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精神在每個時代煥發出不同的意義,但核心從未改變,就是為用戶創造價值。每個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而經歷過考驗成功的企業都具備了共性-創造價值,不論是商業價值還是社會價值。這一點在每日瑜伽創始人李祖鵬的身上得到了印證。
創業10余年的路上,他始終秉承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初心,也始終堅持把這一件事做好,當每日瑜伽的APP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的近6000萬用戶時,沒人再懷疑他當初的判斷和選擇。
不同的選擇 始終秉承的初心
博士后畢業以后,本可以留在中科院的李祖鵬毅然選擇了創業,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都不理解他為何放棄中科院的光環和“鐵飯碗”,這大概是他骨子里的“愛折騰”,但他始終明白自己的定位。
2007年,李祖鵬創立的第一家公司主要做移動互聯網方面的工具軟件開發,彼時,他開發的一款手機清理加速的共享軟件,上線兩個月便登上了北美黑莓工具榜排名第一。
當他收到一封用戶的郵件時觸動非常大。一位芝加哥的用戶出車禍后在床上躺了四年多,當時陪伴他的除了母親就只有一部黑莓手機。手機是他對外溝通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他在郵件中非常感謝李祖鵬開發的這款工具讓他的溝通效率提升了2到3倍,對他幫助非常大。雖然只是一封簡單的用戶感謝信,但是李祖鵬看到了自己的產品對用戶產生的幫助和價值,這更加堅定了他創業的決心,也成為他開啟下一段創業之路的內心深處的驅動力。
2012年,在海外移動互聯網應用項目小有成就的李祖鵬又轉身投入到瑜伽事業。這又讓很多人不解,本就干得不錯的賺錢項目,為何又要去從零開始。
李祖鵬告訴記者,其實只是做了不同的選擇,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幫助更多人。
在他創業的前兩三年里,壓力非常大,經常失眠卻找不到更好的疏解方式,在嘗試了各種方式后他發現瑜伽和冥想讓他受益匪淺。正因為感同身受,他敏銳洞察到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面對激烈的競爭和亞健康狀態,為何不讓更多人能更直接地感受到身體健康和產品帶來的生活方式上的改變?所以他決定投身到瑜伽的細分賽道,而這一選擇在當時也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彼時,歐美國家的移動健康市場日趨成熟,而中國在這一市場才剛剛起步甚至一片空白,特別是瑜伽細分賽道,這同時也意味著一個藍海市場有待開發。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健康的意識逐漸提升,瑜伽作為一種新興的、時尚的、小眾的細分健身產品逐漸興起。此外,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互聯網工具型的健身產品更加迅速的走向用戶,覆蓋更廣的范圍,而這也正是李祖鵬第一家創業公司此前積累的技術優勢,所以2012年當他投身創立每日瑜伽時也就水到渠成。
深耕瑜伽細分賽道 專注做好一件事
截至目前,每日瑜伽走過了九年的歷程,用李祖鵬的話來說,這九年從最開始公司創立是9個人,到現在超過200人的團隊,從用戶為零,到全球近6000多萬的用戶,覆蓋了全球212個國家,確實是不容易。
可以說這9年每日瑜伽見證了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見證了健身領域的群雄逐鹿到優勝劣汰。
2013到2016年,整個移動互聯網快速增長,并逐漸走向成熟??焖侔l展的背后APP之間的競爭也隨之更加激烈,發展至2016年到2018年時,市場上已經有數十款移動健身的軟件和移動瑜伽的軟件,而在2018年之后,經過優勝劣汰,只留下少數的頭部企業,一個是全健身領域的頭部keep,另外一個是在瑜伽細分領域的每日瑜伽。
每日瑜伽一面要和同品類的APP競爭,另一方面又面對像KEEP這樣的對手,但是李祖鵬沒有急躁,他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優化產品和提升服務和體驗上,“創業沒有秘訣,只堅持把一件事做好,不斷的深耕和提升我們自己的內功。”李祖鵬說。
每日瑜伽一方面不斷優化拍攝場景、課程的設計,去海外、國內洽談師資,簽約了很多全球海外獨家的師資,跟同品類的瑜伽APP相比每日瑜伽的師資是最豐富的;另一方面每日瑜伽的整個瑜伽體系設計是最全面的,有超過5000多套的課程。第三,在APP產品設計體驗方面每日瑜伽更加注重用戶在操作體驗、上課體驗以及APP上的互動,在科技方面也具備較大優勢,很早就實現了手機、平板、智能電視三屏合一。
而和KEEP的差異化競爭方面也涇渭分明,keep就像一個品類很全的健身房,涵蓋跑步、器械、舞蹈、瑜伽等等,而每日瑜伽是一個瑜伽館。可以說KEEP做的很全,但是每日瑜伽做得很專,只把瑜伽這一個細分領域做到做好,做到最極致。
此外二者還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氛圍,簡單而言健身房里追求的動感和瑜伽館里安靜以及心靈上的追求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對于每日瑜伽而言,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海外基因,從在中科院時海外項目的積累,到第一次創業時的海外市場拓展,都為每日瑜伽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礎。這也推動了每日瑜伽能夠掌握非常好的進入海外市場的時機,也能夠從海外拿到很多的優勢師資,所以它在整個全球化布局方面是移動互聯網健身產品里面做的最好的。
四維一體 打通瑜伽綜合服務閉環
不可否認,瑜伽已經成為新潮的、時尚的健康生活方式,根據精練GymSquare的統計,結合三體云智能的數據,以及天眼查和大眾點評的綜合數據,2021年中國瑜伽場館規模達到42350家,延續多年的增長趨勢。
