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遞進村 成效共享——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觀察
“以前村民寄取快遞得跑去鄉鎮,快遞成慢遞,費時又費力,如今建起了村郵站,與各大品牌快遞公司合作,快遞進村,方便多了。”春節過后,記者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高羅鎮麻陽寨村采訪,村黨支部書記黃良春告訴記者,該村在全縣率先探索建成農村快遞超市,平常每天收發100多件,高峰時達500多件,除了快遞收投,還集成了電商分銷、郵儲金融等業務,進一步暢通偏遠山村便民快遞綜合服務最后環節。
宣恩縣地處武陵山區腹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湖北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在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多年對口幫扶機制下,宣恩成為恩施州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湖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吳祖云多次到宣恩訪農戶、下農田、進車間調研,組織召開定點幫扶宣恩縣和區域協作工作部署會,支持宣恩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鏈。
當前,電商數字經濟快速興起,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顯著增加,“快遞+現代農業”效益日漸顯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國家郵政局出臺行動方案,鼓勵以郵快合作等方式推進快遞進村。
近年來,宣恩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國家、湖北省、恩施州的統一部署,探索加強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現全縣140個行政村寄遞物流站點全覆蓋,有效打通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渠道,讓更多農民群眾共同享受到電商及農業產業化等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
快遞為何要抱團進村?
——從“各自為政”到“互聯互通”,破除壁壘完善寄遞進村服務
在宣恩縣椒園鎮雙創產業園,這里建有宣恩縣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多家快遞公司發往農村的快遞包裹在自動化設備上統一分揀、共同配送,共配中心大屏幕上閃爍著派件量等數據。這些在城市里競爭激烈的快遞公司為何能協作進村?
我國郵政法和快遞暫行條例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但是,與城市集中的快遞市場需求相比,由于農村居住分散,快遞進村時普遍遇到件量少、成本高、網點缺等“最后一公里”難題,通常民營快遞公司設點只到鄉鎮。再加上各品牌電商及快遞公司間的競爭,指定平臺發貨、信息隔絕、排他性等要求,導致一些快遞加盟網點“各自為政”,單個快遞公司的業務量較難養活一家鄉村快遞驛站。對宣恩這樣的偏遠山區縣來說,想要實現“村村通快遞”,打破各快遞公司進村壁壘、“互聯互通”勢在必行。
“完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網絡,是一個長期堅持、久久為功的過程。”在宣恩縣委書記習覃看來,為了增加農民收入,降低物流等成本,讓農產品低成本商業化,宣恩縣就快遞進村已逐步探索7年時間。在此過程中,以中國郵政為代表的“國家隊”盡顯擔當,爭取到商務部等單位的項目支持,力爭形成一個快遞進村后,社會、民生、經濟效益平衡的可持續發展局面。
快遞進村離不開當地政府“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撐。2022年7月,宣恩縣成立以縣長趙秀峰為組長、分管三農工作副縣長唐剛為副組長的農村寄遞物流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縣鄉村振興局。通過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制定實施方案,統籌項目資金、配套縣級財政資金,增配采購縣級智能分揀設施設備,完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網點及補貼政策。
針對快遞進村中的梗阻,在縣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宣恩由縣郵政公司牽頭組建寄遞物流協會,統籌協調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極兔、京東等7家快遞企業及生鮮電商、公交帶貨、代購等N種模式,構建“1+7+N”“郵快合作”運營模式,共同開拓農村市場,規范農村寄遞市場秩序,通過抱團發展降低成本和風險。
“整合進村業務后,通過縣級分揀,各家快遞能統一直接配送到村。”宣恩縣郵政公司總經理王家望介紹,如今已建成由8家快遞企業合作共享,具備集散分揀、物流配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縣級分揀中心,通過共享場地、設備、車輛、系統等資源,日均處理進村快件3萬件以上,確保群眾享受服務不降低、承擔費用不增加。
新郵路如何優化便民?
