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房地產貸款新增規模較5月份明顯提升,連續兩個月環比多增,預計當月新增超1500億元,較5月份環比多增2500億元。有效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這既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保民生、穩預期的應有之義。
房地產業規模大、鏈條長、涉及面廣、關乎眾多就業,其在投資、消費、經濟產出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對經濟增長有直接貢獻。此外,由于房地產業能夠吸引居民投資、加速資本積累,從間接角度也拉動了經濟增長。因此,要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穩定房地產融資,保持合理適度的房地產貸款增速。
2021年下半年以來,個別房企因自身經營不善、盲目多元化擴張造成經營指標惡化,進而引發資金鏈緊張、債務違約。針對個案,有關部門、金融機構要及時反應、協同發力,早介入、早處置,積極參與風險化解工作。當前,商業銀行要在地方黨委、政府“保交樓”工作安排的總體框架下,堅持摸清情況、實事求是、科學分類、精準施策,研究并拿出來合理解決資金缺口的方案,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協助推進項目快復工、早復工、早交付。
與此同時,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持續、有效地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經過金融管理部門近一年的有效引導,目前針對房企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已有序恢復。接下來,房地產融資要找準發力重點,做好“加減法”:一方面,加大對長租房市場、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做好重點房企風險處置項目的并購金融服務,以市場化方式化解風險。
此外,還要理性看待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這一現象。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5.4%。市場上有聲音將此現象歸咎于個別房企風險暴露以及房地產融資不夠穩定。實則不然。從國際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規律看,當住房數量得到滿足后,人們會更加關注居住質量的提升。我國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這一轉變。
理性看待當前的市場,還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要認識到,處理好風險問題,恰恰是實現房地產發展模式新舊轉換的重要契機。我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由住房數量向居住質量轉變的節點,提供優質的居住服務是長遠發展的趨勢。對此,一方面,房企要遵循“功能民生化”發展規律,轉變“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運作模式;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對房企的融資政策要保持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共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子源)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