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塔屹立銀線縱橫,電流涌動大江南北。
電網是國家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國家電網當好科技創新的國家隊、產業發展的領頭羊;加快能源結構轉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加大投資力度,提振產業鏈發展信心;以高質量的電力供給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牽引國民經濟發展
國家電網發揮電網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全力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聚力電網重大工程建設——2022年以來,白鶴灘外送電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來自金沙江的水電僅7毫秒即可“閃送”長三角;北京東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擴建工程投運,為華北供電提供堅強保障;750千伏昆侖山輸變電工程投運,這是青海首批“沙戈荒”基地配套項目……一條條電力“高速公路”連接起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為經濟發展“出力添綠”。
神州大地上一張以東北、西北、西南區域為送端,華北、華東、華中區域為受端,以特高壓電網為主網架、區域間交直流混聯的大電網已成型,城市配電網和農村電網可靠性增強,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接連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近年來,國家電網投運35項特高壓工程,不僅全面突破特高壓輸電技術,構建起完善的特高壓試驗和研究體系,還率先建立完整的特高壓技術標準體系,推動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走向世界。
協同上下游共同發展——國家電網呼吁產業鏈大中小微企業參與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協作,攜手發展。2023年國家電網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帶動產業鏈投資超1萬億元。
國家電網黨組書記、董事長辛保安說,公司聚焦增強國有經濟主導和戰略支撐作用,堅定當好經濟增長的頂梁柱、科技創新的國家隊、產業發展的領頭羊、維護安全的壓艙石,為提振市場信心、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智慧和力量。
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萬家燈火映照美麗中國。
在寧夏騰格里沙漠與新疆哈密戈壁腹地,一望無垠的光伏板整齊排列,國家規劃的“沙戈荒”大型風光電基地坐落于此。
建設“沙戈荒”基地,必須加快配套電網建設,暢通消納通道。
2023年6月,±800千伏寧夏—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汨羅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成后每年可將360億千瓦時電量從寧夏送到湖南。2023年8月,±800千伏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栗子灣抽水蓄能電站開工,接入配套新能源1020萬千瓦。這些工程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示范工程。
集中與分布并舉、陸地與海上共進。福建海上風能充足,沿海核電廠址優勢明顯。國網福建電力結合區域內海上風電、沿海核電建設時序,完善骨干網架,建設北連長三角、南接粵港澳、西通華中腹地、東牽寶島臺灣的“四方互聯”電力通道,助力福建打造東南清潔能源樞紐。
大規模風、光新能源密集上馬,給電網穩定運行帶來挑戰。抽水蓄能電站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鑰匙。
2023年11月25日,西北首座抽水蓄能電站——新疆阜康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電力絲路”接上了“穩定器”;12月7日,西南首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抽水蓄能電站——重慶蟠龍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實現西南電網調節性電源新突破;12月15日,東北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遼寧清原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東北電力系統更加靈活……
“作為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以數智化堅強電網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辛保安說。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保供無小事,事事關民生。
2023年,我國自然災害形勢復雜,“杜蘇芮”等臺風來襲,松遼等流域發生汛情,寒潮、雨雪、低溫、冰凍等災害性天氣頻發……
戰臺風,防汛情,國家電網第一時間啟動防臺防汛應急響應,做到水退、路通、人進、電來;頂嚴寒、斗冰雪,員工晝夜奮戰,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抗地震、保供電,迅速應急搶修,災區亮起的每一盞燈,都傳遞著溫暖的希望。
今年春節假期剛過,正值節后復工復產,寒潮再度來襲。
北京、河北、山東等地出現強降雪,國家電網啟動應急預案,加大巡查力度,組織搶修隊伍,對重要輸電走廊和站點特巡特檢,保障電力供應。
安徽是“西電東送”的重要樞紐。國網安徽電力人員入駐52座觀冰站點,實時監控輸電線路拉力和覆冰情況,使用無人機脫冰。
湖北武漢,500千伏玉賢變電站內白雪皚皚,一只灰色“機器狗”靈活地巡視電力設備覆冰情況,30分鐘內400多個巡視點完成自主巡視。
湖南多山,冰凍雨雪天氣容易導致線路覆冰。國網湖南電力研發直流融冰裝置,上百公里線路1小時完成融冰。
“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電力動脈翻山越嶺、通江達海、暢通無阻,“全網一盤棋”的脈絡在中國版圖上不斷延伸。
辛保安表示,國家電網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能源保障和安全這個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堅定不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保障能源安全、服務經濟民生大局作出積極貢獻。(新華社記者 戴小河)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