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化、市場化是企業產品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要實現產品的商業化和市場化轉型,必須打造產品和品牌的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品牌的復興。如何讓企業產品在市場上處于不敗之地,主要應做好以下七點工作:
首先要有耐性,就是要與對手比熬的能力。商業競爭非常激烈,誰能活下來并不是一個規律性的東西,就是說它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這要看老板能不能頂住壓力熬過困難期,熬就是企業家自信力、耐力和意志力的最好體現,誰熬得住誰就勝利了,誰熬不住,誰就先死亡。
中國企業在從2019年到2020年,包括2019年的全球經濟衰退、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企業家經受住了嚴峻考驗,熬過來了,實現經濟正增長,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把疫情控制住了。
近兩年,人類發展共同的敵人是新冠病毒,在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的形勢下,如何有效提升生產力,這是各國的共同難題。只有生產力提升了,產能有效釋放了,我們才能有效拉動內需,然后再用內需帶動外需。
在整個市場發展過程當中,如果你挺住了,別人就挺不住,這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發展規律,而“挺住”就是對自己文化內涵的一種認可、一種自信。首先對你自己制造的產品你要認可,通過你的思維、智慧研發出來的產品你要對它有自信,自信才能使你的產品有更多的消費者、更多的購買力,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讓全球消費者認可。
第二,你的產品如何在市場競爭全過程中幫助客戶。不少企業家一直都只盯著利潤,甚至不惜以次充好,坑蒙顧客,這樣是注定成不了大業的。
品牌講究的是社會認知,不能只為眼前蠅頭小利,讓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產品很隨意地走向市場,或僅僅為了短期的更多利潤而毀了自己的產品文化。如果自己對自己的產品走向市場都不自信,別人怎么會信任你?我在歐洲和一些著名品牌企業家溝通時,他們說從研發→設計→制造→上線→生產,他們一天一天看著,就像培養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培養它,培養好之后給它找一個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空間,讓它在市場當中摸爬滾打,經過市場的考驗,在市場當中有一個立足之地,這樣才能打造一個真正品牌和品牌文化。
談到品牌,很多人會問什么是品牌。其實,品牌就是“品”和“牌”。“品”就是產品的制造和工藝,包括它的文化傳承、脈絡傳承、設計要求、制造技術、生產工藝、社會擔當、社會服務、品牌文化等等。“牌”就是一個產品的文化脈絡傳承。例如全聚德,“全聚德”是一個品牌,它本身不能吃不能喝,人們去全聚德都是去吃烤鴨的,烤鴨品質的好壞才能真正體現“牌”的有效傳承。企業讓客戶從你的產品上得到一種好的體驗、一種能量,才能讓產品立于不敗之地。
第三,在整個市場運營過程當中,如何建立一個好的架構、好的戰略。為什么有的企業家很努力,很用心,每天早出晚歸,但還是不掙錢。問題就出在架構和戰略上。一件好產品,必須有一個好的市場架構來支撐,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運營體系支撐,很可能你越努力,死得越快。
在企業家眼中,利益得失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企業家只盯著眼前的利益得失,終究會被對手超越。沒有前瞻性眼光,沒有中長期的戰略規劃,只會投機短期的快錢買賣,說明企業家格局太小,難成大器。戰略是要把價值觀、愿望、組織、人才、文化結合起來的一個綜合性問題,本質時企業文化問題。當然,戰略必須務實,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不可好高騖遠,要有戰略突出點,才有可能贏得想要的市場。
第四,在執行上一定要簡便、快速,不要光想著理想。做事不要只講宏觀,是絕對實現不了理想的,豐滿的理想必須用實際行動去實現。從設計到制造,再到銷售終端以及售后服務,這是一個系統的配合,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行。一分計劃,九分落實。必須要有一套簡便、快速的執行措施,讓這個系統正常運轉。
第五,要培養骨干。中國目前的職業教育社會化和市場化發展還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還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創造出適合我國發展實際的培養企業骨干新模式。在歐洲一些國家,職業教育是非常發達的,如意大利、德國、法國、瑞士、丹麥等國職業教育的社會化和市場化非常健全。我們要讓職業教育市場化,讓職業教育進入企業、融入企業的生產和市場體系,為企業培養自己的制造、設計、市場等骨干人才,并持續不斷地把骨干變成專家。
第六,緊緊圍繞有效、專一的目標去發力。舉一個例子。我們抓兔子時,一眼看到了10只兔子,先抓哪一只呢?如果一會抓這一只,一會抓那一只,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到,就像“黑瞎子掰棒子,掰一個掉一個”。
企業領導的更主要任務不是尋找新機會,而是學會對機會說“no”。要學會對一些不相關的、對自身發展方向目標沒有太多幫助的機會說“no”。睿智的企業家都懂得取舍,不一定什么東西都要、什么機會都不放過。要專注最有價值的目標,集中兵力重點進攻,而不是廣撒網。只有專注才能深入極致,才能成就非凡。
第七,展望未來。企業通過有效的基礎性改革,產品的產能升級,包括企業的人才庫的培養,技術專家的培養,再通過有效的、智慧的市場化定位,就會有一個好的未來。從來沒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短視的,他們都善于高瞻遠矚,預測未來。他們既善于守住現在,又善于布局未來。
一個企業如果能做到以上七點,產品就會成為精品,這樣的精品走向市場,將給市場帶來更好的正面效益,給客戶帶來更多的快樂,實現產品的商業價值,從而順利達成產品的商業化和市場化轉型。
(作者:原商務部國際品牌觀察中心主任 陸德瑞;根據陸德瑞《在擴大內需中推進高質量發展》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