而《2020中國瑜伽行業報告》中顯示,中國線上運動健身市場尚處于教育階段,但其中也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數據顯示,在非瑜伽愛好者群體中,共有38.7%選擇通過以Keep、每日瑜伽為代表的線上健身平臺接觸瑜伽練習,在占比上甚至高于線下瑜伽館的31.5%。線上的云瑜伽已經成為用戶接觸瑜伽練習的第一步。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每日瑜伽另辟蹊徑,將線上瑜伽教學和瑜伽社交以及瑜伽線下教學、瑜伽電商打通,形成四維一體的環綜合服務瑜伽機構。
線上課程方面,擁有優質的課程體系,超過5000多套完整瑜伽課程,覆蓋了數十個不同的瑜伽流派,在全球簽約了上千名的國際瑜伽教練和名師, 實現系統化、專業化。
瑜伽的電商方面則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和服務用戶,推出自有品牌的瑜伽裝備,創立了電商品牌叫Daily?Yoga,截至目前服務了上千萬的用戶。
在社交模塊,聚焦答疑解惑交友,讓更多的瑜伽愛好者深入交流,目前每日瑜伽社交平臺每天的用戶瀏覽量超過500萬,已經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瑜伽品類的垂直社交平臺。
線下教學方面,在北京設立了每日瑜伽的教練培訓基地,已經培訓了一萬多名瑜伽教練?!?020中國瑜伽行業報告》的數據顯示,在愛好者選擇一門瑜伽課的綜合因素中,瑜伽老師的個人風格占比50%,水平、資歷占到41.1%。而同樣更多由瑜伽老師干預的課程編排,在所有因素中占到了58.1%的最高比重。因此,當愛好者對于瑜伽課程的需求在增長,瑜伽老師的教學質量也需要加快迭代。所以每日瑜伽希望通過培訓更多專業的瑜伽教練,進而去覆蓋和服務更多的瑜伽用戶。
正是基于四維一體的布局,每日瑜伽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也不斷獲得用戶的認可,獲得資本的青睞。
截至目前,每日瑜伽完成了三輪融資,融資的規模已經過億。有人說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是最難的,競爭也是最激烈的,有的企業斷臂求生,有的企業黯然離場,但每日瑜伽的實踐證明,任何時代,有價值的企業、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永遠不缺資本的青睞。
不再等風來 自己創造風口
九年,對于每日瑜伽而言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也是一個新的起點,過去的九年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而下一步的風口又在哪里?
用李祖鵬的話說:“創業如果單純的去追逐風口終將被風口淘汰,我們要做的不是等風來,而是去創造風口”。
對于下一步的規劃,李祖鵬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和敏銳的洞察力。
后疫情時代,一方面催生了在線經濟,另外一方面全民健身掀起一股熱潮,對每日瑜伽而言有幾方面的機遇。
一方面是用戶在疫情期間隨著大家對健康的重視,培養了通過手機、平板、電視等在線場景健身的習慣,并且這種用戶習慣從個人延伸到了家庭,直播的切入更是帶來了用戶線上健身的熱潮。
第二方面,就瑜伽用戶細分群體而言,進入到后疫情時期,用戶多元化逐漸形成。以前主要是以女性用戶、白領女性媽媽們為主的練習群體向更多的男性群體、銀發群體、年輕群體延伸。
第三方面是市場增長率的攀升,2018年瑜伽行業的增速已經達到27%,超過了整個健身行業增速的一倍多,而如今,根據報告顯示的數據,瑜伽教練的數量和瑜伽館的數量不斷增加,在疫情和后疫情期間瑜伽整個行業的增速越來越快。
基于市場環境的變化和作為頭部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每日瑜伽的下一步規劃進一步明確。
李祖鵬表示:“希望通過我們的進入和不斷努力能夠不斷推動行業的規范化,這也是我們去做線上的教學內容以及做線下教練培訓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只有更加規范化,才能推動健身和瑜伽健身生活方式的普及化,才能幫助我們的用戶真正提高他們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實現瑜伽的最大價值。”
在李祖鵬看來,站在九年新的起點,每日瑜伽未來的可發展空間還很大,“在線上版塊,海外還有很多發展中國家有待下沉和開拓,而在國內,還有很多二三線城市用戶不斷的增長。線上用戶規模通過我們深耕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能夠通過我們產品去幫助到更多用戶?!?/p>
而在線下,每日瑜伽也在思考下一步是否能把瑜伽教練和開館以及開設瑜伽體驗館、連鎖店等進一步探索,推動瑜伽館的標準化,完善每日瑜伽線下體系等。
“每日瑜伽本身是一個互聯網企業,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也希望做一些比較底層的事情,比如推進更多的智能設備,加入一些智能算法及相關底層數據建議,將算法建立和打通,通過技術層面的進步更多地幫助用戶學習。更多地推進用戶練習動作的分析、行為的校正,數據的收集以及大數據的研究去提升教學體驗等?!崩钭纟i分析,當然這一切都是圍繞用戶的需求,實現用戶價值去做的,每日瑜伽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也許,在別人眼中,每日瑜伽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建立在追逐風口上的幸運,而在李祖鵬看來,每日瑜伽用兩點精神創造了屬于自己的風口。
一個是長期主義的精神,保持非常強的內在責任感和堅持的精神,找到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內在動力源泉。
另一個是持續創新的精神,對于創業者而言,等風來儼然把握不住機會,更重要的是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創造機會,比別人更早的洞察到用戶的需求。
我們不知道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是什么,但是擁有這兩點精神的創業者們一定會迎風而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