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退役后的梯次利用,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張天任計劃提交一份建議,關注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利用。
2014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和制造國家,2021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產量已占全球總量的63.8%。2022年海外市場需求繼續高增長,帶動國內一二線電池企業出口規模提升,海關數據顯,2022年中國鋰離子蓄電池出口數額近3426.6億元,比2021年增長86.7%,再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使用壽命一般為4~8年,以此計算,2019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池進入批量報廢期的起始時間。據估計,到2025年將產生80萬噸的退役鋰電池。2023年之前退役電池主要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2023年之后將逐漸轉變為以三元鋰離子電池為主。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壯大,動力電池裝機規模逐年提升,未來退役鋰電池報數量也將進一步增加。鋰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積極布局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業務。
車用動力鋰電池的性能隨著使用次數的新增而衰減,當鋰電池性能下降到原性能的80%時,將不能達到電動汽車的使用標準,但仍可用在對鋰電池性能要求低的場合,即進入梯次利用階段。通過梯次利用,可以延長鋰電池使用壽命,使鋰電池的使用價值最大化,降低鋰電池全壽命周期成本。退役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利用在為社會帶來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環境效益。
張天任建議,要加強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政策支持。國家和地方出臺鼓勵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激勵政策,給予梯次利用動力電池企業資金補貼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動力電池梯次利。
其次,建立完善的動力鋰電池信息化數據大平臺。利用信息化數據大平臺加強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登記,建立動力鋰電池的電子檔案,制定相關制度確保信息登記的及時性和可靠性。
第三,還要加強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技術研究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技術研究資金投入,鼓勵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完善的退役鋰電池安全性、剩余能量、循環壽命方面的檢測技術方法體系,健全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技術標準體系,為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提供充分的技術保障。
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鼓勵進口國外優質可梯次利用動力鋰電池,助力國內電池行業發展,推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天能正在積極布局鋰電池回收和綜合再生利用。目前,天能旗下的吳山基地已具備年處理2.3萬噸廢舊動力鋰電池梯級利用及綠色回收再利用能力,江蘇濱海基地年處理10萬噸廢舊鋰離子電池高值資源化回收利用項目于2022年8月動工建設,計劃2024年完成建設任務。兩個基地加起來預計每年可回收鎳10600萬噸、鈷8500噸、鋰1200噸,有效緩解了我國戰略資源緊缺局面,降低了資源對外依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