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29屆)中國品牌價值100強研究報告日前揭曉,海爾品牌價值4501.28億,連續22年居首,其后是阿里巴巴4199.15億、五糧液3911.59億、騰訊2309.2億、茅臺1615.36億、美的1563.5億、聯想1451.83、TCL1302.88億。
該研究始于1994年,已經連續進行了29年,是國內最早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關于品牌價值比較的專業研究。該研究在國內最先提出“品牌是最有價值的資產”,目的是推進中國企業創建自主品牌,由睿富全球排行榜資訊集團與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共同進行。
今年的研究,重點關注三年疫情對品牌的影響,結果令人驚喜。2019年100品牌平均營業收入544.97億,2022年度平均743.25億,三年增長36.38%。2019年平均營業利潤59.99億,2022年平均83.1億,三年增長38.64%。疫情最為嚴峻的2022年,100品牌還是以年均增長4.35%、營業利潤基本持平的業績告慰消費者,品牌依然值得全社會的尊重與信賴。
29年的研究一再證明,市場競爭越激烈,品牌價值越是凸顯。1994年80個品牌平均收入19.58億,而今100品牌平均收入743.25億,29年總增長36.96倍。特別是前20位品牌更是凸顯強者恒強的規律,1994年平均收入49.84億,2022年平均3080.07億,增長了60.78倍。
29年前正是中國制造業品牌崛起之初,該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都是消費類制造業品牌。最近幾年陸續增加了19個互聯網及服務業品牌,制造業品牌81個,合計100個。研究認為,15年前是制造業品牌高速發展的黃金階段,后期服務業品牌發展速度遙遙領先。以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為坐標,81個制造業品牌平均市場規模是113.23億,19個服務業品牌平均只有48億,制造業品牌是服務業品牌的2.36倍。到了2022年,19個服務業品牌平均規模已經達到1542.47億,反過來是制造業品牌規模的2.78倍。
但是研究發現,2022年以互聯網為首的服務業品牌發展速度已經趨緩。2016-2019疫情前三年服務業發展速度是制造業品牌的3.16倍,2019-2022疫情三年其增長速度對比降至1.49倍。2022年服務業品牌更是首次從過去年度兩位數增長降至到4.27%,已經低于81個制造業品牌同期4.4%的增長水平。對比顯示,我國制造業品牌發展走向依然穩健,高速發展的服務業品牌已開始歸于平和。
29年的品牌價值研究,海爾品牌一直得到尊崇,在最近的22年,海爾品牌價值連年居首。29年間,海爾市場規模從30多億到2022年的海內外收入3500多億,總增長達到109.6倍。即使疫情三年,其2022年度營業收入比疫情前的2019年依然增長了20.89%。報告認為,在耐用消費品市場早已呈現飽和的今天,海爾依然保持穩健增長,充分顯示了海爾品牌的成熟與韌性,也是緊跟互聯網時代,成功轉型到物聯網生態的結果。首創供應鏈管理品牌“日日順供應鏈”,近年又創建“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品牌,2022年這兩個品牌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2.82%和15.68%,成為海爾品牌價值新的增長點。該研究認為海爾緊跟時代創新,依然是制造業品牌的引領者。
2022年度白酒品牌以13.3%的增長速度排在行業第一位,顯示該行業品牌依然在加速市場集中度的進程中。29年來,五糧液品牌價值在白酒行業一直排在第一位,報告說這也是該研究堅持的一個觀點:品牌價值不是比誰的產品賣價高,利潤高,而應該是誰的產品市場覆蓋率高,人們重復消費的頻率高。如果僅僅是賣價高,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而產量受局限,市場假冒很難免。品牌的名稱也很重要,酒類產品過去常常以地名作為品牌,如法國“香檳”其品牌發展就因此受限,因為它強調的是產地。報告認為,五糧液的名稱很符合酒的特質,而且隨著反腐日趨深入,高端白酒逐步由禮賓消費走向生活消費,五糧液有著豐富的產品線,如五糧春、五糧醇等不同產品檔次和價位區分清晰,能夠覆蓋更多不同需求的消費群體,因而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1994年以來,五糧液品牌市場規模增長了113倍。
疫情三年影響最大的是零售連鎖品牌,疫情前三年還是正增長13.29%,疫情三年直降為負增長25,04%,2022年疫情嚴控期間,更是直接讓位給了線上購物,年度降幅高達21.21%。旅游度假類也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一個行業,疫情前三年累計增長75.56%,疫情三年負增長19.73%,尤其是2022年一個年度下降幅度達到14.23%。但是報告認為,2023年全社會已進入后疫情時代,與旅游相關的品牌將逐步恢復到2019年人們生活有朝氣的年代。
研究發現新東方是個奇跡,2021年因教育雙減,該品牌年度降幅高達80.44%,是100品牌年度負增長之首。2022年其營收規?;净貜偷?019年的水平,年度增幅高達399.46%,遠超其他品牌,成為100品牌2022年度增長速度最高的品牌。報告認為新東方2021年的衰退以及2022年的崛起與疫情基本無關,其核心在于緊跟市場順勢發展。
與其他品牌價值排行榜不同的是,百個品牌中沒有規模顯赫的石油石化、電力、鐵路、通信等資源壟斷性行業。該研究認為,資源壟斷性行業規模的大小及分分合合是國家的戰略與策略,不完全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100品牌分布在61個大小行業類別中,市場規模從數千億到幾千萬,都是貼近百姓生活與消費的行業佼佼者,其中百億以下規模的比重最大,占到63%。讓更多的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的細分行業品牌進入研究視野,也是該項研究秉持的一個觀點。
報告強調了29年研究一貫堅持的觀點:中國人自己創建或在中國市場創立的合資品牌;能夠獲取相關資料,重點來自公開數據;跟蹤研究品牌價值歷史軌跡;發現并研究細分的消費新趨勢;堅持獨立研究獨立發布,不追求顯赫的國家或中字頭旗號,為消費者及海內外社會各界研究中國品牌提供一種參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