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帶來的嚴重的經濟影響,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任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我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始終懷有強烈的信心”。他說,一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關心民營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二是我國的內需市場巨大。去年年底,國家迅速出臺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雙循環”齊頭并進,特別是內循環持續發力。
張天任告訴記者,去年天能集團總體經營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他們不僅有信心恢復疫情前的產業鏈銜接程度,更有信心進一步“突破”和“突圍”,在新的一年加強市場攻勢,優化團隊組織,培育更多新的經濟增長極。
在談到今年的計劃和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時,張天任表示,今年集團總體發展思路是: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精準把握國家“雙碳”機遇和經濟運行整體向好趨勢,深入貫徹“九個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突出產業升級主線,全面推動新一輪變革,在發展的關鍵點上著力攻堅突圍,牢牢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加快構筑新的發展格局,為現代化新天能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緊緊圍繞新能源系統解決方案進行產業布局。具體來講,一是夯實產業基礎,包括加強儲能電池、燃料電池、鈉離子電池,以及電池回收和綜合利用,提高產能;二是大力推行數字經濟,建設更多的未來工廠、燈塔工廠、產業大腦,通過數字化賦能產業發展;三是縱深推進國際化建設,在東南亞建設海外智造中心,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在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方面,張天任表示,天能始終堅持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數字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和價值鏈,成功打造綠色智能制造產業鏈,不斷精益流程管理,推進機器換人、兩化融合,做大做強綠色智造產業鏈和循環經濟生態圈,在業界引領綠色、智能的高質量發展潮流。
去年,天能在長興吳山基地的智能工廠正式投運。通過構建“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產業生態模式,實現了整個蓄電池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自動化管控,生產效率提升35%以上,勞動用工降低60%,大幅降低單位能耗和成本。天能的閉環式循環經濟圈已經形成了具備年處理100萬噸廢舊鉛蓄電池的能力,每年可減少鉛礦開采2000多萬噸,再生60萬噸貴重金屬新材料,節約標煤超過12萬噸,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多贏。
企業家是社會財富創造的發動機,而企業家精神則是社會財富創造的關鍵要素。對此,張天任表示,民營經濟是浙江的金名片,而浙江民營企業家的精神是“敢拼敢闖敢創新”。進入2023年,他明顯感受到,身邊大多數民營企業都逐步走出疫情陰霾,重新駛入發展的“高速路”。另外,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接下來還可能會在出口、投資等方面加強政策投放,提振市場信心,這對民營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天能一定要搶先布局,搶建項目,搶占市場,在這一輪經濟復蘇的浪潮中實現發展效益最大化。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