀的變化,他感受頗深:“這幾年水越來越清,各種鳥兒更多了,我們閑下來都愿意來淀子邊走走。”
“6年多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野生鳥類種類增加至254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48種,淀區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標準。”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程鋼介紹,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淀水質改善成效明顯,特別是淀中村、淀邊村實施了生活污水、垃圾、廁所等一體化綜合治理,處理后的中水通過管道排到淀外進行資源化利用,大幅減少入淀污染負荷,水質實現持續改善。
走進建設中的雄安新區啟動區,貫穿南北的中央綠谷和東部溪谷碧波蕩漾,兩岸景觀帶顯露雛形。在“寸土寸金”的啟動區建設南北長約7公里、東西寬約3.2公里的生態“雙谷”,使“港站城淀”融為一體,為城市增添了生態魅力和自然靈性。
“千年秀林”詮釋“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好意趣,中央綠谷林帶寬闊、水流淙淙,郊野公園波光粼粼,悅容公園彰顯中國古典建筑的魅力……秀林、綠谷、淀灣,形成了城淀相望、城綠相融、自然開放的城市空間。在這座現代化之城,生態不只是城市的點綴,更是發展的前提。
與雄安新區一樣,近年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好戲”在河北各地不斷上演。
漫步湖畔,伴著習習微風,欣賞著城市中心的這片別樣綠意。在唐山南湖景區的龍泉灣畔,我們感受到的是愜意與舒適。
“外地朋友來唐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帶他們逛逛南湖,這里的環境讓我們本地人很自豪,變化太大了。”家住南湖附近的唐山市民于春利回憶,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降區,遍地荒蕪,處處是垃圾、粉煤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蚊蟲肆虐,人們每次經過都捂著鼻子喊臭。
而如今,這里已變成風光旖旎的生態公園,成為風景宜人、功能完善的4A級景區。“我們多年來持續推進南部采煤沉降區綜合治理工程,對靠近市區的300公頃采沉區進行了重點治理,實施了環境整治、大面積綠化、水體還清、設施配套、周邊美化五大工程。”唐山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建軍介紹,經過多年努力,通過綠化廢棄荒地,南湖形成了濕地植物、耐貧瘠植物、景觀植物和諧共生的生態景觀。
對于生態環境的持續變化,石家莊的體育教師高科感觸更深。每天早晨6點,高科迎著朝陽開始5公里長跑。抬頭瞅瞅藍天,看看兩旁的綠樹,大口呼吸,高科的腳步越來越自信。
“跑友”最看重空氣質量。幾年前,高科跑步前都要先看看空氣污染指數,經常因為霧霾不得不放棄室外健身計劃。“如今的石家莊,藍天白云已成新常態,我外出鍛煉再也不用看天的‘臉色’啦!”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多年來生態治理的不斷推進,讓一個個“綠色夢想”在河北不斷照進現實。
在張家口市,京冀兩地近年來在官廳水庫協同開展了多項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水庫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植物由原來的106種增加至318種,野生鳥類由原來的169種增加到192種。不少游客感嘆:“公園里植被茂盛,空氣清新,我們想把這里的空氣‘打包’帶走。”
曾經干涸的泉眼,如今汩汩清泉持續噴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和多種鳥類來村里“做客”;鳥語花香的生態游園成為自家“后花園”……邢臺市持續加大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力度,全市域一體化推進水生態修復、水資源統籌和水環境治理,堅持“一河一策”,對每一條河明確水源保障、水量控制和工程措施,回補涵養地下水,有力推動了地下水位持續回升。百泉復涌讓“環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的歷史景象再次呈現。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趙憲偉介紹,2022年河北省11個設區市歷史上第一次全面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比例達84.4%,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放眼望去,燕趙大地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一幅秀美的生態文明畫卷正不斷鋪展。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