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A股人工智能板塊備受市場追捧,相關個股市場表現與公司基本面嚴重背離。4月4日,北京某資深私募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人工智能題材炒作不會就此結束,但是第一個周期已經結束了,以后濫竽充數的公司將被淘汰,真正有價值的公司才會穿越周期。此前一周,上海一位擁有20余年資產管理經驗的基金經理也向記者道出了類似的觀點。
不僅如此,在恒生電子4月4日舉行的2022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董事長劉曙峰更是直言:“最近AI非常熱,但我還是建議大家要冷靜,目前公司還沒有可以講的東西,建議大家降降溫好吧。”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部分公募基金開始向AI領域調倉換股的同時,多家人工智能概念股公司紛紛發布澄清公告并提示投資風險。業內專家表示,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投資者要謹防概念炒作,人工智能潛藏的科技倫理風險也可能引發嚴厲監管。
市場分歧加大
今年年初以來,隨著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應用的崛起,包括AIGC(即AI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ChatGPT等人工智能相關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成為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核心投資主線。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5日,人工智能指數及AIGC指數累計漲幅分別為60.56%和64.77%。個股方面,人工智能板塊內66只個股中,有62只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0%,占比達94%,十多只個股年初以來已實現股價漲幅翻番,海天瑞聲累計漲幅超過300%,寒武紀、云從科技、昆侖萬維、三六零累計漲幅超過200%。
除了人工智能概念股,相關ETF的表現也頗為亮眼。Wind數據顯示,包括AI人工智能ETF(512930)、人工智能AI ETF(515070)、人工智能ETF等(159819)等多只人工智能相關ETF產品年初至今的漲幅均已超過47%。
資金層面,Wind人工智能指數的成交額今年以來大幅飆漲,以4月3日為基準日期,今年以來的月均成交額達1.5萬億左右,遠超出往年同期。
4月3日晚間,公募基金披露最新凈值,其中不少基金產品的凈值已開始大幅偏離估算凈值,僅4月3日一個交易日,就有16只產品單日凈值漲幅超過7%。其中不少基金調倉的目標直指AI概念股。
不過,人工智能板塊已出現分化信號。4月4日,包括AIGC、ChatGPT、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相關概念指數小幅下跌,但板塊內概念股呈現分化態勢,羅普特、博彥科技、通達創智等個股漲停,中文在線、藍色光標、萬興科技等多只個股跌超5%。
“上周部分個股資金出逃跡象明顯,這一趨勢在本周進一步得到強化”,前述北京資深私募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任何題材的炒作都是有周期的,無非就是風口的深度與廣度不同,也就是時間與空間。人工智能板塊指數(BK0800)從2023年1月30日的1047.34點(開盤)開始到4月4日的1313.53點(收盤),中間持續了兩個多月、經歷了三個小周期。炒作的內容從開始的聲音交互,到算力,數據確權,算力芯片,通訊傳輸,市場從虛到實,從研發端到應用端完完整整的炒作了一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大周期。
他認為,人工智能這個方向會一直延續,但是第一大周期的行情即將結束,調整過后,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將會迎來第二周期的持續行情。概念炒完了,后續支撐股價的將是行業地位,業績兌現。下一個周期就是潮水退去,淘汰那些裸泳的人。
部分公司涉嫌“蹭熱點”
4月4日,在恒生電子2022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管理層頻頻被問及AI大模型相關情況。恒生電子董事長劉曙峰表示,公司目前還沒有基于大模型的產品和案例,考慮到大模型在私有化部署、可拆分性、可遷移性等方面都有待驗證,預計該技術應用將面臨諸多限制。“最近AI非常熱,但我還是建議大家要冷靜,目前公司還沒有可以講的東西,建議大家降降溫好吧。”劉曙峰說。
此前,同花順董事長、總經理易崢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作為前沿科技的探索研發,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智能項目的研發存在失敗的風險。目前公司人工智能產生的收入較少,對公司業績影響十分有限。3月27日—4月4日,同花順在7個交易日里股價累計上漲30.62%,同期板塊漲幅4.76%,大盤漲幅1.94%。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上證e互動和互動易等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人工智能、AIGC、ChatGPT等已成為焦點關鍵詞,搜索結果有上萬條。投資者紛紛向上市公司提問是否有相關業務布局,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臺透露相關動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2022年業績虧損的上市公司也因搭上了人工智能概念實現股價大漲。如漢王科技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36億元,同比大降350.63%,但公司股價年內累計漲幅已實現翻番。
“這些概念股在人工智能底層技術上到底有多少積累還很難說,發布消息‘蹭熱點’的嫌疑較大”,一位擔任多家A股公司獨董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投資者互動平臺的回復內容來看,部分公司說得非常含糊,主動貼上人工智能概念的意圖非常明顯,不排除其中存在違規行為。
某A股公司財務總監則告訴記者,他對一家科技股研究跟蹤了一年時間,從過往業績來看,公司屈指可數的營收、幾百萬的凈利難以支撐上百倍的估值,而且公司在底層技術上與國外差距較大,公司業績很難有大的改觀,但市場近期對其大肆炒作,公司也順勢發了很多人工智能相關的信息,“這很難不讓人懷疑公司的動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因涉嫌炒作人工智能概念股而遭到監管問詢。
多方提示風險
4月4日晚間,美亞柏科發布公告稱,近期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產業等市場熱點保持較高關注度,公司AI技術主要圍繞電子數據取證和公共安全大數據業務的需求開展,對應產品產生的銷售收入,對公司短期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公司的人工智能業務存在多項風險:研發過程中面臨的技術更新迭代等要求,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若技術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可能導致相關進程滯后;如果研發的AI安全產品不能有效與應用實踐相結合,將對其進展產生影響;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及安全監管是產業的熱點,未來商業價值顯著,行業競爭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這并非人工智能概念股首次提示風險。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今年以來,多家熱門人工智能概念股多次發布股票交易異動公告提示相關風險。例如,云從科技在2月1日和2月6日兩次發布股票異常波動公告,提示投資風險;年初至今漲幅最多的海天瑞聲則分別于1月31日、2月6日、2月8日、2月15日和3月29日接連發布了共計5次股票異動公告,均是澄清其ChatGPT的產品和服務尚未給公司帶來業務收入,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個國家正考慮針對AI應用可能帶來的科技倫理風險進行立法監管。業內專家指出,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目前仍處于初期階段,且存在技術門檻,商業模式仍不明朗,對于AIGC、ChatGPT等人工智能相關概念的判斷和投資,要冷靜謹慎,同時,要注意防范人工智能潛藏的科技倫理風險。
國金證券表示,人工智能在終端場景的落地基于國內外政府政策推動、技術持續迭代以及新產品的供給驅動等邏輯,若國內外政策波動、技術升級遇到瓶頸,必然導致落地提升不如預期。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AI技術的開發與運用,能夠引領多行業業務模式的轉變,以智能化賦能產業生產效率提升,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相關業務盈利空間可期。但我國AI技術落地并實現商業化發展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產數結合發展路徑還需進一步驗證,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投資者需要進行合理評估,判斷投資價值及預期收益。
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則提醒稱,當前大多數ChatGPT概念股的業績一般,大漲以后市盈率都處于相對高位,從中長線來看要防范風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