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今年7月份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對提振民營經濟預期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發揮積極作用。
政策千萬條,落地第一條,為促進各項重大政策舉措早落地、見實效,需加快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并落到實處,營造出有利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優化營商環境軟環境的重要保障,對于更好發揮政府職能,更好提振發展信心,激勵廣大企業家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讓他們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親清政商關系給政商交往劃定了參照線,提供了行為尺,為新時代政商關系的重塑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相關部門、各地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并積極開展探索實踐,其中不乏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相關內容和舉措。今年9月,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機構,釋放出以更強力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清晰信號。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落地見效方顯真章。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可以直接打通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解決目前所謂的“政府門好進,但事難辦”的問題,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有獲得感,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
落實政策部署仍存在“絆腳石”
親清政商關系是黨政領導干部和民營企業家雙方良性互動的結果,是一種正向產出的關系狀態。親清關系不是領導干部和民營企業家的私人親密關系,而是組織和機構與企業和企業家建立的關懷與被關懷,支持與被支持,提訴求與解決訴求,共謀經濟發展的關系。這個關系搞清楚了,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就會在法治和道德框架范圍內,在清廉的基礎上敢于為民營企業服務,勇于為民營企業站臺。然而,目前仍有少數地方、部門與企業等經營主體之間仍存在“親而不清”“清而不親”“不親不清”等不健康的政商關系,成為落實政策部署的“中梗阻”“絆腳石”。
一方面,“親而不清”易造成權力資本化、資本權力化等異化現象,如利益輸送、尋租和腐敗等,嚴重威脅到中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這屬于黨中央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并嚴厲打擊的事項。另一方面,“清而不親”體現出的不擔當不作為也使得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政策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近年來,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高壓態勢下,一些領導干部為了樹立“清”的形象,產生了“避商”心態,對服務企業選擇“不作為”,這一現象亟須進行糾治。
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反腐敗斗爭,必須一以貫之、堅定不移。但與此同時,也要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發展環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第二十五條明確提出“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黨政干部和民營企業家要雙向建立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家接觸交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依法依規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解難題、辦實事,守住交往底線,防范廉政風險,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民營企業家要積極主動與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溝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潔身自好走正道,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因此,要打消黨政干部的顧慮,形成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政商良性互動的工作氛圍。此前我前往上海某區參加調研,有一家知名企業要落戶該區,該區主管副區長親自帶領投促局、經信委、發改委的相關同志上門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不僅詳細講解當地招商引資政策,還積極為企業關切的員工安置、醫療保障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第一時間解決了企業家對當地招商引資政策的全面深入了解,解決政策信息不對稱問題(事實上,我們很多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鼓勵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好政策,但是因宣傳不到位或講解不到位,“最后一公里”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使得很多好的政策企業沒有享受到),而且,政府和當地領導的親力作為也深深感動了企業和企業家,他們覺得在上海投資不僅營商環境硬環境方面全國領先,在軟環境營造上也做到率先垂范,他們的做法不僅暖人心、更是添信心。這種在軟環境上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的做法,使企業產出了極強的獲得感,進一步拉近了民營企業家與政府、黨政官員間的距離,敢于交心、愿意交心,放心作為。這說明政商關系可以做到“既親又清”,達到雙向平衡,實現多方共贏。
多措并舉讓政商關系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新形勢下,面對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需采取措施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更好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一是要營造良好的輿情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光明磊落地同企業交往,了解企業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因此,要構建良好健康的輿情環境,不能捕風捉影或一味懷疑與否定正常的政商交往。全國工商聯最近的一份調研報告提到民營企業的四點新期盼:一盼市場準入更加公平,二盼政策落實更加有效,三盼產權保護更加有力,四盼輿論氛圍更加友好。民營企業對輿論氛圍改善也有更多期待,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持續推動解決。
二是可以制定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針對不同部門工作特點和分管領域,細化完善不同部門黨員干部、公職人員與企業交往的指導細則,列出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單”“負面清單”,既明晰政策邊界、突出正向引導,又劃出紅線底線、強化反向約束,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著眼于推動黨政領導干部在“敢親”的基礎上健康規范與企業交往,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添薪續力。
三是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主動擔當,則需面對風險;大膽探索,就有可能犯錯。特別是政府各級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在政策制定和銜接上要有效對接,形成政策合力,從而激勵黨政領導干部鼓足干勁、擔當作為。同時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對在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中出于公心、在依法依規和廉潔基礎上擔當盡責,敢闖敢試、敢抓敢管而出現工作失誤或錯誤的組織和個人,依規依紀依法進行綜合分析、妥善處理;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時為受到惡意中傷、誣告陷害的領導干部澄清正名、消除影響。
四是要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將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工作情況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評價情況與績效獎金、干部使用等掛鉤,切實提高各地各部門對做好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提振干部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敢于擔當的精氣神。
五是要完善監督問責機制。加大對政商交往行為的日常監督力度,通過加強社會監督、政府監督,形成黨政官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圍,對發現的不正之風、違紀違法行為嚴格問責、嚴肅追責,持續深化作風建設,讓權力在法律和制度規范內運行。同時要公開問責結果,增加黨政領導干部違紀違法的成本和壓力,督促領導干部在政商交往中保持“親”的本心,守住“清”的本質,推動形成既“親”又“清”的政商關系。
(本文作者:全國政協委員、外事委員會委員,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公司董事長權忠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