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以來,價格戰已逐步“退燒”。市場預計,快遞行業單票價格未來三年將逐漸觸底。交銀國際近日指出,假設2021至2023年電商市場規模每年增長10%,預計快遞行業收入的三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2.3%,2023年規模將達到1.25萬億元,快遞包裹量將以15.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至1300億件。站在新的階段之上,行業的新老“玩家們”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格局重塑。
盈利水平分化 行業價格戰持續緩解
今年前三季度,A股5家上市快遞企業的營業收入均超百億元,市場規模仍不斷壯大。不過,盡管營業收入整體呈增長態勢,各家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價格戰”余波之下的“增收不增利”問題依然突出。
具體來看,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358.61億元,同比增長23.97%;圓通速遞實現營業收入305.42億元,同比增長30.41%;韻達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86.01億元,同比上升23.88%;德邦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25.59億元,同比增長19.03%;申通快遞實現營業收入169.1億元,同比增長近15%。
凈利潤方面,前三季度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德邦股份、申通快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98億元、9.5億元、7.81億元、2788萬元、-2.38億元,分別同比下滑67.89%、31.20%、23.41%、90.60%、4671.20%。其中,作為5家企業中唯一虧損的公司,申通快遞“掉隊”嚴重,公司扣非凈利潤虧損3.12億元,同比下降511.51%;凈資產收益率為-2.75%,與去年同期相比跌超46倍。盡管實現了盈利,德邦股份扣非凈利潤也大幅虧損2.46億元,同比下降319.49%,其凈資產收益率也同比下降逾92%。
隨著以極兔快遞為代表的新晉業者進入,2020年一季度中國快遞行業價格戰“一觸即發”。行業單均價在2020年和2021年前8月分別同比下降11%和12%,而2019年的降幅僅為0.9%。同時,2021年線上零售(電商)業增長放緩又令本已殘酷的競爭態勢雪上加霜。不過,歷經前期的長時間混戰,疊加政策管控影響,快遞業的價格戰在2021年三季度迎來了“拐點”。
綜合來看,第三季度快遞單價9.45元,同比下降7.5%,降幅持續收窄。8月末,行業內主要快遞企業宣布上調末端派費0.1元,末端派費上漲逐漸傳導至收入端,行業價格戰從而逐漸緩解。國家郵政局公布的9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全行業當月單票收入9.75元,同比下降4.3%,環比8月提升了4.4%,價格戰改善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快遞公司的市占率上升顯著。西南證券統計顯示,前三季度韻達快遞市占率16.9%,圓通速遞市占率上升至15.2%,申通快遞市占率10%,順豐控股市占率10.1%。“受政策管控抑制,行業新進入者對原有幾家公司市占率侵蝕速度放緩。”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陳照林分析指出。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預計,行業單均價或于2022年止跌反彈,原因是龍頭快遞企業的利潤率已受到嚴重侵蝕,企業不太可能長期承受虧損,且規模經濟帶來的邊際成本節省效應正在逐漸減弱,而單位取件/派件成本已經觸底。龍頭業者將發起多輪小幅提價,尤其是在監管機構介入之后。此外,鑒于惡性競爭導致了服務質量下降,且損害了快遞員的權益,監管機構已介入調查,并對擾亂市場價格體系的業者發出警告或罰款。
產能擴張持續 “提質”迫在眉睫
“面對行業邏輯的變化,未來還會有新的巨頭加入,快遞企業經營者當務之急是需要打破過往的陳規陋習,跳出現有的思維框架,要意識到快遞行業是商業流通、商業貿易中間的一個環節。要基于自身不同商業模式深度參與到整個商業活動中,同時要把握住國家產業政策變化,及時調整資本開支的方向、升級優化網絡、調整產品結構,尋求差異化競爭。”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強調。“快遞價格戰已經到了臨界點,再降價也無法提升市場份額。企業更應該關注公司運營能力、戰略調整以及架構的重組和整合,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政策的引導與助力下,正加速推進著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從現在到明年7月前這一淡季時間段修煉‘內功’非常關鍵。”
安信證券指出,短期各快遞企業終端價格企穩,看好行業價格中樞上移,預計2022年快遞企業盈利有望明顯改善。而中長期視角看,線上滲透率持續提升背景下,快遞行業需求增長確定性較強,包郵政策松動,服務將成為新的競爭要素。
