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全球化智庫(CCG)與北京市“兩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主辦的北京“兩區”建設與企業全球化論壇(第九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2022年北京“兩區”建設與企業全球化論壇系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的重要國際論壇之一。本次論壇以“以制度創新驅動‘兩區’建設,以數字科技助力可持續未來”為主題,邀請國家部委與北京市領導、國際組織負責人、駐華使節、跨國公司領袖、學界精英等官產學研代表共同探討國際經貿區域合作、數字經濟全球化與技術創新應用新趨勢等中外企業在全球化戰略上關注的重大問題。
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在論壇上致開幕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君舒,原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商務部原副部長易小準,CCG顧問、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王輝耀在開幕詞中指出,2022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下,地緣政治博弈升級、世界經濟下行,世界更需要開放的態度,需要理性合作的聲音,服貿會上舉辦企業全球化論壇正當其時。服貿會是全球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性、綜合性的服務貿易平臺,2012年以來服貿會的連續舉辦彰顯了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決心,也有利于加強全球經貿合作,有利于服務貿易企業的“走出去”和“引進來”。當前保護主義流行,但開放合作依然是國際社會的主流,尤其是中國在不斷地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尋求積極國際互利合作共贏的發展。中外旅游、留學、金融服務、學術交流、商貿合作等服務業都需要面對多層次的經貿人文交流,也亟待希望能夠盡快地得到恢復。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侯君舒表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對激發服務業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服貿會的舉辦城市,北京在服務業開放和服務貿易發展方面,始終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今年上半年,北京服務業占GDP比重達84.6%,超出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額約占全國的1/5。北京充分發揮“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試驗田作用,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加大開放力度,在變局中闖出新路,在發展中再上臺階。
原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商務部原副部長易小準表示,今年六月,WTO發布的最新服務貿易景氣指數已升高至105.5,明顯高于貨物貿易的景氣指數,顯示出全球服務貿易的韌性,也預示著人們的消費模式正在從產品再次轉向服務。各國在持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終于看見了勝利的曙光。然而不久前,世界銀行發出世界經濟可能會陷入80年以來最大跌幅的預測,歐洲、美國和新興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均超過8%,全球極端氣候肆虐,世界挨餓和營養不良的人口將在2021年的7.7億人基礎上再增加1300萬人。危機之下,全球經濟治理正面臨全球經濟衰退日益迫近、多邊治理機構嚴重分裂、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經貿治理秩序正在崩塌等多重挑戰。為維護本國和人類共同的利益,各國特別是大國應當摒棄零和的冷戰思維,主動擔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通過加強在G20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多邊合作架起更多的橋梁,把已經嚴重分裂和碎片化的世界重新連接起來。
CCG顧問、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表示,隨著全球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創新發展,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在此背景之下,為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對創造新產品、新市場的重要價值,消除貿易壁壘,促進不同數字體系的互可操作性,建立高標準的國際規則十分必要。從頂層設計和國家戰略層面來看,中國重視并積極地推行能夠促進創新創業發展數字經濟的制度和政策,在實踐中積極地落實包容審慎的監管理念,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球排名上升,已達到世界第31位,同時也是全球電子政務發展指數非常高的國家之一。隨著中國“十四五”正式開局,中國出臺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對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進行了專門部署,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融入全球發展的新格局,為全球數字經濟共同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表示,數字化轉型使所有國家均受到影響,對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具有重大影響,既帶來巨大機遇,也帶來嚴峻挑戰。日益擴大的數字鴻溝可能威脅到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會使最不發達國家進一步落后。所以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要促進數字包容,努力彌合數字鴻溝,確保數字化能夠創造全球機會,同時減輕潛在不良后果。我們需要采取緊急行動,確保新興技術成為全球公共品,使所有地區與社會各階層可平等獲得。要建立有效的全球數字合作架構,包括在人工智能等領域,以更好地支持實現2030年議程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目標。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數字技術的許多應用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對此,聯合國駐中國辦事處渴望發揮橋梁作用,利用中國相關發展經驗及數字技術等,為其他發展中國家造福。任何國家、機構或公司均沒有單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資源,加強多邊主義是我們唯一的選擇。通過包括政府、企業和個體在內的全球伙伴關系,我們可以共同采取行動創新實現2030年議程及其核心承諾,不讓任何人掉隊。
