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墩闊坦鄉庫木庫勒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大型機械正在土地平整作業。汪志鵬攝(中經視覺)
新疆是農業大區,水土光熱資源優勢明顯。近些年,圍繞“把新疆打造成為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定位,新疆推動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由“區內平衡、略有結余”向“區內結余、供給國家”轉變,為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能力不斷增強。2023年新疆糧食總產量2119.2萬噸,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大關,同比增加305.7萬噸,總產增量全國排名第一;播種面積4237.2萬畝,同比增加586.3萬畝,增長16.1%,播種面積增量全國排名第一。新疆糧食豐產的密碼何在?
夯實高標準農田根基
糧食增產離不開良田這一根基。2023年新疆財政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435萬畝,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558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67.6%。并科學引導糧食生產向伊犁河谷、準噶爾盆地、塔額盆地、焉耆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優勢產區集中,9個地州糧食生產面積超百萬畝,產量占全區的95%。
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新疆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由2018年的0.55提高到2022年的0.573,大部分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農田灌溉水保證率達到85%以上,田間高效節水工程和水肥一體化技術覆蓋率較全國平均水平高53個百分點。建成后的高標準農田小麥單產提高5%以上,玉米單產提高20%以上,棉花單產提高10%以上。
2010年以來,新疆奇臺縣全面實施以田間滴灌為主的高效節水項目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累計建成高效節水農田163萬畝、高標準農田127.5萬畝。得益于“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建設,該縣每年糧食穩產在70萬噸以上。
“用高標準農田種小麥,不光種地輕松了,畝產還很高。”近日,奇臺縣吉布庫鎮達板河村村民王樹忠的170畝耕地播種了冬小麥。過去受制于地塊小,在傳統耕作模式下,王樹忠的糧食產量不高。近些年,隨著新疆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王樹忠種起了大條田,用上了滴灌澆水,還積極應用了土壤改良、水肥一體化、智能物聯網裝備等技術措施,小麥單產和總產不斷攀升。“高標準農田種小麥畝均產量比過去增加100公斤左右,畝產最高達到620公斤。”王樹忠說。
構建科研轉化體系
日前,新疆制定印發《自治區糧棉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將科技潛力轉化為現實產量、專家產量轉化為農民產量、典型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輻射帶動全區主要農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2023年,新疆糧食總產量實現新突破,構建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新疆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耿洪偉說。2023年,自治區和兵團本級財政共同籌集100億元設立新疆人才發展基金,啟動實施具有整體拉動作用的“2+5”重點人才計劃。通過遴選現代體系專家隊伍,構建起了由首席科學家、崗位科學家、基層試驗站科研人才組成的人才體系,推動更多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服務糧食生產,實現了糧食增產遇到問題有渠道、有能力解決的良好局面。
2023年,新疆農業科學院相繼啟動小麥、玉米、大豆、蔬菜4個自治區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形成集成創新中心、技術創新團隊、綜合試驗站3個層級,首批由6名首席科學家、5名副首席科學家、62名崗位科學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領銜指導。按全產業鏈配置科技力量,建立新型農業科研組織模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制約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
“現在種小麥不但有高產品種,還有農技專家下地指導。只要認真種出好糧,收益差不了。”新疆額敏縣郊區鄉九家戶村種植戶郭堅峰說。近年來,額敏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積極與新疆農科院額敏小麥育種家基地科研人員合作,選育適合本地成長的優質高產小麥品種,采取科學種植管理方法,為農民種高產糧提供了“試驗田”。2023年,額敏小麥高產攻關示范田畝產超800公斤。
“近些年,新疆加快推動具備高產潛力的小麥、玉米等重大新品種應用,也是推動糧食增產的重要因素。”耿洪偉說。2023年,新疆一批優選糧食作物品種創出多項全國大面積高產紀錄,冬小麥千畝連片實收單產782.9公斤,刷新全國大面積單產最高紀錄;百畝實收單產880.3公斤,創新疆單產最高紀錄;玉米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十萬畝方單產分別創出1545.94公斤、1427.66公斤、1300.67公斤、1117.4公斤全國大面積高產紀錄。
多舉措助糧增產
“有政府農機補貼,換臺大馬力拖拉機種地更有勁。”在喀什農機農資博覽會上,新疆伽師縣種糧大戶阿力木·圖爾蓀為種好1000畝地購買了大馬力拖拉機等農機具。
為了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2023年新疆落實了13.73億元農機購置補貼,優先保障糧食生產機具補貼,涵蓋糧食種子加工、播種、田管、收獲、烘干等生產全過程。統籌中央和自治區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全部用來補貼小麥生產,將小麥種植補貼額度提高到230元/畝,保障農民種麥收益。同時,落實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和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項目資金2.4億元,重點向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傾斜。
此外,新疆深入推進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不斷完善糧食倉儲物流體系,提升科學儲糧水平。2023年籌集各類資金12.6億元,新建倉容66.5萬噸。新增10萬噸自治區級玉米儲備,糧食倉儲能力得到有效改善提升。
2023年,新疆阜康市完成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4.02萬畝,糧食產量達14.54萬噸,糧食總產量較上年增長41.9%。在此過程中,當地堅持“減災就是增收”理念,因地因時制定和完善農業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分作物、分災種制定防災減災技術意見,做好物資儲備和技術準備,加快建立災前防御、災中抗災、災后恢復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為糧食增產起到了助推作用。
“在氣候變化過程中,各級農業專家通過技術引導、水肥調整等措施減少了異常天氣對糧食生產的危害,保障了糧食作物的正常生長。”耿洪偉認為,今后需要重視氣候對糧食作物的重要影響,增強針對不同氣候條件下不同地塊糧食作物的綜合技術支持能力。目前,科技賦能新疆糧食增產效果正在顯現。今后多舉措鞏固提升增糧成果過程中,需要重視現代產業體系隊伍結構的優化和能力建設,重視重大品種選育團隊和平臺構建,保障重大項目攻關的持續性,加快生物育種等新技術的應用。?(經濟日報記者 馬呈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