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物聯網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對“工業互聯網預測性維護”證書
的技術細節進行研究。學校供圖'
團隊組織教練集中研討世界技能大賽光電技術項目。學校供圖
團隊開展多模融合室內停車定位技術攻關。學校供圖
物聯網技術領域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協作共同體是全國首批19個協作共同體之一,以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為牽頭單位,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雙高”院校為核心成員組建而成。在揚州大學培訓基地指導下,依據協作共同體章程,構建了“校企互融、協作生產、聯動培訓”協同工作機制,以課題研究為載體,聚焦職業教育教法、教材、課程、資源、師資培養等改革內容,深入推進校際、校企合作,基于“平臺+模塊”實踐“三教”改革。
搭建教師發展平臺,提升教學能力
協作共同體聚集了物聯網領域行業權威、大師名家,按照專業學識、技術技能、工作經歷、年齡結構等選拔要素組建了一支專業化、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形成教授、工程師、年輕講師“三角”雙向融合。協作共同體與產業學院、行業企業、技術技能平臺、科技創新平臺、職教集團等相互對接,鼓勵和選拔骨干教師參與行業標準研制、專業教學標準修訂、技能大賽執裁等專業活動,孵化出一批理念新、水平高、技術強的教學名師。
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協作共同體構建了適合教學型、教科型、科研型等不同特質教師的職業發展目標,分類制定績效標準和職稱評審標準,實施分類培養,開展多元動態評價,激發教師內生動力。
通過校企、校校聯合搭建的全國物聯網產教融合創新聯合體等平臺,協作共同體探索結構化“雙師型”教師合作培養培訓與教學能力提升機制。以教學能力比賽國家級一等獎獲得者領銜打造的“精彩課堂工作坊”等培訓平臺為支撐,引入新加坡、德國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培訓師資和資源,對全體團隊教師開展專業教學法、課程開發技術、信息技術應用培訓以及專業教學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等專項培訓。通過培訓,團隊教師服務模塊化教學的設計實施能力、課程標準開發能力、教學過程評價能力、教學協作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都得到顯著提升。
重構“平臺+模塊”課程體系,改革培養模式
協作共同體與中國信通院、中移物聯網、新大陸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建物聯網產業大數據平臺,開展行業智能數據畫像,厘清專業職業典型崗位(群),共同研制專業群標準體系,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
協作共同體重構了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特征的“平臺+模塊”專業群課程體系。以通識教育、思政課程等構建了公共基礎平臺,提煉物聯網領域共性知識、通用技能及職業素養,構建了專業群基礎平臺課程7門。對接物聯網行業典型職業崗位,以崗位技能、適崗實踐及拓展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專業課程模塊29個,實現了智能化時代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協作共同體對學生學業評價試行“績效學分制”,將“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求”的質量目標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個個成才、人人出彩。
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校際雙師互聘
協作共同體依托伙伴企業在系統集成、智慧城市、工業智能、智能終端等領域的行業經驗,引進企業真實項目,共同建設課程項目庫,協作開展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建成3000余個教學資源,開發“1+X”證書標準21個,模塊化新形態教材36部。
協作共同體在成員內部開展校際和校企雙師互聘,關鍵設備及教學場景實現共享,每個成員學校拿出6—8個最優質的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共享,總計38個共享包。共享包提供者安排教師利用其教學場景和實訓設備進行線上授課,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和師資的校際共享。
共同開展課題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協作共同體發揮人才聚合優勢,在教研教改、科技攻關、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全方位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申報項目31個,獲得專利57項,發表論文41篇,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科技進步獎2項。在協作共同體內,共同培養專業帶頭人的行業氣質與工匠特質,提升教師“科研”與“教研”素質和水平,鑄就教師“行業”與“專業”雙重屬性。
兩年多來,物聯網技術領域協作共同體在團隊教師能力提升、平臺+模塊課程體系建設、分工協作模塊化教學模式打造等方面都形成了高質量成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培養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1名、專家2名、教練2名,5名教師獲“全國技術能手”,2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作者單位系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