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這一重要論述語重心長,意義深遠,今天重溫,讓人感慨萬千。
必須讓兒童銘記歷史慘痛教訓。我們現在把兒童比作花朵,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但是,我們可曾想過讓孩子們了解百年前兒童生活之慘狀。那時的兒童是任人宰割的羔羊,飽經雨雪風霜的小草。二戰時期的1942年6月10日,納粹德軍制造了利迪策慘案。燒毀了房屋,屠殺了全村173名15歲以上的男性村民,把婦女兒童抓到集中營,有88名兒童慘遭毒氣傷害。據統計,二戰共傷亡約2億人,其中婦女兒童數目驚人。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作出決定,將每年的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以紀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切實保障全世界兒童權益。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23日規定,將中國的兒童節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這樣“六一”作為一個節日,便在新中國固定下來,體現了對兒童的關懷和愛護。
必須讓兒童不忘傳承紅色基因。“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這日久彌新、膾炙人口的歌,唱出了一代代新中國人的心聲,也是一代代中國少年兒童根植腦海的基因。我們說,中國人是幸運的,中國的兒童是幸福的。可是我們必須明白,今天的幸福是我們先輩流血犧牲、艱苦奮斗、勇于創新創造的。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應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對少年兒童進行光榮傳統教育,庚續紅色基因。通過美化環境、演出節目,讓兒童感受節日氣氛;通過參觀見學,讓兒童了解祖國的飛速發展;通過聽傳統故事,組織新入隊隊員宣誓,讓兒童了解歷史、銘記責任,等等。要利用多種手段、多種形式,培養孩子們的歷史認知、傳承職責,真正在心里唱響:“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向著勝利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必須讓兒童牢記歷史責任。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理想是前進的燈塔,少年兒童沒有為國為民奉獻犧牲的崇高理想,就會象斷線的風箏,失去前進的方向。一代代有遠大理想抱負的少年兒童,是民族不斷前行的力量。要培養少年兒童勤奮刻苦精神。魯迅說:“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勤奮刻苦是成就事業,鑄就輝煌基石。要教育少年兒童養成堅強毅力。有人說,攀登山頂的腳力,生于“欲窮千里目”的雄心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志。我們要說:相信信念能夠戰勝一切,這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信念。
“六一”感慨頗多,衷心祝福生活在幸福年代的少年兒童,不負歷史重托,勇往直前,創造更加幸福的未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