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一線觀察
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于5月26日至28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
“東數西算”帶動新產業,大數據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前沿技術活力迸發……透過2023數博會這一窗口,可以感受到蓬勃發展的大數據產業正激發出更多的經濟動能與活力。
“東數西算”帶來新機遇
5月25日,2023數博會執委會主辦的“‘東數西算’產業合作會——貴陽大數據科創城暨服務器產業鏈招商活動”完成22個項目簽約,吸引了包括北京十六進制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個華為生態伙伴集中入駐貴陽大數據科創城。
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組書記、貴州省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胡建華介紹,貴州在建及投運的重點數據中心有37個,規劃服務器總規模超過400萬臺。根據測算,僅數據中心內部的更新換代,未來每年在貴州就將產生400億元的服務器市場,圍繞服務器的上下游產業前景廣闊。
建設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規劃10個數據中心集群,這是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主要布局構架。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實施,貴州算力樞紐效益顯現,數據資源優勢正在逐步轉化為數字產業優勢。
每秒1.3億億次,是貴安超級計算中心可以提供的算力服務。貴安超算中心搭載的多云異構算力網絡資源調度平臺,打通跨行業、跨地區、跨層級的算力通道。目前,貴安超算中心已累計向深圳、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等地輸送算力約1600萬卡時。
“我們為《長津湖之水門橋》《流浪地球2》《三體》等多部電影和動畫提供了云渲染算力服務支撐。”貴安超算中心技術研發部負責人彭本黔介紹,2022年,該超算中心為5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20萬用戶提供云渲染服務算力支撐,參與了大約50部影視作品、共計6900萬小時的影視渲染。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長期以來,交通、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在數字時代,以“東數西算”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也將繼續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實現全國互利共贏的新格局。
推進大數據賦能千行百業
數字底座不斷夯實的同時,大數據加速融入千行百業,乘數效應不斷釋放。
數博會展區里,一只機械狗正在靈活跑動,吸引了參觀者駐足。“結合5G網絡和后臺AI能力,在高危特定區域里,機械狗可以進行移動警示、實時監測、信息回傳等任務,替代人工巡檢,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監控。”中國電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依靠一張工業互聯網,工業企業可遠程操控生產設備進行生產,同時還能對產品進行質量監測和預警。“通過系統完成訂單接收、設備啟停、車輛調動等工作,又快又準。”貴州興達興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生產場景實現了集成遠程操控和現場無人化生產,綜合制造成本降低了15%,生產效率提升了約10%。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會上介紹,我國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9.4%、77.6%,大數據技術與制造業重點領域跨界融合加快。建成12個大數據方向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形成了“大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企業不斷涌現”的融通發展格局。
不僅是工業制造領域,還有智慧旅游“解鎖”游玩新體驗、智能農業帶動鄉村振興……2023數博會共吸引328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全面展示大數據技術在政務、醫療、交通、教育、文化旅游等行業的融合應用成果,新業態、新模式持續釋放發展動能。
王江平說,進一步推進大數據賦能千行百業,開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國行”等系列活動,以數字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新賽道上形成新競爭力
產業的加速發展離不開數字技術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在本屆數博會上,20項“領先科技成果獎”獲獎成果以及51項“優秀科技成果”對外發布,其中包括“超低時延實景遠控技術創新與應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農業氣象遙感關鍵參數反演技術及應用”“中國聯通智慧足跡經濟大腦”等。
“我們將聯通自身的全國動態人口庫、就業觀測庫,與線上線下消費數據、產業數據、企業數據、以及大宗商品等行業數據能力融合,構建了‘中國聯通智慧足跡經濟大腦’,已經服務于多個國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幫助政府提升經濟運行動態感知,提升經濟調節的數字化水平。”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在小米元宇宙中,用戶可以選擇虛擬角色,進入會場并進行跑動、交流、觀看視頻和抽獎等多種活動,還可以獲得數字資產獎勵。結合5G、AI、裸眼3D等技術,“超低時延實景遠控技術創新與應用”可為自動駕駛、高危/惡劣環境作業提供商用化的遠程操控能力。
據介紹,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旨在展現全世界大數據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是國內重要的大數據領域社會科技獎勵。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說,本屆數博會為優秀科技成果提供推介發布的舞臺、應用合作的平臺,將切實推動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王江平說,工信部將不斷提升網絡供給能力,加快5G、千兆光網深度覆蓋,打造云網融合、算網一體的網絡架構和算力供給體系,為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底座。同時,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統籌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前瞻布局人工智能、Web3.0、先進計算、6G等未來產業,在新賽道上形成新競爭力。(記者 郭倩 潘德鑫 施錢貴)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