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下半年經濟怎么干,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何謂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做好跨周期調節的政策出發點和著力點是什么?針對相關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專家學者。
鞏固向好基礎仍需努力
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陳彥斌認為,2020年以來,宏觀調控政策較好地促進了中國經濟復蘇,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態勢良好。比如,工業處于較好發展態勢;在就業優先政策持續發力的支持下,就業整體保持穩定態勢。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處于較高水平,這說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盡管上半年國民經濟復蘇態勢良好,但仍然存在恢復不均衡和基礎不穩固的現象,出現了一些結構性問題和一定下行壓力,7月份制造業PMI指數為50.4%,低于上月0.5個百分點。”陳彥斌表示。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總體看,我國宏觀經濟呈現穩步復蘇態勢,但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各種挑戰增多,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預計在四季度或明年上半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會進一步顯現,困難可能有所增加。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下半年經濟數據存在回落可能,因此需要統籌做好兩年協調,讓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均保持在合理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著眼長遠做好跨周期調節
徐洪才認為,強調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的宏觀政策銜接,意味著我們要保證宏觀經濟繼續平穩運行,就必須夯實經濟恢復的基礎。
跨周期調節與傳統逆周期調節有何不同?陳彥斌表示,逆周期調節的主要做法是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類短期穩定政策,平抑產出缺口和通脹缺口,實現短期穩定。而跨周期調節政策考慮的不再只是短期,而是中期甚至中長期,這意味著跨周期調節框架下政策放松時不會過松,收緊時不過緊。
“對于當前中國經濟而言,確實更有必要采取跨周期調節的宏觀調控框架。”陳彥斌表示。首先,今年的宏觀政策力度設定與組合設計除了考慮當前和下半年之外,還需要著眼于明年,防止政策與經濟大起大落。
其二,從PMI和投資等重要指標的環比來看,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需要加大政策力度進行逆周期調節,但也要看到當前存在金融穩定和經濟恢復不均衡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僅依賴加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力度進行逆周期調節是不夠的,還需要在跨周期調節視角下重新優化政策組合。其三,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可能對未來經濟增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強調跨周期調節能夠更好地為應對不確定性預留更大的政策空間。
做好宏觀政策的統籌銜接
在財政政策方面,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
“今年我國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但從目前執行進度來看明顯落后于過去幾年,預計未來幾個月會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從而為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打下基礎。”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
徐洪才認為,從重點領域來看,首先要兜牢“三保”底線,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這是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礎。在就業、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文化事業等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其次,要把控好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
連平表示,形成實物工作量一方面是在強調要剔除基數效應后實實在在的增長,另一方面也表明會加強對中小企業以及困難行業等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為明年經濟恢復打好基礎。
徐洪才認為,對于那些受到疫情影響的旅游、文化、教育服務、餐飲等行業的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各級政府要提供針對性的幫扶,同時做好前期政策的平穩過渡,保持相對穩定,支持它們更好發展。此外還要優化營商環境,特別在金融支持和財政政策方面,提供重點資金、專項資金扶持和融資擔保,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在陳彥斌看來,提升居民消費是跨周期調節的重要著力點之一。當前居民消費恢復相對滯后,抑制居民消費的原因除短期疫情因素外,還在于收入分配結構不均衡和長期形成的“高儲蓄—高投資”模式。傳統的短期逆周期調節工具難以有效解決中長期結構性問題,需要通過跨周期調節來打通制約消費的“堵點”。
“居民消費本身就具有跨周期的特性,采用跨周期調節也最為合適。”陳彥斌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擴大內需,將跨周期調節的政策著力點放在提升居民消費上,有助于進一步加快雙循環發展格局的形成,符合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要求。(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相關稿件