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資產總額連續突破50萬億元、60萬億元關口,實現了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首次實現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總體解決企業辦社會和歷史遺留問題等三個歷史性突破……
在9月23日的第四屆中國企業論壇報告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麻健發布的《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1)》(下稱《報告》)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央企業在生產經營、改革創新、黨的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高質量發展穩步前行。面向“十四五”,應當立足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展現新作為,布局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新成效,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
根據《報告》,2020年中央企業全力抗疫防疫、發揮大國重器頂梁柱作用的同時,全面穩生產、穩經營、穩市場,在“量”上穩中有進、持續增長,在“質”上優化改善、顯著提高,在“效”上逆勢前行、明顯提升。
從一系列數據中可得到印證: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2020年分別達到30.38萬億元、1.87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分別達5.9%、8.8%,凈利潤年均增速高達9.4%。“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提升1.9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速達到7.44%,資產負債率降低2.4個百分點。
運行質量改善、市場競爭力增強的背后是中央企業改革創新的大力推進。麻健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同時,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掀起新一輪國企改革熱潮,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的問題。
《報告》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央企業累計投入的研發經費超3.4萬億元,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研發投入強度從2016年的2.26%提高到2020年的2.79%,中央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5家中央企業集團公司開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40家中央企業制定職業經理人相關制度,977戶子企業共選聘職業經理人4374人;53家中央企業控股的119家上市公司有效實施了股權激勵,其中2020年新增22戶,涵蓋近1.8萬名核心人才。截至2020年底,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超過70%。2020年中央企業實施混改900余項,引入社會資本超過2000億元。
與此同時,中央企業深化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轉讓部分股權、增資擴股等方式,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在該領域開展合作近400項,帶動社會資本超過500億元。并且,堅持“橫向合并”強化規模效應,“縱向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專業化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十三五”期間,先后完成了12組24家中央企業的重組,新組建和接收了5家企業,2020年底中央企業共97家。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報告》提出,圍繞打造提質增效升級版、構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等,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規模實力持續增長。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中央企業是科技創新的國家隊。《報告》指出,國務院國資委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任務”,中央企業著力打造科技攻關重地、原創技術策源地、科技人才高地、科技創新政策特區,形成更多科技領軍企業。
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升國有資本整體功能和質量效率,是更高層次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大的重要舉措。《報告》表示,中央企業將緊密圍繞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的服務和支撐力度。同時,將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布局力度,加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
國企央企改革也將取得新成效。《報告》稱,中央企業將確保2021年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70%以上,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能夠取得更大、更多的實質性成果。
(記者 王璐 濟南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