——從“三級組網”到“兩級組網”,整合郵路提升物流運營能力
新春伊始,宣恩縣李家河鎮板栗園村電商帶頭人周振元已開始忙個不停,自家院子是簡易廠房,堆滿了恩施小土豆、芋頭等各類山貨包裹,只見他熟練掏出手機開展直播帶貨,與買家溝通,閑時就過秤、裝箱、打包。
“2017年剛回鄉創業時,困難重重,農戶不信任,物流成本高,銷售額上來后,才逐漸打消了鄉親們的顧慮,跟著一起干。”周振元告訴記者,以前發快遞需湊滿一整車再拖到周邊縣鄉的物流點,耽誤時間長,經常有客戶抱怨收到的農貨不新鮮了。現在家門口有了專線郵路,縣里每天來車在村里就能發貨,真是一件大好事。
周振元曾在杭州市從事電商運營工作,現入駐多個電商平臺,銷售家鄉農特產品,還自建了200多畝種植基地。他開心地算了一筆賬,2022年全村農產品電商銷售額2000多萬元,約70萬單,優惠后每單可節省1元物流成本,全年省了約70萬元。
“這條郵路將全鎮片區貫穿起來,農民享受到市場上最低發貨價,由郵政公司和政府補貼共同促成。”李家河鎮黨委書記熊茂平說,該鎮積極發展白柚等產業,獲批創建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的農業產業強鎮,通過培育農村電商大戶等市場主體,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帶動更多農民在產業鏈上受益。
宣恩縣是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已初具形態,疊加了寄遞物流快遞進村項目后,全縣重新統一設計郵路,打破了原有郵路按鄉鎮行政區劃,將“三級組網”調整優化為縣村“兩級組網”。
調整后,鄉鎮干線郵路與村級郵路合并,以包裹為主體,以村級自提點為節點,就近投遞,順路組網,所有快遞包裹和報刊信函從縣直接到村,免除鄉鎮分揀及寄遞管理環節。同時,鼓勵民營快遞公司根據業務量自建聯絡點,拓展自主快遞品牌業務。縣至鄉鎮、村派件時效平均縮減1天以上,讓交通不便的行政村村民也能享受和集鎮居民一樣的快遞服務,提升了農村物流體系運營能力,打通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
“雖然快遞業是市場充分競爭行業,但物流保供是民生工程、產業之基,宣恩縣以郵政公司為主體,整合民營快遞,調整郵路段道,推進郵快合作進村,對于偏遠山區助農惠農的意義尤為重大。”湖北省郵政分公司渠道部專家何奎認為,宣恩建設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初步實現了物流寄遞、普惠金融業務在村級站點的有效疊加,為郵政兩大主業在農村市場保持行業領先提供了路徑參考和模式啟迪。
村郵網點怎樣穩得住?
——從“多站合一”到“一點多能”,多方共享穩固村級運營體系
在宣恩縣椒園鎮,記者看到不同類型的郵快驛站,水田壩村是“超市+快遞”,慶陽壩村是“小賣部+農資+快遞”,黃坪村是“合作社+快遞”。多位站點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增設快遞業務,額外客戶流量明顯增加20%以上,帶動了店里生意。特別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確保不少藥品等抗疫物資包裹能寄到村里,及時送到村民手中。
椒園鎮黨委書記向蓮花說,全鎮每個村都建有郵快驛站,優先利用原有的村郵站、供銷服務站、電商服務點、快遞代理點等寄遞資源,因地制宜以“多站合一”促山貨出山,形成多方共贏,讓村級運營體系更加持久。
快遞作為物流產業鏈的末端,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商戶、從業者的基本利益。宣恩縣開展快遞進村,讓涉農主體、超市等商家充分挖掘了市場潛力和銷售渠道;快遞公司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空間;村級服務網點獲得更多的市場流量及收入補貼;農村群眾寄收快遞時效得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如今到村取個快遞的工夫,順手給爸爸帶個煙酒、給孩子買點兒玩具、取點兒現金、交電話費都成為可能。宣恩縣充分利用寄遞物流體系,將各村級站點作為服務末梢,加大郵政快遞公司與縣農業農村、交通運輸、民政社保、供銷社等部門及金融、通訊、保險公司等企業的合作力度,共同推進業務疊加,實現“一點多能”多元化服務,讓農村電商、產業基地、冷鏈倉儲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
“2022年,宣恩縣郵儲銀行與郵政公司緊密協同,借助快遞進村、郵快驛站等載體,讓農戶不出村就能享受助農取款、送貸上門等金融服務。”郵政儲蓄銀行宣恩縣支行行長胡開初介紹,通過郵政網點引薦,郵儲銀行上門辦理等方式,開展“整村授信”工作,將郵政服務送進千家萬戶,融入田間地頭,累計建成信用村上百個、惠及農戶上千戶,投放各類涉農貸款7.26億元,為助力宣恩鄉村振興貢獻郵儲力量。
“農村寄遞物流對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十分重要,宣恩縣解放思想、整合資源,探索加強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值得學習借鑒。”湖北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方亞飛認為,農村現代化是一個慢變量,要瞄準農村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實現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美化度提升。城市有的服務和設施,哪怕標準稍低一點農村也要有,讓農民能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宣恩縣委副書記郭玉鋒展望,下一步,宣恩將持續加大對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政策、資金支持,加快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育、培養,充分調動產品生產、銷售企業和快遞企業的積極性,進一步為農村群眾提供更好的寄遞服務,為山區人民帶來更多的消費選擇和發展紅利,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水平。
2023年1月春節前后,湖北省鄉村振興局局長蔣星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姚杰,分別到宣恩縣調研郵政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并對此表示肯定。2月7日,湖北省鄉村振興局、省郵政管理局與省郵政分公司舉行工作會談,蔣星華認為,“宣恩模式”是實現多方共贏的有益探索,受到當地百姓的歡迎,體現湖北省委、省政府惠民舉措。三方要同頻共振加強政企聯動,及時總結提煉“宣恩經驗”,并盡快多方聯合復制推廣,力爭讓“宣恩經驗”走出湖北走向全國。(何紅衛 明凱 陽靖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