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4249.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1%,成為外貿新亮點。如何借助新業態新模式更有針對性地推動外貿升級?對此,專家表示,要鼓勵跨境電商不斷創新,依靠數字技術轉型升級,同時,財稅政策支持要全方位升級,給跨境電商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魏浩:
創新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從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業務再到離岸貿易等外貿細分服務,近年來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對此,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魏浩表示,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作為外貿領域新興的平臺經濟類型,近年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蓬勃發展。據介紹,外貿綜合服務是以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為載體,為外貿企業物流、報關、信保、融資、收匯、退稅等進出口環節提供一體化專業服務,是支持外貿企業發展的綜合服務新型業態。
魏浩表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快速發展,不僅有利于降低行業門檻,讓更多企業進入外貿領域,還能降低外貿企業進出口環節的成本、推動監管模式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外貿數字化建設進程?!耙虼?#xff0c;既要給予政策支持,也要進行風險防范,幫助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健康發展?!?/p>
離岸貿易發展同樣引人關注。離岸貿易的貨物運輸在國外,合同訂單、資金收付、航運物流、保險、貿易融資等都通過設在國內的離岸公司進行,貨物流、訂單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有助于降低企業進出口運營成本。魏浩表示,離岸貿易規模代表了當地企業配置全球市場資源的能力,是區域貿易中心、全球貿易中心的重要指標,也是國際貿易強國的重要標志,是支撐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業態。
魏浩建議,可以在自貿試驗區支持具備條件并有較強競爭力和管理能力的城市和地區發展離岸貿易,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離岸貿易,鼓勵金融機構對離岸貿易業務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提升貿易結算便利化水平。同時,建設以數字貿易生態鏈為基礎的新型監測機構,幫助離岸貿易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保稅維修業務是一種加工貿易新型業務形態,鼓勵保稅區內的企業充分利用保稅政策功能優勢進行市場開拓和業務拓展,有利于突破當地維修業務對于原產地的限制,拓展維修業務的產業范圍和地理輻射范圍,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和集聚效應。魏浩表示,為了更好提升保稅維修業務的發展,要堅定不移地大力支持保稅維修業務的發展,創新保稅維修監管制度,擴大維修產品目錄范圍。
“隨著外貿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延伸及貿易分工進一步細化,在營銷、支付、交付、物流等外貿領域出現了一批細分的平臺型服務企業。這是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新趨勢之一。今后,要大力發展這類平臺,積極服務我國外貿發展。”魏浩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其予)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
進一步加強財稅金融支持
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有利于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培育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對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加快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要舉措。
目前,我國初步構建了適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政策框架。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市場采購貿易規模6年增長5倍。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超1500家,海外倉數量超1900個,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已建成約130個。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何代欣表示,可從三方面認識加快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一是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已經成為主要貿易國家搶占世界貿易發展新高地的主要方向,我國應該有規劃性的戰略部署。二是中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基本形態正在形成,無論是新貿易還是跨境電商,都是外貿增長較快的領域,需要規范、更需要政策支持。三是政策體系形成還處于起步階段,但要在提供政策的同時做好落實,多部門要協調推進。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體現了新的貿易形式和運行模式,若沿用傳統的貨物貿易監管,工作效率低,所以新的監管方式勢在必行。何代欣表示,《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提出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外貿發展。這當中有對推廣數字智能技術應用的關注;有對跨境電商發展尤其是稅費、知識產權方面的完善;還有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優秀海外倉企業培育、海外倉服務網絡平臺建設等全方位的打造,是一個突出培育發展的創新監管方式。
“對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如何落實好財稅金融政策,相關政策提出了針對性的部署。”何代欣表示,一方面,財稅政策支持全方位升級,不僅外貿發展專項資金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的作用會得到放大,稅收服務水平也將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對業務和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得到增強。在深化銀企合作框架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的金融服務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此外,企業也能享受到更高效安全的金融結算服務。特別是把人民幣國際化和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連接起來,提出支持“非銀”支付機構走出去,鼓勵外資參與中國支付服務市場,都能夠幫助我國外貿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亞東)
賽迪研究院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哲:
數字技術撐起發展新空間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推廣數字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未來5年我國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抓手之一。
據賽迪研究院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哲介紹,“數字智能技術應用”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為基礎,以實現用戶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創新為核心,以運營和工藝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組織創新為支撐,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外貿運行效率和價值水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
王哲表示,從技術端看,數字智能化技術應用為外貿產品和服務中各類要素的鏈接提供了便利,將有效優化外貿各環節流程,拓寬企業全球市場渠道,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營銷體系,促進資源和信息的有效共享,對保障全球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環節的暢通起到關鍵作用。
從交易端看,數字智能化技術應用降低了全球貿易的交易復雜程度,提升了外貿標準化程度,大大降低了跨國交易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讓智能合約成為可能,參與主體之間的單次交易、多次交易或長期交易都能在數字平臺上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短時間、高質量地完成。
從供應端來看,數字智能化技術應用將助力中國企業加快開展智能化、個性化、定制化生產,能進一步提升傳統品牌價值,形成新業態驅動、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從而推動傳統外貿轉型升級。
從消費端來看,數字智能化技術應用將提升外貿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使得外貿產品和服務的延展性、開放性、轉移性等大大增強,從而打造全球性的生產—消費—服務網絡,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促進外貿領域的價值鏈進一步延伸。
“預計未來5年到10年內,數字智能化技術將解構原有國際經貿格局,形成數字化消費、數字化生產、數字化網鏈新模式新業態。在這個過程中,全球生產組織方式將發生重大變革,資源配置將經歷重大調整。我國各類市場主體需為此做好準備,尤其是積極引進和應用數字智能技術;相關政府部門需配套加快外貿領域的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推動形成新業態驅動、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蓖跽苷f。(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鑫)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
跨境電商積蓄發展新動能
“從2013年至今,我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尤其是在2019年和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仍保持兩位數增長,遠高出同期外貿增長率?!鄙虅詹垦芯吭弘娮由虅昭芯克毖芯繂T洪勇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了1.69萬億元,增長31.1%,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已經成為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據了解,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政策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國務院分5批設立了105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基本覆蓋全國,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
洪勇表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六體系兩平臺”等成熟經驗做法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提高。例如,海關允許跨境電商企業采取“清單核放、匯總統計”報關,提高了通關效率。稅務部門出臺了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企業稅核定征收等稅收優惠政策,稅收負擔大大減輕。此外,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在全國鋪開,零售進口試點擴大至所有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區域)??缇畴娚堂鎸Φ臓I商環境越來越好。
洪勇認為,新發展格局下,我們應從國家、地方、企業三個層面著手,推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層面進一步優化跨境電商監管體系。首先,要根據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適時提高購買額度,擴大進口品類,尤其要擴大高品質消費品進口。其次,建立跨境電商風險防范機制。建設風險預警信息平臺,構建物流追溯平臺。再次,要及時總結跨境電商新情況新經驗新做法。最后,要開展綜試區考核評估工作。
在地方層面要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優勢,用好政策,避免惡性競爭。各跨境電商綜試區要依托自身區位優勢,利用好現有政策,優化暢通貿易機制,完善跨境電商新基建建設,以數字化提升綜試區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同時,要積極推動本地跨境電商服務體系數字化轉型,做好跨境電商與物流協同發展的布局規劃。
在企業層面,要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實現新發展。一方面,要用好新技術,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和拓展自己在產業鏈中的優勢環節,如生產端的供應能力,研發端的創新能力等。另一方面,打通生產、流通與消費的各個環節,逐步實現由打造爆款單品向提供全流程優質服務的轉變。(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其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