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付劍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繼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之后,黨中央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至此,國家江河戰略確立起來了。請問,長江和黃河兩大發展戰略在內涵上有何異同?國家確立江河戰略有何重大意義?
解讀:賈若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匠心獨運丹青手,萬里江河起宏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宏圖,開創了流域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新模式,譜寫了我國流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長江和黃河正在不斷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都是重大國家戰略,長江和黃河都是中華民族母親河,他們的相同點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都是新發展理念在流域治理中的應用。流域是個復雜的地域綜合體,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新模式。創新是促進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都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協調是促進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長江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涉及上中下游、左岸右岸、干流支流、江河湖庫等多方面,要全面統籌協調,才能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上形成合力。綠色是促進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普遍形態,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推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化和低碳化轉型,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開放是促進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聯陸接海,都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都是推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的重要紐帶。共享是促進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都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不斷改善民生福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其次,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都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實現共同富裕是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期盼。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通過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講好新時代“長江故事”和“黃河故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富裕。通過促進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共享高品質生活,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全國推進共同富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提供示范,切實讓長江和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還有,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都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經濟規模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黃河流域涵蓋省份的經濟規模占據全國的1/4左右,兩者合計占到全國經濟體量的70%左右,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都按照生態優先的要求著力推進綠色發展,這是從流域角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新發展階段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要求。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經濟體量大,其高質量發展關乎我國高質量發展全局,是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壓艙石”。
長江經濟帶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面臨的問題不同。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的診斷是“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對黃河的診斷是“體弱多病”,這是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面臨問題的最大不同。“長江病了”主要是指長江經濟帶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長江水質和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要追根溯源、診斷病因、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這也是為什么長江經濟帶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導向的根本原因。黃河“體弱多病”主要是針對黃河“水少沙多、水沙異源”的特征作出的診斷,“體弱”主要是指黃河流域生態比較脆弱,中上游地區大部分在400毫米降水線西側,中游有大部分地區屬于農牧交錯帶,生態十分脆弱。“多病”主要是指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抗旱防洪防凌、調水控沙、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上懸河”等多種問題交織,復雜難治。
二是治理的方式不同。對于長江,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的治理方案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是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導向,也是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規矩,通過立下生態優先的規矩,促進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對于黃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給出的治理方案是“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更加注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國家確立江河戰略的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有助于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人類文明大都發源于大江大河,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以長江、黃河為代表的江河戰略,將有助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加快實現。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陸域國土都在不同的流域范圍之內,其中長江和黃河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滋養了5000多年的華夏文明,是我國人口和經濟活動的主要空間載體,推進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長江和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的重大舉措,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扎實的物質基礎,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二是有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流域是個復雜的地域綜合體,流域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我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治江治河就是檢驗國家治理能力的“試金石”和“顯示器”。以長江、黃河為代表的江河戰略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依法治理,有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是強調系統治理,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推動上中下游地區的互動協作,增強各項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二是注重綜合治理,強調整體推進,在重點突破的同時,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性和整體性,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三是開展源頭治理,針對流域復雜系統,問題導向,追根溯源,靶向施策,從根本上促進流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四是堅持依法治理,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長江和黃河都積極開展了立法工作,為流域依法治理開創了新模式。
三是有助于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性目標,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體體現。促進流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將會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保護傳承弘揚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文化,將有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富裕。千百年來,人民逐水而居,靠水而生,大江大河既孕育滋養了5000多年的華夏文明,其沿岸又都是我國人口和經濟活動非常密集的地區,江河戰略實施,將開創人民由依水而生向依水而富轉變的新局面,其歷史悠久絢麗多彩的文化底蘊將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將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