“現階段價格競爭手段依舊不會失效,但單一的低價策略將失去競爭力。”趙小敏強調,綜合考慮到當前行業競爭程度、監管政策的變化、快遞員保障機制的建立以及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等因素,都將對快遞企業的治理結構、網絡穩定性、資本運作以及末端的激勵機制產生變化,提出新的要求。“我們預計,除派費調整外,后續還會出現中轉費、面單費等調整。不過,提價給企業帶來的不都是正面作用。消費者的服務預期也會提高,服務和配套如果沒有跟上,個別企業的份額可能下滑。”
事實上,一些企業已經展開積極布局。11月7日,中通與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空氣產品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利用資源互補優勢,在快遞業的運營場景中推廣新能源物流車輛的應用,并基于中通轉運中心布局和空氣產品公司加氫站點布局,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低碳綠色物流示范運營場景;多家龍頭企業也正加緊布局貨運、冷鏈和醫藥物流、同城即時配送和供應鏈解決方案等領域以圖擁有多元化的業務組合。京東物流則在近期圍繞數智中樞、智慧物聯與智能設備三大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技術產品,包括京慧2.0、京東物控、三代天狼以及第五代智能快遞車。其中,京東物控通過開放的技術規范,下控設備、上接應用,鏈接起設備終端生態與應用生態,提供供應鏈自動化和數字孿生方案,助力供應鏈物流數智化升級。另外,順豐也在時效、國際、同城等方面多途發力。有消息稱,其順豐機場年底建成校飛,將在2022年投入運營。
過去幾年,快遞行業競爭白熱化驅使業者不斷加大對分揀中心、車隊和網點的投入。2020年以來,盡管價格戰持續升級,這一步伐仍在加快。綜合三季報看,盡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短期的業績表現,5家快遞企業現階段在產能擴張方面也都持續加碼。如順豐控股就不斷加大在中轉場地、設備升級、運力等方面的投入,公司前三季度固定資產合計301.97億元,同比增長48.56%;在建工程約92.1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投入超1倍;韻達前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額為39.41億元,同比增長105.37%,在購建固定、無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達54.92億元,同比增長38.99%;德邦股份前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額約3.40億元,同比增長179.82%;申通快遞前三季度在建工程金額6.63億元,同比增長12.24%;公司當期預付的設備購置和土地款上投入高達4.44億元,較年初時增超450%。
投融資活躍 跨境物流成逐力亮點
當前快遞企業對業務多元化和海外擴張的興趣依然高漲。“為提升包裹處理能力、應用先進技術、尋求業務多元化和海外擴張,龍頭業者已加大了資本支出、收并購和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預計該勢頭將繼續保持下去。”惠譽方面指出,“2020年和2021上半年,多家企業的資本支出、收并購和研發方面的現金流量較往年有所上升,籌資現金流入規模也相應擴大。不少公司還公布了進一步的籌資計劃(主要為舉債融資),我們預計,未來這一板塊的融資活動將趨于活躍。”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快遞企業也在努力實現業務多元化、尋求差異化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趙小敏預計,行業未來會有較多的資本運作,會出現一系列并購重組,價格競爭將讓位給產業資本整合。隨著業績不佳的企業被市場淘汰,未來幾年將有更多并購機會涌現。“企業之間、產業資本方面的融合將是明后年的重要看點。”趙小敏指出,在這個賽道中,除了“通達系”,包括郵政、順豐、京東、菜鳥以及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大型企業間也將展開角逐。有市場人士預計,極兔和中國郵政的快遞業務將很快尋求公開上市,龍頭企業也將通過上市分拆非快遞業務,以便在未來幾年籌措更多資金。
國海證券統計顯示,如短期融資券成為各企業補充營運資金的首選。今年以來順豐已發布兩期短期融資與四期超短期融資,共募集39.8億元;韻達與圓通也以超短期融資的方式分別募集20億元與10億元。股權融資方面,順豐與申通今年已公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案,擬通過股權融資分別募集220億元與35億元。
“鄉村振興大背景帶來了市場機遇、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故事’以及跨境物流將是明年市場的三大亮點。”趙小敏指出。
跨境電商高歌猛進的熱潮中,國內快遞企業也正積極尋求機會。今年以來,京東物流、菜鳥、順豐等跨境物流的布局都在提速。9月,順豐完成了對嘉里物流多數股權的收購;京東物流首席執行官余瑞此前也透露,公司目標到2030年通過租賃或聯合購買的形式擁有不少于100架貨運飛機,進一步搶占跨境貿易市場份額;正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除了展示LEMO靶槍和環保循環箱等物流“黑科技”,菜鳥還展示了其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智慧物流網絡。(記者 韋夏怡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