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算法”成了“算計”消費者手段,直播帶貨“坑位”變成了“坑人”,“盲盒”成了消費“盲區”……盤點一年來的消費維權熱點,在線消費成了“套路”消費重災區。業界呼吁,針對新的消費陷阱,監管應適度增加打擊力度。
日前,北京市消協發布的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在對16個平臺進行的32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中,有18個樣本新老用戶賬戶的價格一致;有14個樣本新老賬戶的價格不一致。有高達86.91%受訪者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記者分別通過新、老用戶兩個賬號同時在某平臺訂購同一家飯店的同樣飯菜,新用戶賬號比老用戶賬號多了16元“雙重補貼”紅包。記者在某網約車平臺體驗發現,同一個位置去同一個目的地反復搜索車輛,退出約車App后再呼叫,價格相比早前微漲。
北京市京德律師事務所律師董山呼表示,大數據“算法”本是更好服務消費者的技術,但在一些不法商家手中卻成為“算計”消費者的手段。
中聯律師事務所重慶辦公室執行合伙人韓德云建議,市場監管部門應該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在互聯網平臺經濟監管領域的執法能力,充分運用新技術及時抓取和識別大數據“殺熟”行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大數據“殺熟”現象。
另外,直播帶貨近年來異常火爆,但“坑位費”卻成直播行業詬病,不少主播以人氣為籌碼,收取高額“坑位費”后,頻頻出現直播翻車現象,成了商家、消費者投訴高發地。
記者梳理發現,在直播帶貨中,有主播通過流量注水、先買后退、極力壓價等手段,制造虛假交易泡沫。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杜秀軍表示,直播“坑位”,既坑了商家也坑消費者。有的主播為了賺“坑位費”,在選擇商品時把關不嚴、給錢就播,導致直播帶貨相關投訴增速明顯。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官網發布《2021年網絡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建議,可考慮再次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尤其要對直播營銷、社區團購等新業態的網絡消費作出規制。
盲盒經濟亂象近期也成為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新領域。一些商家打著“盲盒”等營銷噱頭,具有很強的信息不對稱性,消費者只能依據商家的廣告宣傳來選購,難以正確判斷商品價值。
今年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針對盲盒消費屢引爭議,中消協建議加強立法規制,劃定盲盒經營紅線,對于低齡兒童、特殊商品、特殊領域禁止盲盒營銷。
隨著在線職業培訓持續升溫,與市場走高相伴生的卻是行業亂象屢有發生。“退款難”“培訓貸”、誘導消費、霸王條款……從報名到考試的各個環節,隱藏著重重陷阱,消費者表示,“培訓”成了受“教訓”。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培訓機構缺乏責任意識、發證機關審核不嚴、驗證不嚴格等各個環節的疏漏,最終導致了在線職業培訓的種種亂象。只有把各個環節都嚴格起來,職業培訓才能得到規范。
(記者 李會平 黃可欣 魏薇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