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昀國
劉榮平
陳仙梅
郭正輝
陳銘全
徐紹禹
莊祥聰
碳中和背景下,產業如何綠色發展?9月10日,在第八次全國企業營商環境研討會中國企業碳中和行動(廈門)峰會上,一場關于產業綠色發展的高端對話,帶給人們務實的經驗,開放的思想,創新的模式。對話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總裁、社長,中國企業園區國際合作聯盟主席吳昀國主持。
碳中和關乎每一家企業
贛州高新區管委會二級調研員劉榮平表示,碳中和的問題導向在于氣候,關乎每一家企業。解決氣候問題,新材料科技不可忽視。中國稀土就是新材料,為什么黨中央這么重視贛州的稀土產業,也是出于這個考量。
江西省贛州市,也就是中國稀金谷所在地。我們正在建設萬畝產業園,通過中國稀土建設帶有磁材性質的機械裝備,包括應用在軍事方面的高科技,不但可以產生科技革命,而且能夠節能減排30%—50%。
2019年,習總書記視察稀土企業,并在贛州發出了“新長征再出發”的號召。如今,很多這方面的院士都已經舍家別子來到中國稀金谷,進行再一次新長征出發,為中國“卡脖子”的事情再做一次努力。
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有情懷的人,尤其是年輕人,能夠奔赴到中國稀金谷,為碳中和,為我們“卡脖子”的事情努力奮斗。
開放共享碳中和產業變革
廈門英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仙梅表示,英嘉集團源于一家會計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08年,集團旗下有英嘉會計律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還有評估有限公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英嘉集團是以財務為基礎的業財融合的綜合服務商。碳中和不僅關系到每一個人,還關系到每一個企業,也是一場全新的變革,我們也面臨著更多機會和挑戰。我總結四個字是開放共享,我們開放合作,共享服務。
科技創新助力建筑節能減排
廈門宏發先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正輝表示,廈門宏發先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營業務是混凝土的外加劑和混凝土。建筑用的混凝土中有一個重要的材料就是添加劑,添加劑種類比較多,其中主要是減水劑,我們公司產品主要是聚翔酸系減水劑,是目前最新一代產品,是一種綠色、環保型的產品。減水劑能減少混凝土中拌合水用量20%以上,相應地可以減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20%以上,也就是一立方混凝土可以減少70公斤以上的水泥用量, 同時有利于提高混凝土中粉煤灰、礦渣粉等工業廢料的摻量,這些都對碳中和有很大的幫助。混凝土外加劑推廣使用,對混凝土生產中的碳減排是有利的。
綠色技術大有可為
寧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徐紹禹表示,我今天帶來一個膜,不管天氣多熱,這個膜的表面始終是冰冷的。這個膜用在建筑屋頂,這個屋頂就會變成一個冷屋頂。目前,這個材料已經用在新加坡樟宜機場,日本羽田機場以及國內的十個機場。今年已經應用了幾十萬平方米,已經逐漸在引起各個領域的廣泛關注。
在能源的生產端,我們要大量的運用清潔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但是在能源的利用端,目前在技術上沒有很有效的方式,一些地方用的一些辦法,包括提升電價、限電等,來減少消費端的使用,這樣做得不償失。在能源的利用端,我們這個膜是有效的技術方法之一。多家檢測機構包括富士康這樣的集團,按照廠房結構,用10—15公分厚的隔熱層建的對比屋進行測試,節能可以達到60%。
機場類建筑溫度調節占能耗總量的比例接近50%,如果用我們這個技術可以節省40%,也就是節省總電量的20%,這個正在形成各方的共識,這個是我們在能源消費端引起全球關注的技術。
碳中和帶來新的產業規劃
泉州市金秋農林生態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莊祥聰表示,碳中和對我的決策影響很大。我們公司有一個將近3000畝山林地和一個4萬平方米水庫的項目。我以前想做一個農林生態之類的項目,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加上碳中和,感覺很有發展的空間和前途。所以,我現在計劃做一個文旅康養的項目。
企業家最需突破認知瓶頸
深圳銘德企業全案咨詢顧問有限公司CEO陳銘全表示,企業發展在每一個階段都有非常大的機遇和挑戰。我認為企業家發展面臨很多瓶頸,但最大的是認知問題。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數字信息化時代,在每一個時代都因為認知的不同而有一些企業家跟不上隊,也有一些因為認知的改變而成功。我曾經輔導過一個企業,原本是做普通機電維修。我跟他們談了一個概念,現在國家談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通過高質量發展能夠培養操控自動化設備的產業工人,這就是我們巨大的機遇。于是這家企業放棄了機電維修,把員工直接送到專門領域培養機器人維修和數控機床技能,進行精準化的合作以后,人才培養出來,現在這個企業跟上汽大眾、廣州本田、廣州豐田以及微軟都在合作。這個是非常好的案例。
在新基建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當中,所有都需要數字支撐。從文本的時代到超文本的時代再到馬上要用的分布式存儲系統時代,很多傳統企業家根本都沒有察覺,我覺得會有很多行業和企業落下。(本報記者 郭志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