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代表,已成為數據資源暢通循環的關鍵支撐,引領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5G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我們持續推進5G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推動我國5G應用創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說。
網絡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絡,從黑龍江漠河到海南三沙,從海拔5000多米的新疆喀什地區紅其拉甫口岸到地下200多米深的山西礦井,均已經覆蓋5G信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介紹,截至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318.9萬個,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5G移動電話用戶達7.37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42.8%。
此外,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共建共享5G基站超100萬個,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共建共享700MHz 5G基站57.8萬個,精準建設2.6GHz與4.9GHz頻段,實現全國城區、縣城、鄉鎮連續覆蓋。“目前,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已經超過2萬個,覆蓋工業、港口、能源、醫療等多個領域,有效支撐應用場景拓展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原主席龔克說。
在網絡覆蓋不斷完善的同時,5G關鍵技術取得整體性突破,已形成涵蓋系統、芯片、終端、儀表等環節較為完整的5G產業鏈,產業基礎實力持續增強。“我國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量全球占比達42%,為推動全球5G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張云明說。
據龔克觀察,隨著標準體系持續升級,5G技術供給能力顯著提升,但上行傳輸速率、定位、低時延、高可靠等技術能力仍無法完全滿足工業現場需求,網絡切片及靈活配置有待進一步優化。
對此,張云明建議,要持續夯實網絡能力。堅持適度超前,加快推進地級及以上城市5G網絡深度覆蓋,并逐步向有條件的縣鎮加速延伸。緊貼垂直行業差異化、個性化需求,加快推進行業用戶可便捷運維、易復制推廣、能形成安全保障的5G行業虛擬專網的建設部署,提升多元化5G網絡的供給能力。前瞻布局5G-A技術研究、標準研制和產品研發,推動5G與人工智能、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技術融合創新,以技術突破引領產業發展。
賦能作用更加彰顯
目前,5G應用已廣泛融入67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場景由監控巡檢等外圍環節向生產控制等核心環節穩步拓展。在前不久舉辦的2023年中國5G發展大會上,第六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獲獎結果公布。“本屆參賽項目從第一屆的334個躍升至4.5萬個,參賽主體從189家增長至近1.6萬家,5G應用創新熱情持續高漲。”張云明說。
作為業界獲獎項目最多的企業,中國移動加快推動5G在礦山、工廠、醫療等行業的深入應用,并在海事海洋、地鐵軌交等領域實現關鍵突破。在武漢地鐵19號線,全球首張全線商用軌交5G專網部署完成,國產全自研的5G專網全面替代傳統的800M窄帶集群通信網絡,綜合承載5G集群高清視頻通話、會議系統等多種應用,為控制中心、列車司機、調度員等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網絡保障。以一條運行長度約為25公里的線路、使用周期10年估算,使用5G專網后,網絡能力提升200%,綜合成本降低30%以上。
中國移動聯合福建海事局打造全國首個5G智慧海事示范區,為福建海事局海巡艇配備5G基站,通過與船載衛星鏈路結合,5G網絡覆蓋范圍可達離岸30公里至50公里,為編隊船舶及周邊社會船舶提供“應急通信船”服務。
“工業、電力、礦山、智慧城市等成為5G應用的主要領域,說明大家對新興行業應用價值的認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告訴記者,有共識、愿意部署的場景越來越聚焦,不再泛化,5G+AGV、5G+機器視覺、5G+視頻監控等高頻高價值應用成為很多項目的必選項,也初步形成了商業模式。此外,通過云化、遠程化等方式改變現有系統,還實現了對傳統行業無人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例如5G礦山遠程掘進、5G無人駕駛等。
輕量化技術加快部署
5G商用4年來,為各行各業帶來的提質增效降本作用已獲得充分認可,但由于行業需求碎片化現象依然存在,導致芯片、模組、終端等定制化設備成本較高,功耗大、規模化部署難等問題制約著5G產業進一步發展。
而5G輕量化(RedCap)技術是5G實現人、機、物互聯的重要基礎。為推進該技術演進、產品研發及產業化,促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工信部印發《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5G輕量化技術通過減少終端帶寬、收發天線數量以及降低調制階數等方式,降低終端成本。輕量化的核心網、高性價比的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使行業有了更多的5G選擇。”王志勤說。
“我們將RedCap視為激活5G物聯網市場的重要機遇。”中國聯通集團政企客戶事業群5G行業組負責人陳丹介紹,從剛剛發布的2款Open CPU模組及4款行業終端,到攜手行業客戶在裝備制造、電力能源、倉儲物流等場景實現商用落地,中國聯通在技術攻關、產品創新、測試認證等方面全流程發力,為RedCap行業應用樹立了示范標桿。
“我們在開展RedCap規模化推廣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大挑戰。例如,當前可量產芯片的廠商較少,價格偏高;測試標準尚未健全,行業需求與網絡、終端適配不足等。”在陳丹看來,5G規模化應用僅靠運營商和通信企業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建立可持續的良性生態,打好團體戰。
為此,《通知》明確提出要構建5G RedCap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聯動,推進5G RedCap芯片、模組、終端、網絡、儀表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加快RedCap與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5G LAN(局域網)等5G增強功能結合,滿足不同行業場景應用需求,加快終端商用落地和推廣。
在政策引導下,業內各方正積極部署,抓緊突破。“RedCap在工業傳感、可穿戴設備以及視頻監控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中興通訊RAN產品首席架構師姚強介紹,目前中興通訊已聯合運營商以及芯片、模組和終端廠商完成了國內5G全頻段業務驗證,助力RedCap從“能用”到“好用”。
中國聯通發起5G OPENLAB端網業協同生態共創計劃,攜手終端、網絡廠商和應用生態伙伴,打造技術創新、測試驗證能力底座,孵化全棧創新產品和商業模式。 (經濟日報記者 李芃達)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