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切實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國有企業改革高度重視,強調要推進國企改革和轉型發展,使國企為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健康發展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國有企業深化提升行動應圍繞國之所需、民之所求,堅定做好服務。要做到這一點,很重要的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抓好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助于突出主業、聚焦實業,堅持專業化發展,推動更多國有資本投向實體經濟和具備發展基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因此,要堅持問題導向,從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引導、分類管理機制完善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斷優化國有資本布局,促進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
要深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針對產業體系關鍵環節和產業鏈薄弱環節,國有企業要聚焦資源,推動強鏈、補鏈、延鏈等方面的重大投資項目落地。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通過數智化轉型和工藝材料的持續迭代創新,以更大力度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如此一來,可以推動既有優勢產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同時也有利于推動裝備、技術、產品和服務加快“走出去”,拓展新的產能承接空間。
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步伐。鼓勵有條件的國有企業作為產業發展責任主體,錨定關鍵技術創新,優化國有企業新增項目投向,優化產品和服務存量結構,加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鏈領軍企業。適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要求,深化國有企業數智賦能,培育更多具有數字經濟和信息時代特征的平臺型企業,為國家提供更多可靠的數據支撐,從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齊頭并進。
要進一步完善分類管理機制。在國家實施公益類、功能類、競爭類國有企業分類管理后,國有企業所處類別會存在變化,特別是功能類企業隨著生產力發展通常會轉化為競爭類企業,優勢競爭類可能轉化為一般競爭類。基于此,要結合定期布局結構評估結果,同步認定國有企業分類,或者因政策調整變化原因單獨認定。這樣可以及時對國有企業在所有制結構、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管理者選任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管理,按照不同模式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也方便為不同類型國有企業精準實施分類考核。比如,公益類企業主要考核服務質量、成本控制、科技進步等;功能類企業主要考核戰略目標實現情況;競爭類企業主要考核市場化經濟效益;等等。對于引入管理層持股的企業,要事先設計合理的股權流轉機制,讓管理層依靠分紅獲取合法利益,實現中長期利益的一致。對于職業經理人,按照市場標準建立剛性的薪酬考核和退出機制。
此外,還要抓好重大風險防控。推動企業樹牢高質量發展理念,堅決遏制片面做大規模的沖動,堅決摒棄粗放式發展路子,嚴控債務、投資、合規經營等風險,確保取得實打實、經得起檢驗的經營業績。 (作者:黃 華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