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hatGPT爆火,全球掀起AI(人工智能)大模型熱潮。“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半導體行業迄今為止經歷的最大事件之一。”美國電子行業戰略咨詢公司IBS首席執行官Handel Jones公開表示。
由于大模型龐大的訓練任務需要大量算力,以GPU(圖形處理器)為核心的算力供給已成為大模型產業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算力作為人工智能的‘發動機’,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基礎底座。全球正掀起一場算力的‘競賽’,數據中心、AI芯片、服務器等環節作為算力基礎設施被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廣州市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多地出臺支持政策
所謂AI芯片,也被稱為AI加速器或計算卡,即專門用于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當前,AI芯片主要分為GPU、FPGA (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ASIC(專用集成芯片)。
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估計,作為一個整體,2022年AI芯片市場的年銷售額達到430億美元左右,約占芯片行業總銷售額的8%。而在四年內,預計AI芯片在整個行業的份額將大約翻一番,收入將達到1250億美元。
對于目前全球AI芯片行業的發展,興業證券計算機行業聯席首席孫乾表示:“自去年下半年大模型獲得創新突破以來,AI芯片行業需求大爆發,但供給端卻仍掌握在少數幾家公司的手里。”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花旗于7月10日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稱,全球GPU“一哥”英偉達將占據AI芯片市場“至少90%”的市場份額。
為推動AI芯片產業發展,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我國也不例外。最近,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重點城市都陸續發布了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的政策。
5月30日,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和《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5月25日,上海市印發《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5月31日,深圳市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
對此,孫乾表示,“地方政策已先行覆蓋,國家層面也在陸續出臺相關政策。”
國產芯片市場潛力巨大
目前來看,國內仍面臨AI芯片供不應求的問題。南方軍工混合基金經理鄭曉曦表示,目前從海外供應商的供貨節奏看,供貨期至少要40周以上,當前很多大公司手上還有很多算力芯片存貨,但是對于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如相關垂直類應用公司,已經遇到了AI芯片供應問題。
國產芯片產業有巨大發展潛力。北京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發布的《元宇宙藍皮書:中國元宇宙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0年至2023年,國產AI芯片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了95.86%,預計其市場規模將突破1300億元。
當然,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AI芯片行業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已有一些公司擁有AI芯片的設計能力,但是生產此類芯片需要的先進加工制程無法在國內制造。”
藍鯨私募基金經理魏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首先,在該領域我國的技術水平與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中國公司需要加大研發投入來縮小技術差距;其次,國內AI芯片市場集中度低,這意味著競爭激烈;再次,國外芯片巨頭在人才聚集和公司合并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相比之下,中國公司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以提升自身競爭力。”
雖然面臨種種考驗,但國產AI芯片公司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以海光信息為例,其披露的技術參數顯示,在一些特定的應用環境中,海光信息的“深算一號”已經可以與世界同類產品相媲美。
AI芯片領域的初創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0年,國內出現了GPU、AI芯片創業大潮。除了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摩爾線程外,原AMD總監陳維良于2020年創立了沐曦集成電路。此外,天數智芯也致力于通用GPU芯片的研發。
吳啟宏表示,“國內創新企業在AI芯片行業享有豐厚的成長土壤,投資者面臨難得的機遇;無論是芯片半導體廠商還是互聯網巨頭,都在積極提升自身AI芯片研發能力,共同分享行業成長的紅利。”
產業鏈有望快速發展
在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截至7月28日,同花順AI芯片概念板塊表現亮眼,期間累計上漲38.38%,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年內累計漲6.04%)。而在AI芯片板塊的22只概念股中,有12只概念股年內累計漲幅超過20%。寒武紀和中科曙光年內股價均實現翻番,漲幅分別為194.72%和104.83%,華西股份、航宇微、恒爍股份、奧比中光、芯原股份等概念股年內累計漲幅均逾50%。
AI芯片板塊的上漲邏輯主要有三方面,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市場需求、技術飛速進步、政策支持均大力推動了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市場對AI芯片未來發展的心理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同花順數據顯示,近兩月(6月1日至7月28日),有14家AI芯片板塊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占比超六成。從調研機構家數來看,有11家公司獲得超20家機構密集調研,其中,奧比中光獲得176家公司聯合調研,國科微、景嘉微、海康威視、云天勵飛、航宇微、瀾起科技等公司獲機構調研家數均超50家。
孫乾表示,雖然短期看,AI芯片行業處于寡頭壟斷格局,但非常看好行業長期的發展,未來3年至5年將是行業持續高速發展的成長期。
吳啟宏說:“由于全球AI芯片領域需求增長,臺積電5/7nm家族制程訂單已延續至2024年,整體下單規模較2023年至少增長20%以上。另外,邊緣計算是傳統云端算力的很好補充,華為、高通已開始探索在手機終端上部署AI模型,其有望在邊緣AI領域獲得市場地位。投資者一方面可以關注國內布局GPU芯片的相關企業,另一方面關注國內具備物聯網模組供貨能力的相關企業。”
鄭磊表示,“AI芯片、AI服務器是具有長期景氣度的賽道。無論是圖形計算芯片,還是其他技術路線的解決方案和產品,都既有機遇又面臨挑戰,可以綜合配置,形成組合,以降低投資風險。”
多家券商在近期研報中表示,國內自研AI大模型進入“百花齊放”階段,進一步引爆海量算力需求。隨著國內外科技企業持續加大對AI大模型領域的投入,AI產業相關的芯片產業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本報記者 姚 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