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在線儀表項目實訓。 學校供圖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近年來不斷優化畢業生就業結構,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持續提升,形成高起薪、高專業對口率、高成長性、高就業穩定性、高就業滿意度“五高”就業質量品牌。截至目前,2022屆畢業生8089人,一次性簽約率已達92.71%,其中500強企業簽約率達58.23%。
構建就業育人格局,“校政行企”一體化人才培養
學校將就業育人納入學校“三全育人”整體布局,不斷完善“校院班三級聯動、校為主導、院為主體的全員就業體系”,形成各負其責、運行高效的工作格局。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專項納入“雙高”建設任務、年度任務目標和黨委議事日程,簽訂“二級學院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責任書”,確保學校就業工作制度化運行。
學校成立專門教研室,將“職業素養”“就業指導”兩門課程作為必修課寫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站穩第一課堂主陣地。同時大力推行“協會+就業”素質拓展,學校成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協會,協會成員以就業助理的角色參與校園招聘會、雙選會的宣傳、組織和協調工作,組織模擬面試、簡歷大賽、禮儀大賽等第二課堂就業創業相關活動,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互動,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學校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國化工聯合會、七大化工產業園區等企業及園區管委會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使政府的政策鏈、高校的專業鏈、企業的技術鏈精準銜接,形成多方融通、協同作戰、共謀發展的聯動格局,“校政行企”四主體深度融合,合力打造國家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國防軍工、行業協會、退役軍人等五大特色人才供給平臺,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就業管理三維發力,校企一體化、就業實習一體化,形成校企共育的“4531”人才培養輸送機制。
突出化工行業特色,“雙渠道、多路徑”人才供給
學校創新模式,推行前置后置一體化現代學徒制。自2018年開始,學校遴選中國500強、化工500強優質合作企業,校企共同編制“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方案”,形成前置后置兩種類型的現代學徒制招生模式,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作為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招生專業由最初3個增至年均20個,合作企業由最初3家增至年均33家,年均高質量輸送畢業生1000余人,占比達20%,極大緩解了校企供需矛盾。
學校暢通途徑,構建“N+M”新型企業訂單班。訂單培養是高職院校拓寬校企合作領域、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有效載體,針對訂單培養可能面臨的“斷單”問題,學校構建“N+M”新型企業訂單班人才培養模式,即專業和企業形成“多對多”合作關系。學生入校一年后,根據優質用人單位需求,校企簽訂訂單培養協議,面向全校宣講、面試選拔,確定錄用名單,經學校黨政聯席會議通過,錄用學生全部轉入目標專業,獨立成班培養。
聚焦區域發展國家戰略,培養適銷對路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校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聚焦區域發展需要,引導更多畢業生主動到西部艱苦地區、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全國重點化工園區就業,做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學校緊扣甘肅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產業、蘭州新區精細化工產業園區、現代汽車、物流電商等人才需求,牽頭成立甘肅省石油化工職教集團和汽車職教集團,與省內化工、新能源、現代汽車等領域160余家企業深入對接合作,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每年1000余人留甘就業,比例保持在20%以上。
學校搶抓機遇,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培養適銷對路的專業技術人才,引導畢業生赴少數民族地區大展宏圖、去邊疆建功立業。近年來,學校為新疆、內蒙古、寧夏、廣西、西藏累計輸送畢業生近1.06萬人,年均963人,占畢業生就業總數的24.81%;其中入新疆工作8198人,年均745人,占少數民族地區畢業生就業總數的77.38%。
學校緊盯產業高地進行對口人才供給,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年均向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大榭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長興島經濟開發區以及江蘇、廣東、福建等東部沿海化工產業密集地區輸送畢業生2000余人。
創新“三全”就業工作模式,確保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一是“全線”出擊,創建“布全局、強開拓、重穩固”的就業市場建設新模式。切實落實“一把手”工程,不斷深化與中石油、中石化、萬華化學、浙江石化等企業的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充分發揮校友聯誼會和校友網的作用,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校院兩級聯動,近兩年學校領導帶隊先后赴16個省份走訪重點企業,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學校與重慶兩江新區等4個國家級新區簽訂校企合作框架協議,新增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等327家就業單位,錄取學生超過1500人。學校開展“千封信”行動,在相關行業中篩選出1000余家優質企業,邀請企業到學校遴選畢業生;落實“人盯人”措施,從校領導到相關工作人員與用人單位進行“一對一”聯系,確保畢業生招聘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全程”服務,創建“精細、精準、精品”的就業工作服務新體系。精細服務,讓用人單位高興而來、感動而歸;精準服務,構建網絡聯動、資源共享的就業大數據挖掘系統和招就處信息化應用平臺;精品服務,以服務地方經濟和行業發展為宗旨,建立高質量人才輸送平臺。
三是“全情”幫扶,創建“三個一”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新舉措。精準識別,建立“一生一檔案”;精準指導,形成“一生一辦法”;精準施策,促進“一生一落實”。2021年,學校就業困難、家庭困難和殘疾人群就業率達到100%。
(作者單位系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