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表示,過去幾年,地緣政治沖突激化及經濟全球化遭受沖擊,需要全球決策者們做出非常大的努力來扭轉逆全球化潮流,增進國家間合作共享。阿聯酋和中國是綜合戰略性伙伴關系,希望致力于建設更加繁榮、團結的世界。我們需要尋求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在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等方面,阿聯酋已經做出了一些規劃,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10年中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尤其是服務貿易提升到一個更高水平。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們非常尊重兩個國家間在貿易和技術上的合作,尤其數字經濟方面的合作。全球正變得更加多元化,我們需要基于全球來解決迫在眉睫不斷涌現的挑戰。獲得發展需要有包容性,我們需要和中國及和其他有共識的同仁們一起合作,來解決目前我們面臨的跨境的挑戰,去推動和催生新的發展機遇。
本屆論壇舉辦了三場圓桌論壇。圓桌論壇一以“后疫情時代的全球服務業復興:治理與合作”為主題。論壇上,非盟駐華大使拉赫曼塔拉·默罕默德·奧斯曼(Rahamtalla M. Osman Elnor),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比利時駐華使館代辦郝蘇菲(Sophie?Hottat),芬蘭駐華使館代辦高颯麗(Soile Kauranen),德國駐華大使傅融(Patricia Hildegard Flor),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Raja Dato Nushirwan Zainal Abidin),莫桑比克駐華大使瑪麗亞?古斯塔瓦(Maria Gustava),尼泊爾駐華大使比什努·普斯卡·施雷斯塔(Bishnu Pukar Shrestha),新西蘭駐華大使傅恩萊(Clare Fearnley),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Luis Quesada)就后疫情時代全球服務業發展與轉型等議題展開探討。該分論壇由CCG理事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王輝耀主持。
圓桌論壇二以“可持續發展與企業全球化新趨勢-北京‘兩區’建設和全球視野”為主題。論壇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艾德明(Danny Alexander),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康嘉婷(Justine Coulson),CCG常務理事、康寶萊(中國)對外事務部副總裁董瑞萍,荷蘭駐華大使賀偉民(Wim Geerts),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北京市“兩區”辦專職副主任劉梅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高級副會長馬修·馬古利斯 (Matthew Margulies),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孟冬平,EDF副總裁、北京代表處代理首席代表秦虎和CCG常務理事、丹納赫中國政府事務副總裁韋春艷圍繞北京“兩區”建設,不同產業的全球化發展,跨國公司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研討。該分論壇由CCG副秘書長、《經濟日報》原駐聯合國首席記者張偉主持。
圓桌論壇三以“數字經濟新動能與創新發展新格局”為主題。論壇上,加中貿易理事會董事總經理范諾亞(Noah Fraser),愛爾蘭駐華大使館科技創新參贊喬柯汀(Joseph Keating),克諾爾軌道系統中國區副總裁劉暢,CCG常務理事、WeWork大中華區副總裁全斌,CCG常務理事、領英中國公共事務總經理率鵬,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總裁趙湯(Tom Simpson)和CCG常務理事、ETS中國區總裁王夢妍就數字經濟在多方面的應用前景,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人才培養,數字治理與監管等議題展開交流。該分論壇由CCG秘書長苗綠主持。
此次論壇間隙還進行了“國際青年快閃沙龍”活動。來自美國的手搖中國公益項目創始人譚嘉勲(Joshua Dominick),來自巴基斯坦的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明竺(Zoon Ahmed Khan),來自萊索托的非洲廣東總商會公共部部長李諾(Lineo Kobeli),來自意大利的中國瑞士商會市場及活動經理君哲言(Guillaume Joyet)和來自阿富汗的國際校友人才聯盟秘書長馬赫(Ahmadzai Abdul Wahed)圍繞本屆服貿會相關議題和全球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創辦于2014 年,致力于打造一個“立足中國,走向全球”的新型世界經濟論壇,是國內專注于企業全球化戰略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國際高端交流平臺之一。自創辦以來,論壇以廣闊的國際視野、宏觀的政策解讀、高度的戰略思維為國內外知名“走出去”企業領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外國使節和國際組織專家等與會嘉賓帶來思想盛宴,以其“高端性”“專業性”和“國際化” ,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影響深遠的企業“引進來”與“走出去”論壇,同時也是中國全球化發展各主體一年一度的思想盛會。從2020年起,論壇連續三屆舉辦于服貿會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