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營商環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1月26日,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出臺貫徹省政府《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簡稱“42條”)的實施意見,各單位迅速行動,推進“42條”政策措施貫徹落實。
三個多月來,淮安市聚焦企業關切,緊盯企業需求,圍繞建設“四最”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要素等相關領域改革,拓展政務服務渠道,破解政務服務難題,增添政務服務溫度,著力以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滿意度。
“一網通辦”暢渠道
“速度更快了,系統更穩了,服務更好了。”江蘇同正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洪飛用三個“更”表達線上辦理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感受。
“一網通辦”是淮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淮安市以更大力度拓展政務服務渠道,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逐漸成為在淮企業辦事常態。
中介機構、中介事項、興業一件事……打開淮安市網上中介超市,各類中介信息一目了然。據悉,淮安市網上中介超市具備“零門檻入駐、不見面選取”特點,通過簡化手續、優化流程、規范管理,整合全市優質中介資源,破解中介選擇難題,提升行政審批效率,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截至目前,淮安市網上中介超市入駐中介機構1574家,辦結項目13766個,節約資金3517.77萬元,資金節約率21.85%。值得一提的是,淮安市網上中介超市在2022年度全省服務能力評估中位列該事項全省第一。
打造“i淮安”APP,優化營商環境。“i淮安”APP全面整合企業服務應用,打開APP,企業憑營業執照即可辦理高頻審批服務事項。該軟件建有涉企信息基礎數據庫,企業只需一部手機,即可暢享所有服務;整合“經濟網格化”平臺和“蘇企通”系統,實現多平臺互通,企業信息資源集成共享,各平臺通用服務,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目前,“i淮安”APP已接入超30個部門和單位數據資源,上線超330項高頻服務事項,為企業和市民提供全面線上服務;APP上“法律服務”專區建成并投入運行,推動法律服務實現“一網通辦”……淮安市“一網通辦”能力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不斷增強。
“主動出擊”解難題
日前,淮安市首張直接變更登記的“個轉企”營業執照在漣水縣發出,漣水縣市場監管局僅用半小時完成了變更,突破了以往“一銷一立”的登記方式,獲得企業點贊。
以改革創新破解難題,解決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增強發展信心,推進政務服務高效便民,既是“42條”的要求,更是淮安市政務服務努力的方向。
今年以來,淮安市市場監管、行政審批部門根據個體工商戶需求,積極探索研究“個轉企”相關事項的延續和銜接,選定在漣水縣、淮安區、淮陰區先行開展試點,并在登記注冊、行政許可、政策扶持、權益保護等方面,成功探索更加便捷的服務路徑,高效推進“個轉企”工作,讓經營主體切實享受改革紅利,助力市場主體發展壯大,跑出惠企“加速度”。
“我們組織171名優秀律師走進規上企業,免費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法治體檢、普法宣講、糾紛調解等法律服務,面對面解決企業難題。”市司法局律師工作處處長方瑋說,市司法部門著力打造“全鏈條”法律服務機制,做好法律服務工作,全面推進法治惠企工作深入開展,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市供電公司第一時間落實“42條”中“為10千伏及以下中小微企業全面建設外部電力接入工程”要求,目前已爭取資金2億元左右,全程無需用戶投資,切實減輕中小微企業負擔。此外,落實“用戶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可采用低壓接入”要求,目前已爭取資金5065萬元,惠及眾多企業。企業紛紛表示,用電越來越方便了。
“柔性執法”添溫度
市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處處長丁大勇介紹,淮安市各行政執法機關充分考慮執法對象的感受,持續規范執法行為,推動包容審慎執法顯成效。
全面落實涉企行政處罰“三張清單”,通過開展專項執法監督、數據定期報送等,及時解決涉企違法、不當執法問題,進而建立涉企重點領域行政執法全過程行政指導機制,讓涉企執法有尺度、有溫度。同時,暢通涉企行政復議申請渠道,增強企業的法治體驗感和獲得感,著力推動淮安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2022年全市運用“三張清單”開展涉企行政處罰1.1萬件,為企業減負1.8億元。在2022年全國工商聯“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活動中,淮安市滿意度評價位居全省第二,實現歷史性突破。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辦理輕微違法免罰案件84起,從輕或減輕處罰案件264起;市應急管理局辦理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首違不罰案件15件,預計免罰金額40余萬元。
■通 訊 員 傅根生 曹 雨
融媒體記者 劉 夢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