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家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實現“管好企業”和“管好自己”的有機統一,保證自己和企業兩者都健康。
回顧近年來,在業界很多頗有影響的企業家,本來企業經營得風生水起,卻因為個人行為不檢點、“私德”不彰而與人對薄公堂,或后院起火、父子反目、第三者插足等,直接影響企業正常經營,降低品牌信譽和社會評價,導致企業經濟損失慘重;有的甚至是企業倒閉,個人名譽掃地,全家人不得安生。
嚴格講,只能夠管理好企業,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不能叫“企業家”,頂多是企業負責人。那些企業負責人出現問題,很多是因為企業在做大、還沒有做強之后,剛剛被冠以企業家的稱呼,就飄飄然了。在他們看來,企業的發展、壯大是個人能力使然,無視其他諸方面的利好因素和保障條件,直接導致自我感覺良好。有的人甚至從平時的自信、變為了自負、過度自負,最后還有自戀傾向。
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辛苦勞作、來回奔波,所有這些對財富、權力和名聲的追求,歸根結底,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愛和認同。很多企業家奮斗拼搏的目標,也契合這個觀點。倘若自身“不保”,在私德、生活作風上出現任何一個問題,都可能被輿論放大,都會使自己多年積累的名譽、聲望,瞬間變成“負資產”。
如果說,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在管理企業上出現偏差造成損失,很多時候是可以彌補的,損失是可以挽回的——畢竟,商場如戰場,勝敗乃兵家常事,沒有常勝將軍。但如果因為沒有管好自己而出現問題,人設坍塌,造成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甚至是無法補救的。
企業家必須做到自身和企業“兩個健康”,才能保證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兩個健康”,是彼此關聯、互為因果的關系。企業家自身的健康成長更為重要,它是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
在管理好企業方面,應該說,每一名企業家都非常重視,投入的精力也多,在管理團隊建設方面,管理制度規范和管理創新等方面,也是高度重視、成效明顯。
與之相對應,很多企業家身處企業管理鏈條的頂端,但也游離于管理之外,多是“拿著手電筒照別人”,對自己的管理,遠遠沒有像管理“下屬”、管理“企業”那樣重視,沒有像管理企業一樣,為自己建立制度規范,從制度層面保證管理好自己。
群雁高飛頭雁領。在某種程度上說,企業家管理好自己,比管理好企業更重要。很難想象,一個連自己都管理不好、負面消息不斷的企業家,能帶好一個企業!
企業家是一個高風險崗位,要求很高、各方關注。所謂高風險,不僅僅是生產、經營中的風險和挑戰,還有企業家個人作風、品行和道德方面的要求,都不能等同常人視之。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起企業震動,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俗語說得好,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企業家不僅要在技術上、管理上高明,更要在內心上精修和雕琢。必須在勵志、凈心、修為、養性上下功夫,這樣才能“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成就非常人之功業。企業家管理好自己,至少應在以下四個方面努力、努力、再努力。
增強時代擔當,努力為國分憂。“志在高峰的人,不會在意山間的奇花野草。”企業家是個職業,也是種榮譽,更意味著責任、擔當。要做大事、成大業,必須立大志,“法古今完人,養浩然正氣”,始終心意定向、神志統一,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做好企業,保持企業的健康發展。堅持以實業報國、興業為民為己任,用企業發展的優秀成績立德、立功、立言,在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盡責上不斷奉獻。
強化敬畏之心,堅持自我修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常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企業家作為社會公眾人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引起社會關注,可能“好事不出門”,但是“壞事傳千里”。企業家必須時刻保持敬畏之心,謹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牢記“堤潰蟻孔,氣泄針芒”的古訓,要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努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心有明鏡、手握戒尺的自律,避免陷入“悔不該當初”的境地。
樹牢邊界意識,始終“行在格內”。“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約束自己的內心,在適當位置安放自己的欲望,避免“跟錯人、走錯路、上錯床”。確立自己在政商交往、企業合規、誠信守法等方面的行動基準線,始終遠離紅線;提醒自己在平時交往中,“親賢人、遠小人”,擇良友、讀好書,養正氣、去邪氣,大道之行、正身正心,始終恪守底線;堅持每日“三省吾身”,塑造大我、摒棄小我,始終不碰“黃線”。
建立約束機制,“自律”“他律”并重。“知不易,行更難。”讓行不難,就需要做到“自律”與“他律”的協調統一。在企業的治理機制中完善對自己的監督制約,從制度上加強這方面的設計。這是對自己最好的愛護。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尤其需要格外注意。可以借鑒某些民企建立紀委的作法,敢于“拿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讓企業家自己始終處在組織監管、大家監督之中,別讓自己處于制度和規則之外。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